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裡都有個「臺東夢」

2020-12-19 騰訊網

[摘要]「臺東」當然是一種象徵,臺東的敘述中包含了近十年來臺灣社會價值觀的演變。

作者:賈選凝,香港媒體人,文化評論作者。

有「國師」心卻沒「國師」命的民俗學博士陳雲,筆下最好的文章不是那些勇武澎湃的政論,而是他的老本行:民俗風物。從傳說掌故到飲食家園,生長在繁華香港隙縫裡不起眼的「奇石怪木」,都能被他寫出生趣。他早幾年的書裡不但有對舊日鄉土的敬重和對風俗殤逝的思考,也有對「本土」的殷切情意。在《旺角街頭種高粱》裡,他寫過一句「北海道與臺東再美好都不是香港,救贖是本土的」,放在前文後理中看,浪漫又誠懇,更令當時還對臺東一無所知的我有了這樣的概念:臺東是救贖之地。

表層的救贖,源於它是聲名遠播的淨土,遠離臺北煩囂。

「城比臺北是矮一點

天比臺北卻高得多

街比臺北是短一點

風比臺北卻亮得多」

余光中寫下這首名為《臺東》的詩的2009年,光鮮幹練的都會女強人徐璐開始穿梭於臺東臺北之間,媒體人出身的她,二十幾歲創業辦雜誌血本無歸,但年輕氣盛很快重頭來過,不到三十歲時以兩岸解禁前第一位赴大陸記者的身份一舉成名,四十歲進華視做高管,半生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而當她年過五十,親自送走身邊三位先後離世的朋友之後,她開始將視野投放到臺北以外。她走出都市,走進鄉村社區和部落,走回自己年輕時背著攝影機環島遊蕩過的山谷稻田。農村景觀取替亮麗職場。她從臺北宜蘭一路往東,直到在交通不便但「土會黏人」的臺東,找到了一個連結土地的夢。於是有了主打協助「鄉鎮文化」發展的臺灣好基金會。然後,五年過去,如今身為執行長的徐璐,辭去基金會所有臺北部分的工作,只做臺東的案子,年底更會入籍臺東。

她把自己過去五年對臺東能量的探索,寫成一本《我的臺東夢》。臺東是這驍勇女子逃離臺北的解藥,可解藥最終成了正餐,成了她選擇的生活與工作內容,救贖化作歸屬。

《最遙遠的距離》電影劇照,影片為我們展現了臺東靜謐而獨特的風景,也展現著其對失意人的救贖。

蔣勳說過,鄉下已成為現代都市人的救贖,在這個層面上,臺東的稻海雲天給出了最有畫面感的詮釋:海有十種藍,雲的白超過四百種,視聽嗅覺全部打開,感官獲得無限延展,太平洋的寬闊遙遠賦予了臺東置競爭存亡於度外的基因。這樣的「救贖」當然很美,但如果僅止於此,那「臺東夢」就像池上在颱風災情後第一時間吸引眾人注意力去搶救的那棵「金城武樹」一樣,被過分簡化和浪漫。「臺東夢」的確有療愈色彩,但清新避世不是它的全部。

走一趟花東海岸,最挑剔的旅人也會被迷魂,胡德夫說他出生第一天「穿的衣服就是太平洋的風」,花東浸潤出了臺灣的太平洋性格,但同是面對太平洋,花蓮與臺東氣質又並不同。出身花蓮的女作家張家瑜寫到故鄉時說自己「走出了花蓮,才發覺它的獨特」,花蓮是一道印記,帶著它山風海雨的絕美記憶走出去,會更愛它,而臺東則只能成為一種選擇。它隱居著,散漫著,便利店員愛理不理地給客人結著帳,店家都不熱衷賺錢兀自逍遙著,你只有走進臺東,順應認受它再為它作出改變,才懂得它的獨特。

實際上《我的臺東夢》並不是一本教人看完去移居臺東的書,也不是教人用小確幸的方式去嚮往臺東。徐璐在臺東的五年,住的不是看山看海的愜意villa,而是一間七坪大的套房,而「從太麻裡嘉蘭村、池上到花東交界的長濱都是她的辦公室」也沒有聽上去那麼浪漫。臺灣好基金會做的嘉蘭村計劃,是在八八風災重創該村造後,以民間單位的身份,長期陪伴原住民部落去進行家園重建。要協助災民生活得到安頓回歸常軌,要在考慮部落歷史文化、傳統工法和美學習慣的前提下,協助族人重搭建築,更要支持災後產業重建為原住民創造就業可能性。每個步驟的討論與落實,都是摸索、傾聽與陪伴的過程。

