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蚊花露水:聲稱特別添加溫和有效的驅蚊成分,不含避蚊胺,驅蚊酯含量4.5%。直接塗抹於肌膚暴露部位即可避免蚊蟲叮咬,驅蚊長達7小時。
●防蚊液:聲稱金銀花提取液,可祛痱、止癢,驅蚊酯含量4%。直接塗抹於所需部位。
●驅蚊水:聲稱避蚊胺含量7%,有效驅蚊4小時。
●驅蚊手環:聲稱含植物精油配方,選用高級天然皮革材料,無毒、透氧,可直接戴在手腕、腳腕或者掛在隨身物品上防蚊。不添加任何農藥成分,可循環使用。
●防蚊貼:聲稱採用天然防蚊植物萃取物與高分子納米技術相結合,植物精油緩慢而平衡地釋放,持續發揮防蚊作用。有效發揮約24小時,有效時間從48到72小時效力逐漸減弱。嬰幼兒皮膚敏感,可貼於衣物上。
●驅蚊乳液:聲稱防蚊蟲叮咬,消腫止癢,純天然無毒。未標註驅蚊時效。
本報今起推出「驅蚊大作戰」系列報導,敬請讀者關注。
東方網8月17日消息:市場上各種琳琅滿目的驅蚊產品該如何選擇,哪一種驅蚊產品效果最好?昨日,晨報聯手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選擇了驅蚊花露水、防蚊液、驅蚊水、驅蚊手環、防蚊貼、驅蚊乳液6種市場上常見的驅蚊產品,專門進行驅蚊效果比較實驗,揭穿了一些商品的宣傳噱頭,為消費者帶來實用指南。
實驗人員戴上手套,露出4釐米×4釐米的方形缺口,將驅蚊花露水、防蚊液、驅蚊水、驅蚊乳液均勻塗抹在手背裸露的缺口上,伸入蚊籠進行實驗。結果表明,每種產品的有效防蚊時間從1小時到6小時不等。
驅蚊手環是驅蚊產品裡的「新人」。實驗人員新拆開一根驅蚊手環,戴在手腕上,隨後將手直接伸進蚊籠,一兩分鐘之內手上就被叮了好幾個小包。最後,實驗人員將兩片防蚊貼分別貼在4釐米×4釐米方形缺口的上下方,然後將手伸進蚊籠中。結果剛一伸進去,馬上有蚊子聚集到裸露的手背缺口位置,根本無視防蚊貼的存在,實驗人員的手背上也被咬紅起包。
經過比較實驗,6種驅蚊產品的防蚊實驗效果排名依次為:驅蚊花露水、防蚊液、驅蚊水、防蚊乳液、防蚊貼、驅蚊環。
專家表示,驅蚊手環和驅蚊貼屬於新興的驅蚊產品,但是都未通過農藥登記,驅蚊效果沒有得到檢驗。兩者的驅蚊原理多是在產品中加入植物萃取物,如植物精油成分,利用獨特的植物氣味驅蚊,但因精油揮發性快,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驅蚊效果流失也較快,甚至會沒有任何驅蚊效果。
[相關新聞]
徵集驅蚊「神器」
俗話說,高手在民間。晨報特向讀者發起徵集驅蚊「神器」的活動,如果哪位讀者有自製的驅蚊方法、或者新發現的驅蚊產品,都可以向晨報進行自薦,晨報會聯合昆蟲博物館為你做實驗,驗證驅蚊效果。自薦內容可發到周到上海APP「周到健康頻道」郵箱:zdjiankang@163.com,備註:專家為「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高級工程師袁建忠」。
[趣味實驗]
養雞可驅蚊?實測:雞被叮得「滿頭包」!
「床頭養雞可驅蚊!」近日,瑞典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引發廣大網友的熱議。研究指出,若在床頭放一隻雞,雞的氣味便可有效驅蚊。事實真的如此嗎?對此,上海市昆蟲博物館研究人員進行了專門實驗,結果發現,養雞驅蚊的說法完全不可信。
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的研究發現,一種常見於非洲、會傳播瘧疾的阿拉伯瘧蚊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都會避開雞。對此,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生態專家英內爾教授指出,估計是由於雞會吃蚊子等昆蟲,同時雞血對蚊子營養不高,故蚊子大多不會冒險接近,並透過雞的氣味中的化學物質察覺危機。雞的氣味可令室內蚊子數量大減。這種天然驅蚊劑或能有效防止蚊子接近人類,遏制瘧疾散播,甚至可用於預防寨卡等蚊媒疾病。
養雞真的能驅蚊?廣大網友對此議論紛紛。事實真相到底如何?昆蟲博物館進行了一場專門實驗。實驗人員將一隻活的大公雞關進玻璃房中,然後放入30隻蚊子。蚊子進入玻璃房後,立刻對大公雞展開圍攻,裸露在外的雞冠和雞腿成為重點攻擊目標。而原本安靜站立的大公雞也開始不停地挪步,擺動雞冠躲避蚊子的叮咬。
大約20分鐘後,不少蚊子開始落在玻璃房的內壁上,不再飛動。「它們吸血已經吸飽了,肚子鼓鼓的,飛不動了。」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高級工程師袁建忠解釋。經過清點,差不多有10隻蚊子已經吃飽休息了,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一。「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發現,養雞防蚊是不可信的。」不過,袁建忠也指出,瑞典的這項研究結果與實驗的實際情況出現差異,可能是由於蚊子種類的不同。目前,上海地區流行的蚊子主要為庫蚊和伊蚊,瘧蚊則相對較少。一般而言,蚊子對新陳代謝比較旺盛的生物氣味更加敏感,由於雞的體溫較高,活雞聚集的地方可能更加吸引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