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的色彩理論預處理曲線通道調整可選顏色調整
01
攝影中的(RGB)色彩理論
(一)支持色
紅色(R) = 黃色(Y) + 洋紅(M)綠色(G) = 青色(C) + 黃色(Y)藍色(B) = 青色(C) + 洋紅(M)
(二)幹擾色
紅色(R) +青色(C) = 灰色綠色(G) + 洋紅(M) = 灰色藍色(B) + 黃色(Y) = 灰色
PS:在光學中,兩種色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而能產生白光時,則這兩種顏色就稱為 「互為補色」。補色並列時,會引起強烈對比的色覺,會感到紅的更紅、綠的更綠(也稱互補色/對比色)。
參考:
你真的了解色彩嗎?色彩的基礎知識
但在攝影調色過程中,互補色會對彼此產生嚴重幹擾(因此也稱幹擾色)。如,Camera Raw 中的【色溫】與【色調】調節滑塊兩端便都是以這樣一對對的互補色組成。
02
預處理(基礎調整)
下面是一張透過車窗玻璃拍攝的照片,整個片子沒有暗部細節,也沒有亮部細節。按照步驟,我們要先對它進行預處理:
對比度:明暗部都沒有細節,所以要增加對比度。清晰度:去除霧霾的另一個好方式(值可以給高些)。自然飽和度:增加自然飽和度,讓一些看不到的顏色顯示出來。黑白場:加白會讓照片越來越亮從而失去細節,所以要降白色(這裡沒有均衡點供參考,所以無法藉助 Alt 鍵)。陰影:加陰影會讓照片越來越灰,所以也要降。高光:也降低,降到極低,讓所有的細節出現。關於預處理的相關知識請參考上一期:攝影后期丨你想要的專業級修圖教程(入門篇)
03
曲線通道調整
(一)曲線通道原理
數碼照片中所有顏色是由紅、綠、藍(RGB)組成, 曲線通道把這三種顏色分別拆分形成 3 個不同通道(3個通道通過加色模式合成整張照片)。
而這三個通道,分別對應的是三對互補色:紅色&青色、綠色&洋紅、藍色&黃色(參考上面的色彩理論)。
中間的斜線(曲線)可以分別對各通道進行調整(RGB通道對應的是明&暗)。
(二)RGB 通道
畫面太灰,所以要增加對比度:暗部區域繼續減暗,亮部區域繼續增亮(中間斜線分割上半部分為亮部,下半部分為暗部)。
PS:注意節點要在直方圖中有信息的地方調(下同)。
(三)紅色通道
要使畫面綠色更青翠,所以,亮部區域(直方圖右)跟暗部區域(直方圖左)都要減紅/加青。
(四)綠色通道
如果亮/暗部再加綠,整個畫面都會泛綠;而減綠則會加品紅。所以,這裡只需將亮部區域降低至直方圖中有(綠)顏色值的地方即可,以保證綠顏色有情況出現即可(畫面中的綠又增多一個層次)。
(五)藍色通道
因為草地有些地方應該是黃色,所以這裡應該降藍加黃。
04
可選顏色調整
可選顏色,即照片中可選取的顏色。它的調色滑塊應用的也都是色彩理論中的【支持色/幹擾色】原理。
PS:點擊 PS 上方菜單欄 -【圖像】-【調整】-【可選顏色】
如果我們想讓下面照片中的藍天更藍,則可以選取【可選顏色】-【顏色】-【藍色】從而進行調整:
加青色(支持色);加洋紅色(支持色);去除黃色(幹擾色)。
如果想讓下面照片中的草地呈現金秋的感覺,則可以選取【可選顏色】-【顏色】-【黃色】從而進行調整:
減青色(幹擾色);加洋紅色(支持色);補充黃色(支持色)。
陪你一起成長
更多分享
共享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