也因為臺東的原住民密度稱冠全臺,擁有7大族群183個部落,高達三分之一縣內人口都是原住民,所以臺東性格裡自有它的強悍。如果花蓮的太平洋海風是呼喚,臺東的就是吶喊。徐璐形容和原住民打交道的微妙——有時他們很自信,有時又不會。部落裡朝夕相處大家都不會把話講絕,發生糾紛也不拍桌瞪眼。受到城市化影響和堅持原住民傳統的族人,個人經歷語言軌道已經不同,加上各部落個性又不同,互相尊重傾聽不難,但就事論事argue起來就完全是不同軌道。各說各話固執隨性,是臺東文化天性裡夾雜的多元。

臺東蘭嶼島原住民在飛魚季使用的拼版舟

因而臺東有許多層次,碧海藍天只是其中一種。好山好水沒有生命的投入也只會變得好無聊。徐璐這幾年在做的,恰恰是把「鄉鎮文化」變成一件不無聊的事。拿她一手打造的「文藝地標」鐵花村為例:把臺鐵局舊宿舍區變成每周五天有音樂演出、幾乎所有臺灣知名音樂人都曾到訪的表演場地。可鐵花村在她心目中的定位卻不是live house,而是一處接地氣的寬闊平臺——不只有音樂,也有市集,賣臺東各地帶來的新鮮蔬果手工創作,以後更打算培訓人才。其實原住民抒發心性的音樂,和小農文化的穀物工藝,共通點是都生根於腳下土地而向外擴散出「人」的能量。不疾不徐的生活情態,浸潤出臺東深、沉、實的厚度。所以「小而美」的鐵花村有足夠縱深。

在臺東,緩慢或者說慢活,是讓熱情被沉澱為耐心、激烈被延宕為紮實的一種途徑。

更多臺東人這幾年則開始返鄉。一對在西部做程序設計的白領夫婦放棄高薪回鄉務農,他們的理由簡單:「希望可以陪伴小孩成長,都市沒有故鄉的感覺。」如今架著斯文眼鏡的丈夫在田裡插秧割稻、去米廠碾米,妻子則在住家兼店面裡包裝客戶訂購的米包,兩個孩子就在一旁跑跑跳跳著長大。另一位四十幾歲在外闖蕩十多年的水電工,剛回鄉下接手父業種水稻和草莓時,不習慣沒固定月薪又寂寞,後來為解決草莓過剩,他DIY出了結合稻米和草莓的手工果肉冰淇淋,如今不少客人慕名開車來買。而我自己一位很年輕的臺東朋友則告訴我,明年他會去助選,選舉成功當然是好,如果不成?「那我就可以回臺東生活了呀。」

無論「來臺東」還是「回臺東」,其實臺東都只是一處媒介——令人思考扁平都市生活之外的可能性,順服與自然相通的天性,並反思什麼是能令自己從容又願投入的生命內容?所以「臺東夢」不是懷著小確幸心意跑去臺東開一間民宿的衝動,也不是對都市競爭無能為力迫於無奈的向下流動,它的質地不是懦弱、退避和惰性,而是經過反省後更為堅定的生活價值。事實上,我們去看那些在臺東開民宿或賣有機農產做得出色的人,共同點不只是淡泊物慾,更有清晰的價值觀和挑戰自己過去所不能的執著。身心不夠強大的人,無法長期留在臺東,每天都在紅塵之外,很快已覺單調茫然。

又其實「為什麼一定是臺東夢」?臺南夢花蓮夢宜蘭夢不可以嗎?「臺東」當然只是一種象徵,跳出被文藝化符號化成「臺灣最後淨土」的形容,臺東的敘述中包含了近十年來臺灣社會價值觀的演變:從前人們只關心外在物質追求,如今則開始認同和允許年輕人不一定要為出人頭地而活,允許他們的夢想有在不同土壤裡開花的機會。而另個層面上,事業企圖心到達一定程度的中年人,則開始尋找業績之外實踐熱情的生活方式,這兩條價值觀變化的線索可以匯聚為對「鄉居夢」的憧憬,臺東則是對這憧憬作出的腳註。

物質與人的生活之關係,當然並非臺灣獨有的思考,陳雲也曾在書中以濃厚感懷,去書寫那個安居田園食材安全的基本需求尚未變作富豪特供項目的往昔。「高粱在泥石地也可紮根成長」,只因旺角街頭的地界當年本來就種高粱,但記來時路。屬於香港的救贖的確不在臺東,而在於勿忘、珍重和保育被壟斷商業力量日益摧毀的「鄉土傳統」。夢可以留在別的人土地上,但救贖卻誠而終要回歸本土。

