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簡解

2020-12-22 龍泉新聞網

 

    我市經1980年、1983年、1996年三次綜合調查,已發現國家珍稀瀕危植物共28種,其中稀有種7種,漸危種21種。並已基本查清珍稀瀕危種的分布範圍、生境、大致數量及部分物種的物候期和繁殖方法,調查中還發現了浙江新紀錄種。
    1、 南方鐵杉:松科,漸危種
    常綠喬木,葉線形,先端有凹缺,螺旋狀排列,基部扭轉排成二列。球果下垂,卵園形或長卵園形,成熟時黃褐色。種子有翅。生長速度慢,壽命長。
    產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我市鳳陽山、屏南、龍南、寶溪、住龍等鄉鎮海拔較高的地方有分布。
    是我國特有的第三紀殘遺種。其木材硬度遠勝其他樹木,故名,耐水溼。適於建築、家具用材。有一定的經濟、科研價值。
     2、 穗花杉:紅豆杉科,漸危種
    常綠小喬木,雌雄異株。葉對生,線狀披針形,革質,直或微彎,上面深綠色,下面有二條白色氣孔帶。種子翌年5月成熟,橢園形,成熟時假種皮鮮紅色。
    產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我市1981年木本植物資源調查時先在寶溪發現,第二年在巖樟相繼發現較大一片。本省僅產我市,為浙江省新紀錄種。
    本種是古老孑遺種,在研究植物區系和紅豆杉科分類方面有一定的意義。為優美的庭園觀賞樹種。
    發現時共百餘株,現寶溪分布點已滅絕,巖樟分布點只留數株,是否還存雌株尚未查明,極需加強保護。
    3、 黃山木蘭:木蘭科,漸危種
    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葉薄紙質,倒卵狀長園形或倒披針狀長園形,先端漸尖。花型較大,基部紫紅,上部白色。聚合果園柱形,骨突果木質,內含二粒種子,外種皮鮮紅色,肉質,種子黑色,堅硬。
    零星分布於安徽、江西、湖北、福建等省,我市鳳陽山、龍南、屏南、寶溪、竹洋等鄉鎮海拔較高地有產。
    系古老原始植物,是優良的觀賞樹種。花蕾入藥,芳香,可制浸膏。鳳陽山自然保護區對其生物學特性及繁列工作做了大量研究,取得較好成果。
    4、 小花木蘭:木蘭科,漸危種
    落葉小喬木,有時呈灌木狀。小枝細長。葉膜質,寬倒卵形或倒卵狀園形,先端短突尖。花葉同時展放或花晚開,單生枝頂,芳香,淡粉紅或乳白色。聚合果成熟時紅色,骨突果卵園形,種子黑色。
    產於吉林、遼寧、山東、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廣西、貴州等省區,朝鮮、日本也有。我市鳳陽山、披雲山、屏南、龍南等海拔較高處有小量分布。
    該種在研究植物區系上有科研價值。株形秀麗,花味幽香純正,是珍貴的觀賞植物,又是重要的種質資源。應加強保護、繁殖研究。
    5、 樂東擬單性木蘭:木蘭科,漸危種
    常綠喬木。樹皮灰白色,平滑。葉革質,倒卵狀橢園形或狹橢園形,先端急尖或短尾狀尖。花頂生,白色。聚合果長園狀卵園形,骨突果橢園形,種子近圓形。外種皮紅色,種子黑色。
    產於福建、江西、湖南、貴州、廣東、海南等省。我市鳳陽山、屏南、龍南有分布,數量稀少。應加強保護。
    本種在研究木蘭科植物系統發育上有學術價值。它樹幹通直,材質優良,樹姿美麗,花大而色美,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和庭園綠化樹種。應積極開發利用。
    6、 沉水樟:樟科,漸危種
    常綠大喬木。小枝綠至黃綠色。葉互生,厚革質,長園形。核果橢園形或扁園形,成熟時黑色。
    產於臺灣、福建、江西、湖南、廣西等省區,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我市小梅、查田鎮有分布,數量很少。極需保護。
本種是臺灣與大陸的間斷分布種,在探索植物區系上有一定的科學意義。也是重要的經濟植物,在香料工業上具有廣泛用途,木材為上等用材。它的生存和繁衍需要常綠闊葉林的生態環境,是一種異常脆弱的生物資源,保護它,先應保護好它所需的生態環境。
    7、 黃山花楸:薔薇科,漸危種
