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公安部宣傳局官方微信
在這個崇尚新事物的時代,舊時光裡的一切都顯得是那麼另類。
除了作為警用裝備存在於特定歷史時期的軍綠色「偏三輪」、「毛瑟C96」、「海鷗120」、銅質腰帶扣、手銬、拇指銬、錄音電話機、水泥澆鑄的交通指揮臺和紅白相間的交通指揮棒,還有廣泛見於市井百姓家中的「二八」自行車、軍用水壺、英雄鋼筆、軟皮本、黑色人造革手提包、「上海牌」手錶……22件沉睡在舊時光裡的公安老物件,被山東省泰安市公安局岱嶽區分局治安女警劉金鑫(網名:青青子衿)用水彩畫的形式,一一喚醒。它們身上所經歷、見證過的警察歷史,也都被她用略顯拙鈍的毛筆,堅持一筆一畫手書在一張張16.5m*11cm的白色卡片上。「貌不驚人」的公安老物件組成的明信片《舊時光——有一種歷程叫做「忠誠、使命、榮耀」》,滌蕩起共和國公安人的「流金歲月」,象徵著全體公安民警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公安工作的無限忠誠。
「明信片是一種特殊的圖片載體,圖案大多採用時下最流行的生活元素,反映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市井原貌和文化內涵,是再現歷史、研究歷史的直觀依據。『警察』作為近代中國的歷史產物,有著波瀾壯闊的光輝歲月和光榮歷史。6月27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五周年來臨之際,我們泰安警史館正式啟用了,作為公安文化品牌,它標誌著泰安市又新增一處青少年及廣大群眾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基地,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一種歷史文化氛圍和氣息,一種警察的榮譽和使命,這種視覺震撼,我想如果能藉助明信片的形式進行一下藝術處理的話,其實是一份武裝頭腦的、戰無不勝的精神力量。這段時間我採訪了很多公安老前輩,發現每一個老公安都是一本活歷史,每一段歷史裡陪他們出生入死的,除了戰友,還有這些蒙上了灰塵的老物件,那些真實存在過的公安歷史,常常聽的我頭涔涔,淚潸潸……」
一名老交警和劉金鑫回憶起二十年前站「標準崗」的時候,這樣說:我第一次站在青年路十字路口的那年,一班崗平均大約為二十五分鐘,伴隨紅綠燈的交替需轉體24次,再是嚴寒,用不了30分鐘,保管讓你熱血沸騰……縱橫的道路是一個國家經濟的命脈,交通幹線連接著的是政府與人民。穿過歲月,劉金鑫看到的是一盞盞鮮活閃亮的「紅綠燈」。在明信片上她手書詩歌讚頌交通警察:「車流身畔湧如波,尾氣塵沙奈我何。立得喧喧人海裡,指揮若定任囂歌。站功成就的平安路,車流滾滾,汗珠漣漣。交管領域是一處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場較量中,人的支柱,不是骨頭,而是精神;公安隊伍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警魂。」
春去秋來,伊人不再,變的是容顏、裝備、不同時期的工作任務,而不變的,是公安民警身上的「奉獻」二字,字字千鈞。今天,讓我們通過這套《舊時光——有一種歷程叫做「忠誠、使命、榮耀」》公安民警原創手繪明信片,感受老一輩公安人激情燃燒的歲月,沿著先輩圖強奮進的足跡,鐵心向黨,鐵肩擔當,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審 核:方玉傑
值班編輯:姚 鵬
投稿郵箱:gabxcj@qq.com
投稿交流QQ群:331040337
參加「三微」投票,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