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無線射頻識別,又稱電子標籤。RFID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信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因此,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可以快速讀寫、長期跟蹤管理,因而在智能識別領域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同時,隨著物聯網技術在我國的快速發展,作為物聯網支撐技術的RFID技術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信息技術之一。未來幾年中,將有更多的產品中會被植人RFID標籤,RFID技術的應用將會是相當的廣泛。
定位服務是非常受到人們青睞和重視的一項技術。目前,人們比較熟知的定位服務是GPS(全球定位系統),而越來越多的其它無線網絡技術也開始進入定位服務這一領域,例如GSM手機定位、Wi-Fi定位、RFID定位、ZigBee定位、藍牙定位等。而RFID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在室內定位上,RFID定位已經具有很大的優勢。
1 SpotON系統
第一個使用RFID技術作為室內定位系統的是SpotON,在這個定位系統中,SpotON以聚集演算法計算收集到的信號強度。在SpotON方法中,未知物體的定位並沒有經過系統中央集中管理的過程,而是由其它的硬體規格相同的感知點以分散式計算的方式來完成的。這些分散在感知環境中的感知點會將其收到的信號強度資料收集起來並反饋,最後以定位演算法計算出未知物體的預測位置。
在SpotON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就是利用RFID讀取器和許多感應標籤,構建一個有一定範圍的室內無線傳感網絡環境,相對於環境底下的許多感應標籤,分別針對環境中的某一個未知坐標的追蹤物件,做相對信號強度的計算。這個計算可由RFID讀取器端收到的未知坐標物與感應標籤之間相對的信號強度資料,透過中間軟體系統加以分析,最終通過分析資料推算出該未知追蹤目標的位置。同時,在收集信號強度的過程中,該定位方法還引入了信號衰退模型來估算信號強度,所以期待所收集的信號強度數據能夠更加精確。
2 LANDMARC系統
LANDMARC是利用RFID技術進行定位的一個效果不錯的系統,與SpotON相比,LANDMARC系統在硬體環境上使用了有較大讀取範圍和回應能力的主動式感應標籤作為實際過程中的標籤硬體規格。另外,在算法上,採用LANDMARC方法,能修正傳統定位上的一些盲點。由於實際針對各種定位系統的情況進行了不同的研究,因此,LANDMARC方法所計算出來的定位數據的可靠性大大增強了。
LANDMARC系統在實際使用中,提出了一種整體的定位演算法,這種定位演算法除了使利用RFID設備用於定位上的準確率更高之外,在產業技術的進步與牛產成本的降低上,對於室內定位的應用而言,該系統也具有更大的價值與商機。
3 RFID技術的4種定位模式
雖然RFID技術可應用於室內的定位,但由於室內環境擺設複雜、精密度要求高,所以,室內定位系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非常困難,包含信號強度收集、資料庫建立、定位演算法、如何正確取得來自各個RFID讀取器的信號資料、RFID讀取器與RFID標籤應該如何擺設以提高系統定位的正確性、如何經由估算的方式來降低定位系統的建立成本,以及收到相關信號資料後如何轉換為位置諮詢等。
目前,在無線網絡環境下進行定位服務的定位模式有信號強度法、收信角度法、收信時間、收信時間差等4種。
3.1 信號強度法定位技術
信號強度法(Received SignalStrength,RSS)就是利用通道傳播模型去描述路徑損耗對於距離的衰減情況。如果利用這個信息進行定位,那就必須事先構建該環境的傳播損失模型,只有這樣,才能通過信號強度的衰減來判斷移動物與固定物之間的距離。移動物位置應該位於以固定物為圓心,以預估距離為半徑的圓上,所以,必須至少要有3個固定物,方能進行定位。由於無線電在室內傳播會呈現出多重路徑幹擾衰減以及屏蔽效應,這些因素會造成接收信號強度與自由真空中傳播結果的很大差異,從而使預估的傳播距離產牛誤差,這樣的話,移動物的預估位置就不會與前面的計算交於一點,而會落在一個預估區域內。
3.2 收信角度法定位技術
收信角度法(Angle ofArrival,AOA)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方向性的天線或天線陣列來判斷主動式標籤信號可能的來源方向。這個方向在2D平面上可決定出一條以RFID讀取器為起點的直線,用兩個以上的RFID讀取器測量出這個主動式標籤的方向,兩條以上的直線的交點就是主動式標籤的可能位置。
AOA定位技術目前並非是多數讀取器定位系統的主流技術,但將來如果增加讀取器智慧型天線設備,並且提高系統的角度解析度,而且,AOA可以在不增加讀取器設備的情況下與主動式標籤結合,則AOA有可能成為主流的定位技術。
3.3 收信時間定位技術
收信時間(Time ofArrival,TOA)定位技術採用幾何原理,這與信號強度法的幾何原理是相同的,唯一不同點是決定圓的半徑的參數不是信號強度,而是信號的傳播時間。由主動式標籤發射到讀取器的信號傳播時間可知,將信號傳播時間乘以傳播速度,就可以得到主動式標籤到讀取器之間的距離。TOA定位可以適用各個距離的定位,它不像AOA定位精確度會隨著主動式標籤與讀取器的距離增加而降低,但因為信號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所以,TOA對於時間的敏感度很高,必須十分準確地測量信號實際的傳播時間。即使是很細微的時間誤差,也會導致真實距離的誤差,而且誤差可能會很大。
3.4 收信時間差定位技術
收信時間差(Time Difference ofArrival,TDOA)定位技術採用測量信號從基站傳播到使用者的時間差以雙曲線定位的原理來進行定位。
該方法使用移動終端對基站進行監聽並測量出信號到達兩個基站的時間差,每兩個基站得到一個測量值,從而形成一個雙曲線定位區。這樣,三個基站就會得到兩個雙曲線定位區,通過求解它們的交界點並加上附加條件,就可以得到移動終端的確切位置。TDOA是對TOA的改進,它不是直接利用信號到達時間,並不需要精確的時間同步,因此,定位精度會有所提升。
TDOA的公式是通過測量移動終端信號分別到多個基站的時間差的關係,然後通過矩陣運算出移動終端的空間坐標X和Y。其方法如下:
4 思科的RFID解決方案
思科(Cisco)的RFID無線定位解決方案能夠將智慧拓展到網絡的邊緣。思科硬體增加了RFID中間件功能,該軟體能夠裝入從邊緣交換機到數據中心路由器等多種設備。軟體可以收集和過濾在邊緣讀取到的RFID信息,並在數據中心過濾數據,然後關聯數據並建立連接後端應用的橋梁。思科無線定位解決方案是利用Cisco申請專利中的RF指紋技術,直接從WLAN基礎設施內部跟蹤數千個無線設備,從而簡化WLAN管理,有效提高網絡的擴展性,並最終改善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運營成本。
5 結語
隨著RFID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RFID技術的廣泛使用,今後一定會有更多的基於RFID的定位實際應用方案出現,RFID在定位上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多。特別是在短距離的室內定位方面,和其它無線技術相比,RFID無線定位解決方案在定位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