    落葉喬木。小枝粗壯。奇數羽狀複葉,小葉長園形或長園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復傘房花序頂生,萼筒鍾狀,萼片三角形,花瓣卵形或近園形。小梨果球型。
    產於安徽黃山、福建黃崗山等中山地段。我市僅鳳陽山、披雲尖有分布。
    本種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新發現的我國特有種,它春季盛開白色密集的花朵,秋季掛滿紅色的果實,是美麗珍貴的綠化觀賞樹種。
    8、 紫莖:山茶科,漸危種
    落葉喬木,樹皮金黃色,光滑,片狀剝落。小枝褐色。葉互生,紙質,橢園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葉柄紫紅色。花單朵腋生,白色。蒴果園球形,木質,種子長園形,亮褐色,有窄翅。
    產於我國南部諸省區,我市鳳陽山、寶溪、竹洋有分布。數量較少,應採取有效保護措施。
    本種是我國特有的殘遺植物。在研究東亞—北美植物區系上有科學意義。木材堅實耐用,根、莖皮入藥,種子含油可  食用。是園林綠化的優良樹種。
    9、銀鐘花:安息香科,稀有種
落葉喬木,小枝紫紅色,葉薄紙質,橢圓狀長園形,先端漸尖。花白色,花冠鍾狀,4裂。核果橢圓形至倒卵形,有四個寬翅,熟時淺紅色至黃色。
    產於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等省區。我市鳳陽山、龍淵鎮、八都、道太有分布。
   銀鐘花屬是我國與北美的間斷分布屬,本種為我國特產。在研究美洲、亞洲的大陸變遷、植物區系、植物地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義。木材有工藝價值。樹葉秋後紅色,花冠形如銀鍾,形態雅致,可供觀賞。
    10、 八角蓮:小檗科,漸危種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生,粗壯。莖直立,不分枝。葉一或二片,葉片盾狀,近園形,有6—9淺裂。花深紅色或紫紅色,下垂。醬果橢圓形,種子多數。
    產於河南、陝西、四川、雲南、廣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我市海拔較高,富含腐殖質的陰溼處有省量分布。
    本種是民間常用的中草藥,根狀莖和根含木聚糖類,對動物腫瘤有抑制作用,臨床上還有於治療毒蛇咬傷,癰瘡疣腫。有毒。它葉形奇特,可供觀賞。應加強保護,嚴禁亂採濫挖,並引種栽培。
    11、 野大豆:豆科,漸危種
    一年生草本。莖細弱,纏繞。習習狀複葉,有3片小葉,卵狀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蝶形,淡紫紅色。莢果狹長,長園形或鐮刀形,內含三粒種子,種子長園形或近球形稍扁,黃黑褐色。
    分布範圍廣,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我市海拔較低處可見其蹤跡。
    本種有耐鹽鹼,抗寒,抗病等多種優良性狀,與大豆又是近緣種,所以在育種上有重要的利用價值。營養價值高,是優良牧草。
    12、 天麻:蘭科,漸危種
    腐生多年生草本。無綠葉,與密環菌共生。地下莖塊肥厚。長橢圓形,肉質。莖直立。總狀花序頂生,花多,橙色,淡黃或黃白色。蒴果直立,倒卵狀橢圓形,種子細小數多。
    天麻產地較廣,北到黑龍江,南到雲南,但大多零星分布,數量不多,對環境條件要求較嚴。我市鳳陽山、住龍曾發現。
    天麻是一種名貴中藥,對多種疾病有療效。在研究蘭科植物系統發育上有一定價值。
    現野生天麻已趨少,應極力保護野生種質。
    13、短萼黃連:毛莨科,漸危種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黃色。葉有長柄。葉片稍帶革質,掌狀三裂。頂生聚散花序,花葶1-2個,黃綠色。骨突果,種子神色。
    產於安徽、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我省產的黃連中醫上被稱為「浙黃連」。我市海拔略高的溝谷林下陰溼地均有分布。由於過度採挖,現資源已稀少。
    本種是我國著名傳統中草藥,藥用歷史悠久,藥效顯著,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保存種質資源,加強引種栽培研究。

