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馬上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又要到了,別看是一個節日,但是影響的有好幾撥群體,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在無中生有,說教師節嘛,那就是老師的節日啊,不過大家可以想一想,誰給老師過這個節,節日要有禮物,學生這個群體是不是需要參與?那背後的家長也要考慮自己孩子送的禮物是什麼樣一個經濟價值,真的是送禮的難,收禮的也不見的就那麼開心快樂。
最近,臨近教師節,網絡熱搜能明顯感覺到,教師節的熱搜要提前留位置了,9月6日福州一中學高中生舉報老師索要教師節禮物,起因是一個班級班主任發起了用班費買禮物的投票,這種事情很明顯,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群體,本來就具有道德上的特殊地位,連老師都在借著節日吃拿卡要,這種風氣做教育還怎麼能在孩子中站得住腳,怎麼帶給學生良好的三觀。那麼教師節收禮就真的要完全禁止嗎?其實倒也不必因噎廢食。教師節送禮送的也可以是心意。
首先:教師群體要端正自己的想法,太功利就不要當老師。
每一個行業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從行業的特點出發,是幹這個行業的標準之一,那麼作為老師來講,在想法上就註定了不能太過於功利,現在網絡上有一種奇怪的風氣,就是有一種「叫苦」趨勢,所有老師似乎在網絡上扎堆出現,叫苦自己的待遇條件不好,但是其實哪個行業在哪個地區的待遇又能高到哪裡去呢?並且政策一直在給教育行業傾斜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果嫌這嫌那,為什麼不趁著自己還有精力打拼出來闖一闖呢?網上最近有很多的送禮物的教程,花樣別致的賀卡,甚是好看,但是底下的評論就相當扎眼,說這種東西還沒下課就已經到老師的垃圾桶了。
說實在的,看到這些評論,真的覺得這個行業的某一些人良心壞了。那些嘴上滿口仁義道德,講著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教師轉身就不把這個故事當作事情看,這樣的態度受傷害的不僅僅是行業,最重要的就是傷害到了下一代的思想。
其次:師風師德要重新或者加強建設。
從學生時代的世界過的最掙扎的教師節應該是高中,想法漸漸成熟,但是囊中羞澀,面對班費給班主任買東西的要求根本沒有辦法拒絕,但是當時一個人要 交的班費對於自己來講,可能就是幾天的飯錢,雖然老師並沒有要求,不過自己心裡總能感覺得到不開心。反倒是上了大學,教師節的一條簡訊,給老師的一句祝福,老師們都可以誠摯的回應,並且明確要求學生不要送禮,不請吃飯。教師節應該是一個學生表達感恩,老師接受謝意的日子,什麼時候跟禮物的貴重聯繫起來了,有些家長也因為禮物問題,甚至在教師節費心盤算給老師買什麼禮物才可以讓老師關注自己家的孩子,有些個別教師,出現不買禮物在班級裡面帶頭排擠孩子。
這些做法,都是為教師這個行業抹黑,為這個群體添上不光彩的陰霾。現在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社會對尊師重教的風氣日益濃厚,教師行業更需要自律,學生也需要自己有的判斷,你說,是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