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練習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廣播、電視在內容方面體現的風格特點是()
A. 鮮明性和多樣性
B. 複雜性和尖銳性
C. 鮮明性和尖銳性
D. 單一性和鮮明性
答案:C
2. 電視攝像採訪與其他媒體採訪都要遵循新聞採訪的一般規律,但它作為一種獨特的採訪方式特別要求()
A. 採訪主體必須親臨現場
B. 採訪主體要獲取必要的素材
C. 同期採訪不能中途停機
D. 採訪主體要敏銳捕捉精彩畫面
答案:A
3. 現場直播消息同現場消息的區別主要在於它()
A. 非有現場音響不可
B. 音響未經剪裁
C. 與新聞事件同步播出
D. 全部運用現場解說
答案:C
4. 運用錄音採訪方式的目的在於()
A. 保存音響素材
B. 採集效果音響
C. 製作錄音報導
D. 記錄談話內容
答案:C
5. 把剛剛問世的廣播稱為「不要紙張,『沒有距離』的報紙」的是()
A. 列寧
B. 哈定
C. 馬克思
D. 馬可尼
答案:A
6. 廣播消息與其他媒介消息的區別,主要在於它()
A. 力求短小精悍
B. 擁有時效優勢
C. 運用聲音符號
D. 特別重視音響
答案:C
7. 作為電視新聞的主要形式,圖像新聞是指()
A. 一切含有圖像的新聞
B. 圖像佔主導地位的新聞
C. 與廣播消息相對的新聞
D. 以音像傳播信息的新聞
答案:D
8. 廣播新聞專稿,從概念關係講,它是廣播專稿的()
A. 對應概念
B. 下位概念
C. 並列概念
D. 上位概念
答案:B
9. 廣播新聞專稿同消息一樣要求具備新聞諸要素,但更注重()
A. 何時、何地
B. 何人、何故
C. 何事、如何
D. 何故、如何
答案:D
10. 有些環境音響如汽車喇叭聲、小溪流水聲等大同小異,因此採錄這些音響特別需要()
A. 巧妙組合,創意外效果
B. 堅持採錄真實性
C. 善於模擬,力求逼真
D. 注意利用音響資料
答案:B
11. 把攝像機固定在運動物體上,隨物體運動進行拍攝的鏡頭是()
A. 推鏡頭
B. 移鏡頭
C. 拉鏡頭
D. 跟鏡頭
答案:B
12. 作為新聞體裁,新聞評論有兩個基本特徵()
A. 新聞性和政論性
B. 政論性和廣播性
C. 教科性和新聞性
D. 廣播性和新聞性
答案:A
13. 中國在亞洲首次採用超短波調頻立體聲廣播的電臺是()
A. 中國廣播公司
B. 正聲廣播公司
C. 澳門廣播電臺
D. 香港電臺
答案:D
14. 現場直播新聞與其他圖像新聞的最大區別在於()
A. 現場直播新聞的採錄、製作幾乎與接收同步
B. 在現場上直播新聞,採錄、製作有所準備
C. 現場直播新聞的播出時效性強
D. 現場直播新聞的現場感強
答案:A
15. 作為一類廣播新聞報導形式的總稱,廣播新聞專稿的對應概念是()
A. 廣播通訊
B. 廣播評論
C. 廣播消息
D. 廣播專稿
答案:C
16. 採制分析性新聞專題的基本要求之一是()
A. 賦予高度思辨性
B. 體現黨的大政方針
C. 堅持用事實說話
D. 提供唯一的正確結論
答案:C
17. 中國人民廣播事業創建於()
A. 1936年
B. 1940年
C. 1945年
D. 1949年
答案:B
18. 狹義的廣播是指()
A. 聲音廣播
B. 電視廣播
C. 視頻廣播
D. 有線廣播
答案:A
19. 奠定無產階級新聞事業指導思想基礎的是()
A. 恩格斯的報刊思想
B. 馬克思的報刊活動
C. 馬克思、恩格斯的報刊思想和報刊活動
D. 毛澤東的報刊思想和活動
答案:D
20. 世界上最早開辦的新聞性雜誌節目是美國()
A. ABC的《20/20》
B. CBS的《60分鐘》
C. FOX的《街頭故事》
D. NBC的《日界線》
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 記者自己配音,應符合下列條件()
