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到了九月中旬,很多龜友已經開始未雨綢繆,提前準備烏龜冬眠的事情了;回想當初自己剛養龜的時候,從小白什麼都不懂,慢慢摸索養龜的方法,現在總算是入門了,一路走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冬眠方法的試探和折騰,整整花了三個冬天才找到最適合我用的冬眠方法。
加溫過冬的第一次冬眠。2016年9月份時,我從網上買了兩隻亞成的溫室草龜,到10月中旬只餵了一個月就不吃食了,害怕它們挺不過冬眠期,就準備加溫過冬。於是就買了金屬加熱棒和溫度計,11月初,用兩天時間把龜缸水的溫度逐步從17℃加熱到了24℃。並用塑料製作了蓋子,並留有通氣口;剩下的日子就正常餵烏龜了,一切都很正常。直到第二年的四月上旬天氣暖和了,才撤加熱;但沒過幾天兩隻烏龜就開始腐皮腐甲了,雖然積極治療,但還是有一隻龜由於腐甲穿透腹甲感染而死(主要是當時沒經驗,發現治療的晚了),這也是我到現在,唯一被養死的龜,心理非常難受,後來,除了治療感冒,再也沒碰過加溫過冬了。
放養式潛水冬眠,龜龜自己挺過了冬天。第二年冬眠,通過比較網上的多種冬眠方式,感覺淺水冬眠乾淨又簡單,就打算用這種方法,當時就把兩隻草龜(後來又買了一隻)放到一個小整理箱內,水過背蓋上蓋子,留通氣口,放到了床底下;一個星期後查看,打開蓋子發現它們比之前還興奮,一個勁亂爬。當時,認為他們可能不適應環境,就又把他們放回室內陽臺的龜缸裡了,於是它們就在龜缸裡自己度過了一個冬天,這期間他們平時白天就爬水底睡覺,偶爾會爬一爬,天氣特別好,它們還會爬到曬臺上趴一會兒,雖然活動明顯減少,但還是沒睡著,就這樣平安度過了冬天,之後檢查,發現體重也沒怎麼減少。
吸水樹脂冬眠,終於找到最適合的冬眠方式。第三年,無意中從貼吧裡發現了一種用吸水樹脂冬眠的方法,操作方便,不用補水,反響也不錯。就心動了,馬上買了吸水樹脂,放入整理箱中,倒入清水,吸水樹脂就膨脹起來了,並散發了不少熱量,最後變成稠糊狀。冷卻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把烏龜放進去,中午檢查就發現都鑽進去了,到第二年4月中旬才出眠,這次冬眠很完美。去年時,又進了兩隻母龜,一共四隻龜都是用樹脂冬眠過冬的;過年時,回老家遇上疫情,到三月份才回來,烏龜完全沒受影響,出眠後感覺烏龜還大了一點。
這就是我草龜冬眠的折騰史,雖然有過曲折,最後還是找到了適合的方法,現在想想,這種不斷折騰實驗的過程,也是養龜的一種樂趣;另一點感悟是,感覺各種冬眠方式各有利弊,沒有哪一種是最好的,大家可選擇一種家裡能接受,烏龜也適應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冬眠方式。最後,祝各位龜友的龜都能平安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