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體內特別易受到藥物毒性影響的器官之一。
近日,廣東佛山一名1歲多的幼童,因誤吞了半瓶降壓藥,導致急性腎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鄧明紅教授負責這名幼童搶救,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她咬碎了大量的藥物到胃裡,會很快起效,進入血液裡馬上引起中毒。孩子馬上出現休克狀態。」
據了解,小孩到達順德婦幼保健院後,醫生馬上給她洗胃,在胃裡發現大量白色藥物碎片。遺憾的是時間過去太久,藥物已經被吸收了,所以醫生也無力回天。
鄧明紅教授說:「我們及時使用了一些解毒藥和搶救措施,但是還沒能挽救小孩的生命。」
「後來我們問家長,原來奶奶帶小孩。老人家因為高血壓,兜裡有一瓶降壓藥。小朋友誤以為是食物就吃了,奶奶發現的時候大半瓶藥都沒了。」
鄧明紅教授介紹,降壓藥對於成人來說,吃一片基本可以有效控制血壓,吃兩片就可以導致成人低血壓,小朋友就算吃很小劑量都會產生毒副作用。
大量的降壓藥發揮藥效後,會導致血壓下降,出現休克。長時間的休克會導致缺氧、缺血,最終導致心跳停止。其中,大劑量和未能及時就診是患兒不治身亡的主要原因。
儘管該患兒誤食大劑量降壓藥是個別現象,但事實上,服用常用的診斷或治療藥物導致的急性腎損傷,臨床並不少見。
這6種用藥情況,都會導致腎損害!
腎臟在物質排洩、體液控制、電解質平衡及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等方面均起著重要作用,但也是體內特別易受到藥物毒性影響的器官之一。由於使用診斷或治療性藥物而出現的腎臟損害稱為藥源性腎損害。常見的藥源性腎損害按臨床表現主要分為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間質性腎炎、慢性間質性腎炎、結晶性腎病以及血尿等。
1.多種抗感染藥(如氨基糖苷類藥、利福平、頭孢菌素、多粘菌素、兩性黴素B、萬古黴素等)及化療藥物(如順鉑等)均可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繼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2.多種中藥(如關木通、烏頭等)過量或不適當應用也可能導致嚴重的腎小管損傷或急性腎小管壞死。
3.利福平、磺胺類、呋塞米、頭孢噻吩、青黴素通過過敏機制可致急性間質性腎炎。患者及時停藥並給予糖皮質激素或透析等治療措施,腎功能一般可恢復。
4.慢性間質性腎炎最常見的誘發藥物為非甾體抗炎藥,如非那西丁、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安替比林、保泰松、吲哚美辛等。其病理特點為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廣泛腎乳頭壞死,腎間質有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及腎小管萎縮。
5.有些藥物由於不溶於尿液而產生結晶,並沉澱於腎臟,特別是遠端腎小管,最終阻塞尿道並導致腎間質的損害。近年來研究結果發現,頭孢曲松與含鈣製劑同時使用可形成不溶性沉澱,沉積在腎臟即可導致典型的結晶性腎病。
6.近5年來,通過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確定可引起藥源性腎損害的藥物聯用包括唑來膦酸、阿利吉倫、鈣離子拮抗劑與克拉黴素聯用、萬古黴素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聯用。
此外,除了藥物外,其他容易導致急性腎損傷的物質包括汞、鉛等重金屬;魚膽、豬膽等動物膽囊;小龍蝦,蛇毒、蜂毒、蠍子毒等某些毒素。
治療急性腎損害,注意這5點!
1.首先要停用可疑的藥物,避免損傷繼續發生;
2.對少尿、無尿者嚴格控制入量,避免水腫加重;
3.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以減輕炎症壞死,促進腎小管的修復;
4.非甾體類消炎藥的腎損害機制是藥物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導致腎組織缺血,因此,使用前列腺素製劑前列地爾等也有治療作用;
5.因血液透析可能加重腎缺血,所以要嚴格掌握血透指徵。
參考資料:
[1]任玉芳,馬玉斌,閆偉偉等.藥源性急性腎衰竭22例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8,11(11):976-977.DOI:10.3969/j.issn.1007-9572.2008.11.022.
[2]李佳,程晟,沈素等.藥源性腎損害的臨床新視點[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3):431-432.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3.056.
[3]喹諾酮類藥物致急性腎衰竭160例分析[J]. 文明姬. 中國衛生產業. 2013(10)
[4]血液淨化治療蜂毒中毒致急性腎衰竭32例分析[J]. 何小平. 重慶醫學. 2011(08)
[5]阿昔洛韋靜滴致急性腎衰竭20例分析[J]. 楊思芸,李勝前,曾友志,李林.藥物流行病學雜誌. 2009(06)
[6]利福平所致急性腎衰竭4例臨床分析[J]. 聶紅霞,唐文霞,鄭功泉.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誌. 2002(03)
[7]https://mp.weixin.qq.com/s/FJQS7S75oKs6avOf4Lbd_Q
本文首發: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不悔
責任編輯:風禾 卡帶
【來源:醫學界風溼免疫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