《我的臺東夢》作者 徐璐,出版社 天下雜誌(書籍)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一段故事,無法述說
    又是深夜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還沒有睡。你在想些什麼呢? 或許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一段故事,無法述說。 生命中,似乎總有一種承受不住的痛。有些遺憾,註定了要背負一輩子;生命中,總有一些精美的情感瓷器在我們身邊跌碎,然而那裂痕卻留在了歲暮回首時的剎那。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畝田 十款iPhone農場類遊戲推薦
    小時候聽齊豫和潘越雲唱過一首歌叫《夢田》,那時候太小,只懵懂記得歌詞「每個人心裡一畝田,每個人心裡一個夢」,到了長大後看了三毛,才曉得這是三毛後半生的自傳心聲。
  • 「士兵大講堂」像一碗「薑湯」,讓每個人心裡都暖暖的
    原標題:「士兵大講堂」像一碗「薑湯」,讓每個人心裡都暖暖的  「最近訓練任務不重,晚上休息時間也比較充裕,按理說戰士們不應該這麼累,怎麼一到搞教育就犯困呢?」  最近,第83集團軍某旅炮兵營教導員曹志強感到很困惑,為了弄清是咋回事兒,他專門組織了一次「我最渴望的一堂課」問卷調查。
  • 待到春暖花開,疫情散去,我在臺東等你
    2020年的初春,與我們期待的有所不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每個人、每座城市都過得無比艱難。一個人停下來,窗外別致的春景遠比宅在家更令人魂牽夢繞,而一座城停下來,每個角落遭受的衝擊,令人無法想像。
  • 每個人心裡都藏著「彼得·潘」
    緊握彩色筆的大人在逃避成人世界每個人心裡都藏著「彼得·潘」 [新加坡] 黃偉曼 《 青年參考 》( 2015年07月22日   03 版)
  •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 | 願你童心不泯,永葆赤子之心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祝福每一個大人,都童心不泯,永遠真實,自在。兒童節,對一個成人意味著什麼?很多人說:「沒有時光機,回不去的童年,但童心可常在」。對一個人最高的褒獎就是說他有一顆赤子之心,它意味著純真、質樸和專注無雜念,它是思無邪的狀態。關於赤子之心,孟子說:所謂大人就是通達事理的人並沒有奇特的地方,其可貴的地方就是在任何時候都沒有失掉孩提時代的一片真心,像小孩子那樣純樸、真誠、熱烈。
  • 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民宿夢,較場尾有間「大旅小舍」
    那時她就很嚮往這樣的生活方式,從此也在心裡種了顆開一家民宿的種子。獵客無意夫婦有了寶寶後,為了不錯過孩子的成長,無意辭掉了在深圳「宜家」的工作,做起了全職媽媽。但全職媽媽的生活讓她覺得快與世界脫節。此時,埋在心底的那顆民宿種子開始發芽了,於是思忖著自己也開一家民宿。歷經大概一年時間,尋找合適的房子,裝修等,較場尾的這間「大旅小舍」誕生了。
  • 每個人心裡都這樣愛過一個人,不知疲憊,不問歸路……我喜歡你
    我喜歡你,像風吹走了八千裡 每個人心裡都這樣愛過一個人,不知疲憊,不問歸期…… 我能想到的美好愛情,便是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
  • 林五洲的廈門情書: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廈門城
    今天,他提筆給廈門寫下一封情書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廈門城》 作者:林五洲 心之所系在一起 步履所及在一起 未來與廈門拼在一起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事實上,三個本版的「挪威的森林」都和挪威本身都沒有太大關係,但他們又都是一個受一個的影響而誕生的。列儂唱了一個憂傷的撩妹的故事,而有了吉他伴奏的輕搖滾樂——《挪威的森林》;喜歡披頭四和列儂的村上春樹因為聽了這首歌曲而產生靈感,創作出了深受眾多青年男女喜歡的愛情小說;伍佰在後來被問起為什麼創作《挪威的森林》的時候,也說自己非常喜歡村上春樹的這本小說,由此受啟發,寫出了這首歌曲。
  • 活力市北丨拒絕「冬眠」,臺東商圈有人氣有商氣!
    走起~走起!無論是商戶還是市民,大家都樂於見到一個這樣的臺東,一個充滿活力,充滿現代感的臺東,於是紛紛感慨著,熟悉的臺東回來了,步行街上的煙火氣回來了,真好。「之前還真不知道有這麼個活動,禮拜五創新周開幕的時候才知道,尤其趕上周末,感覺和之前的冬天完全不一樣,人流量多了不少,我昨天在朋友圈發了個小視頻,好多人都問我是什麼活動,要過來看看。」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心理雷區不能碰,請允許他們帶著傷痛行走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隱痛是不能碰觸的。還記得,我們中學時候的一位語文老師,腿有殘疾,一隻腳無法正常行走,總是一瘸一拐。於是,任何人都不能在他面前提及「茄子」兩個字,因為我們老家話裡「茄子」和「瘸子」讀音是一樣的。