 

 

相關焦點

  • 潘伯榮: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育 | 中國綠髮會「珍稀瀕危植物保育...
    會議期間,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作為年會的主辦方之一,同時舉辦了「珍稀瀕危植物保育」主題培訓班,分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新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名譽主任潘伯榮、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原總工程師李煒民、世界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辦公室執行主任文香英和「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進行培訓班課程講授。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2020-08-31 華南植物園 【字體:   該書是首部系統總結全球和中國植物回歸研究進展的著作,由國內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回歸的主要單位和專家參與編寫。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中國的植被和植物多樣性、中國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國的植物就地和遷地保護、中國的植物野外回歸概況。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近日,由任海研究員主編的《Conservation and Reintroduc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China》(中譯名: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
  • 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
    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花木君中國是世界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動植物資源豐富,迄今為止,目前發現的植物為了保護野生資源,1984年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公布了珍稀瀕危植物名錄,共列出瀕危、漸危、稀有植物354種,並分別規定了每種植物的保護級別。其中,一級保護的8種,二級保護的143種,三級保護的203種。
  • 國家珍稀瀕危植物鹽樺重現新疆阿勒泰地區
    國家珍稀瀕危植物鹽樺重現新疆阿勒泰地區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1日電 世人以為已經絕跡的國家珍稀瀕危植物鹽樺在新疆被重新發現  鹽樺屬樺樹科,是我國新疆的特產樹種,1955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秦仁昌教授在新疆阿勒泰巴裡巴蓋採集並命名。1984年,鹽樺被列為國家二級珍稀瀕危植物,載入中國瀕危植物紅皮書。據書內記載,鹽樺在新疆阿勒泰只有一株。  對於阿勒泰地區到底還有沒有鹽樺,鹽樺是否真的已瀕臨滅絕,國內許多學者都曾作過調查。
  • 文化簡訊:東北地區第一部珍稀瀕危植物志書問世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專電 文化簡訊東北地區第一部珍稀瀕危植物志書問世我國東北地區第一部珍稀瀕危植物志書——《東北珍稀瀕危植物彩色圖志》近日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東北各類珍稀瀕危植物636種,共有100萬字,配彩色照片3374張。
  • 食蟲植物|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貉藻
    食蟲植物|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貉藻並且這些食蟲植物形狀奇特,花色豔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如今很多被開發成園藝品種,成為暢銷花卉。捕蟲堇然而相比世界上其他地域,我國的食蟲植物種類相對較少,被列為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的更是鳳毛麟角。在我國稀少的食蟲植物裡面,其中有一種,是國家Ⅰ級保護瀕危植物,這就是——貉藻。
  • 四川洪雅縣首次發現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紅花木蓮」
    四川洪雅縣首次發現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紅花木蓮」(央廣網發 林國強 攝)  央廣網成都5月8日消息(記者劉濤 眉山臺記者萬紗賓)近日,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漢王鄉一村民在日常勞作時意外發現一株木蓮花,經林業權威部門認定為國家瀕危珍稀保護植物——野生紅花木蓮,這也是該縣首次發現此類植物。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野生植物:喜樹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野生植物:喜樹文:花木君您若問人見過或聽過植物喜樹嗎?然而,如果說喜樹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瀕危珍稀植物,並且全身都是寶,尤其是含有的一種生物鹼,是很好的抗腫瘤的藥物,您可能會留意觀察周邊有無分布,自然想探一究竟,下面我們就給您介紹一下這種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喜樹(學名:Camptothecaacuminata Decne.)
  • 我國稀有的珍稀植物
