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上課,學生都會把一把尺子放在講桌上。它就是我們心中的魔力棒。
初一的時候,我學過作家魏巍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師》,裡面有一個情節:每當學生犯錯,蔡老師都會用一根細長的棍子,輕輕的敲在學生的頭上,而學生都會狡黠的一笑。這段描述變成溫馨的畫面,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裡。
於是,當了老師的我,每接觸到新生的第一節課,都會拿出一把尺子。隆重地向學生介紹:他是魔力棒,有了它,你們的單詞、句子、課文背的會更快。此後 沒有完成學習任務或者做了錯事的孩子,會乖乖的伸出小手,我會把棍子高高的舉起輕輕的拍下,挨了棍子的孩子或是害羞或是疼都紅了臉,只是他們的書背得更快了,也很少出錯。學生們不好的習慣,慢慢改掉了;成績不知不覺提高了,偶有學生挨打時,我竟然能看到輕鬆釋然的笑臉。
對這瓶魔力棒,我的原則是:生氣的時候我是絕不會碰它的,只有心中充滿了愛,我才會拿起它。而且因人因事,輕重緩急,學生都會心服口服。有一段時間,突發奇想甚至號召學生給魔力棒寫個廣告語。『』魔力魔力,神奇無比」「自從遇上了魔力棒,瞌睡不來,馬虎不在,唉!成績也提高了"……而我最喜歡的一條是:不到長城非好漢,不挨一棍真遺憾。
魔力棒並非真有魔力,那只不過是加入了濃濃的愛心與希望的懲戒而已,它的魔力我賦予,並且我希望在它的指點下,我的學生們能夠真的被變成金子變成寶石,在未來的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