  • 《童年之謎》找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孩子」的答案
    文/柯婉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這句話不是抒情也不是雞湯,而是有所依據。我們也常常聽過「童年的陰影」、「治癒童年」之類的詞語,唯獨很少人深入思考和了解這些從何而來。羅尼·索蘭博士的《童年之謎》裡,凝練了她50多年心理治療經驗,揭開了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隱藏的孩子的主觀描述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體驗。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隻「風箏」
    有人說,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我想這句話是有幾分道理的。小時候我們想的更多的是以後,長大後想的更多的是從前。昨天晚飯後在小區周圍散步,看見有人放風箏。兩條長長的線,風箏飛的很遠很遠,遠到不像是城市的風箏可以飛到的高度。我用手機拍下來,那兩隻風箏就像是雲層裡的兩個小點點。
  • 臺東走走池上,濃縮夢想與農村時光的咖啡廳
    店內的陳設簡單,菜單也是如此,不過空間卻有一種讓人沈靜的力量,架上的書籍都可以隨心翻閱,一個下午,我用時光佐味一杯咖啡,享受旅行暫停的靜好。以往到臺東旅行都是直接殺進臺東市,雖有拜訪池上,卻總是像沾醬油一般,留下一撇紀錄後便快閃離開,想好好的在池上住一晚的願望始終存在我心裡。去年暑假,花了一段時間到臺東旅行,當時故意避開臺東市,刻意選在池上下榻,並住了四天。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道傷疤,那是最愛的人為你留下刻骨的印記
    1.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道傷疤,那是最愛的人為你留下刻骨的印記。2.路走來,告別一段往事,走入下一段風景。回頭看,很多事已經模糊,很多人已經淡忘。未經失戀,不懂愛情;未經失意,不懂人生。時間是最好的和事佬。那些曾經以為永遠過不去的事情,竟然也就這麼不聲不響地簡單地過去了。
  • 再回青島臺東步行街
    再次來到臺東步行街,心裡萬分的激動興奮,腦海裡閃過它曾經的模樣,還是那樣的喧鬧繁華,那樣的別有味道,那樣的醉人心脾。青島臺東步行街:承載了太多美好的回憶。當我再次踏上這條街的時候,心裡抑制不住的感動,瞬間眼淚奪眶而出。是有多久,沒有好好地感受它的擁抱,它的溫暖,它的柔情。任憑陽光刺眼,我還是第一時間拿出了手機,為它拍照紀念。當相機記錄下它的樣子,我的心裡甚是滿足。感覺它依然是那麼的美好,雖然已不見故人,但它依然如初見時美好。
  • 帶你一起尋味臺東!你想吃的美食這裡都有
    在臺東,不僅有歷經歲月未曾褪色的「老字號」美食,還有新一代年輕人喜愛的網紅美食。 在青島,做排骨米飯的數不勝數,但其中,位於臺東八路老店「萬和春」的排骨米飯尤為受歡迎,可以說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萬和春」字號始創於1941年,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經營歷史,是青島唯一一家「中華老字號」經營特色小吃的餐飲企業,也是青島的「十大名小吃」之一,現在已開起了二十幾家快餐直營連鎖店。 「所有的鄉愁都是因為饞」,身處異鄉,也莫辜負了自己的胃!
  • 每一個大雄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哆啦A夢
    每當我覺得內心孤獨,抑或受挫的時候,我就會覺得哆啦A夢在身邊陪著我,即便它什麼都做不了,即便我什麼都看不到,但我依然知道,我不是孤身一人, 孑然一身。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很多時候,你若願意相信,某些東西便是存在的,存在於你的心裡。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雙標」,可以偏愛但不要偏心
    我有一個特別好的姐姐,每年過年都會因為在婆婆家洗碗牢騷滿腹,因為她洗碗的時候大姑子小姑子都在看電視或者搓麻將。今年挺好,因為疫情宅在自己的小家庭,沒了這樣的矛盾,畢竟自己洗碗,兒女看電視或者玩手機,在她看來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