    下面就來認識幾種稀有的珍稀植物吧。藤棗,中國僅此1屬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Ⅰ級,僅見於雲南地區。果子呈橢圓形,個頭兒跟平時吃的棗子差不多,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和東南部地區。生長在海拔840-1500米的密林中。
  • 珍稀的「中國的鬱金香樹」,已為瀕危物種,一起守護!
    有一植物,它是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花朵神似鬱金香,人稱「中國的鬱金香樹」,它就是鵝掌楸。由於人類的砍伐,環境的破壞,鵝掌楸的數量逐漸減少,變為瀕危物種,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因此,它的英文名稱是「Chinese Tulip Tree」,譯成中文就是「中國的鬱金香樹」。鵝掌楸屢遭濫伐,在其主要分布區已漸稀少。鵝掌楸是異花受粉種類。但有孤生殖現象,雌蕊往往在含苞欲放時即已成熟,開花時,柱頭已枯黃,失去授粉能力,在未授精的情況下,雌蕊雖能繼續發育,但種子生命弱,故發芽率低,是瀕危樹種之一。
  • 杭州要建全省首個世界珍稀瀕危植物園
    杭州植物園裡現在就藏著53科89屬共110種珍稀瀕危植物,後續還將有更多的物種收集進來,國內外珍稀瀕危植物資源都會有。聽著有點心癢,別著急,咱們現在就跟著杭州植物園的植物專家張凱強一起,見見一些珍稀瀕危植物,一同解解饞。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植物|藥效奇特、猶如蓮花的桃兒七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植物|藥效奇特、猶如蓮花的桃兒七而且,您可能還不知道,這種植物花卉,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物種,她,就是名貴草藥——桃兒七。桃兒七屬是單種屬植物,僅僅有1種,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生於海拔2200-4300米的林下、林緣溼地、灌叢中或草叢中。另外錫金、尼泊爾、不丹、印度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東部和克什米爾等地也有分布。
  • 珍稀瀕危藥用植物有哪些?看完這篇您就知道了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評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是國際上較權威的生物保護機構,該機構把在短期內有滅絕風險的物種定為受威脅物種,依受威脅的程度將其分為極危(CR)、瀕危(EN)、易危(VU)和近危(NT)四個等級。
  • 祝賀文香英主編著作《珍稀瀕危木本植物綜合保護》出版發行
    《珍稀瀕危木本植物綜合保護: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項目實踐(2010-2020)與展望》由中國林業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綠會宣傳編輯榮幸地獲贈並拜讀了這本最新出版的植物學著作,誠致祝賀!植物是生態系統第一生產者,幾乎是生態系統中能量及有機物質的最初來源。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菌類植物:鬆口蘑(松茸)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菌類植物:鬆口蘑(松茸)作者:花木君近些年,隨著網絡電商的迅速發展,人們可以隨時買到全國各地生產的土特產然而,在網絡普及的同時,一些受國家法律法規保護的珍稀瀕危物種也在寬鬆的監管下,悄悄進入市場,不少甚至是國家明令禁止交易的物種,其中有動物也有植物,使得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更加艱難,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隨之加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令人擔憂的事實。
  • 一種環北太平洋分布的傘形科珍稀瀕危植物(上)
    這是諾諾寫的正式第一篇科普文,開篇就是一個非常冷門的科,諾諾潛伏了眾多植物為主題的群,尚未看見誰對傘形科情有獨鍾或者有所傾斜,原因很簡單,不外乎以下
  • 現有紅樹林將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我國紅樹植物50%處於珍稀瀕危...
    原標題:現有紅樹林將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我國紅樹植物50%處於珍稀瀕危狀態自然資源部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但37種紅樹植物的50%處於不同程度的珍稀瀕危狀態,仍面臨著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突出問題。
  • 東莞「植物王國」藏154種珍稀樹木
    對於藏著幾千種珍稀樹種的「植物王國」,記者問何時才能對外開放,園區負責人徐慶華說,「目前各種配套設施還未建好,比如說棧道、道路、指示牌等都未完善。另外,畢竟是珍稀瀕危樹種,還要考慮保護這一塊,要預防不法分子入園挖樹。」  徐慶華還透露,今後,珍稀植物園將擴建。
  • 三峽珍稀植物「保護神」黃桂雲——峭壁邊扎帳篷觀察植物習性
    20多年來,她堅守三峽瀕危珍稀植物搶救保護一線,遷地保護了三峽瀕危珍稀特有資源性保護植物千餘種2.4萬餘株, 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庫區生物的多樣性,促進了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被譽為三峽珍稀植物的「保護神」。近日,她獲評2月至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在三峽大壩壩頂,有一個神秘的「植物王國」。這裡,一株株珍稀植物生長繁茂,生機盎然,猶如壩頂上的一顆「綠色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