A. 內容上需要,如記者在現場出鏡或現場直播
B. 畫面上需要,以增強新聞性
C. 時間上需要,為了爭取時效
D. 後期製作需要
E. 記者對事件有深刻理解,能比播音員更好地傳達文字稿的底蘊
答案:A^C^E^
2. 錄音訪問又稱廣播專訪,包括以下因素()
A. 報刊專訪為主
B. 以人物談話為主體
C. 以錄音為表現形式
D. 以綜合報導為主
E. 選擇適當的訪問場合
答案:B^C^E^
3. 廣播新聞編輯工作在適應廣播傳播特點的過程中,形成了不同於其他媒介新聞編輯的工作
特點,這些特點就是()
A. 適應聲音傳播規律
B. 適應遠距離傳播特點
C. 適應線性傳播需要
D. 適應聽眾接收狀態
E. 適應國際傳播競爭
答案:A^C^D^
4. 電視新聞專題的界說概括了這種新聞體裁的主要內涵或基本要求,這就是()
A. 著眼於發掘重要題材
B. 題材具有故事性
C. 注重新聞性及側重點
D. 立意蘊含人文關懷
E. 注重報導深度
答案:A^C^E^
5. 使結構儘可能適應聽知習慣的方法包括()
A. 力求脈絡單純清晰、層次井然有序
B. 精心剪裁,繁簡合乎聽眾關注重點
C. 研究語言的分寸感、主體感和動態感
D. 講究音調、節奏、韻律
E. 恰當處理敘述語言與音響的關係
答案:A^B^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聲音廣播主要包括哪幾種方式?
答案:聲音廣播主要包括:無線廣播和有線廣播;調頻廣播和調幅廣播;模擬廣播和數字廣播;地面廣播和衛星廣播。這是按不同的制播方式和傳送方式劃分的。
2. 什麼叫做現場攝像採訪?
答案:現場攝像採訪是指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現場記錄拍攝新聞事件發生、發展和結局的全過程。
這是電視攝像採訪使用最多,也是最普遍的一種採訪方式.
3. 廣播通訊的二重分類標準分別涵蓋哪些具體形式?
答案:廣播通訊的二重分類標準:(1)按是否運用音響分為錄音通訊和口播通訊;(2)按內容性質分為事件通訊、人物通訊、概貌通訊和研究性通訊。後者既適用於其他媒介通訊的分類,也適用於錄音通訊和口播通訊的分類。
4. 廣播評論是什麼樣的新聞評論?
答案:作為新聞評論體裁的一個分支,廣播評論是按聲音的傳播特點或口說耳聽的要求寫作、製作和播出的新聞評論。便於說、聽,爭取琅琅上口、悅耳動聽的表現效果,既是廣播評論的長期追求目標,也是它區別於其他媒介評論的分界線。
5. 廣播、電視語言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答案:廣播、電視語言的基本要求有三點:
(1)通俗易懂。要用那些為廣大受眾所熟悉的、容易理解的詞語,不用或少用文言詞、書面語或生僻的方言和語法。
(2)具體形象。措辭上多用能讓人確切了解指代事物、有助於理解其含義的語詞,詞語的組合要繪聲繪色,以再現事物的表現力。
(3)簡潔明快。從便於聽和說的角度出發,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內容。
6. 什麼叫簡訊?
答案:簡訊又稱「簡明新聞」,多以專欄或集納的形式用於新聞節目,是新聞節目藉以擴大信息容量的消息形式。正為這樣,簡訊雖然簡短,其著眼點仍在於提供有效信息,必須保證主體事實具體、完整,而不能因簡短而肢解主體事實,更不能用空話代替事實。
7. 什麼叫口播新聞?
答案:口播新聞是一種由播音員出圖像播報的電視新聞形式。主要用由文字稿轉化的聲音傳播信息,有時還配合新聞稿運用圖片、圖表、動畫和屏幕文字等表現手段,由於方便靈活,具有很強的機動性和題材適應性,迄今仍是電視迅速及時地為觀眾提供重大信息的主要報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