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妮妮
高中可以說是我們求學道路上最重要最關鍵也最難熬的三年,因為高中結束後就是高考,高中學習特別緊張,課程難度也比初中時提升不少,學習壓力隨之增加。
而無論是安慰大家還是為大家加油樹立信心,相信同學們在高中階段一定聽過高中老師說過「等你上了大學就好了」這句話。
順便有的老師還會幫大家暢想一下大學裡的「美好生活」。但是大家裡真的就輕鬆嗎?沒有任何學習壓力嗎?
答案一定不是這樣,大學裡也有大學裡的「難處」,真正到了大學以後,會發現很多事情也隨之發生改變,很多事情也不像想像中的那樣。
那麼,高中和大學到底在什麼地方有著差別呢?看完這幾張圖片後,大家自然就明白了,甚至同學們都直呼太真實了,這才是大學的樣子。
高中和大學到底有什麼不同?
(1)辛苦程度不同
為什麼同學們在高中喊苦喊累的時候,老師常說到了大學就好了這句話。其實真的是不無道理的,雖然大學也需要上課,也需要學習,但和高中的辛苦程度比起來,簡直小菜一碟。
甚至有不少同學上了大學只是為了拿到一張文憑,所以會經常抱著60分萬歲的心態學習,只要不掛科就行,這樣一來辛苦程度自然不比高中。
(2)考試範圍不同
高中和大學時的考試範圍明顯不同,高中時有明確的考試範圍,到高考時還會有考綱。
基本上高中時考試考的都是老師講過的學過的內容,很少會有超出學習範圍的題,難題也是對學過知識點的變形。
而大學考試雖然大家說考試會給考試範圍,但是最後出的題也有可能是超出考試範圍的,更多考查同學們上課的聽課情況。
(3)書桌上物品不同
這一點的區別也是最大的,高中上學時同學們還是認為要以學習為主,加上高中老師看管,同學們一心都在學習上,書桌上擺放的都是和學習有關的物品,比如各種書籍、文具用品等。
但是大學上課時書桌上更多放的是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和耳機等,像高中一樣認真學習的同學還是佔少數。
(4)課餘生活不同
高中同學們基本沒有什麼課餘時間是可以自己利用的,每天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除了在學校學習以外,周末還得上各種的補習班、輔導班,課餘生活基本也很無趣。
但是到了大學則不同,大學除了每天有正常的上課時間以外,其他時間都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同學們可以參加社團,可以和閨蜜逛街,和兄弟打遊戲……
大學不僅是讓我們學習的,更是豐富我們見識和開闊視野的,所以大學的課餘生活都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同學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機會,別虛度了光陰。
在大學裡應該怎樣有價值地度過呢?
(1)保證課堂效率
在大學裡老師不會像高中一樣經常督促大家學習,同學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應該對自己越來越負責,越來越自覺學習。
一定要保證課堂效率,畢竟大學期末考試非常重要,一旦掛科影響各種獎學金評定,甚至影響畢業和考研。
(2)提前做好未來規劃
很多同學在大學都漫無目的地學習和生活,等到畢業後對未來仍然會感覺迷茫,所以,希望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前做好未來規劃。
考慮好自己未來到底是考研還是考公務員,還是創業等,畢業後不至於浪費時間,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利於同學們未來發展。
(3)多參加校園組織的有意義的活動
如果大家想在大學多交朋友的話,那就多參加參加社團活動,這樣既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能結交到不少和自己興趣相投的朋友。
再一個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有意義的活動,比如像一些志願者活動,或者是一些比賽活動,這樣即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同時也能為以後就業找工作提高競爭力。
其實,高中和大學還是有很多差別的,除以上介紹的外,還有一節課的時間不同,高中時一節課時間仍然是45分鐘。而大學一節課時間就變成了90分鐘,中間有5分鐘休息時間。
但是無論是高中和大學有多少區別,希望同學們不變的是對學習的追求,在大學仍然要以學習為主,為畢業做好準備。
今日討論:
大家認為高中和大學還有哪些差別?你覺得這幾張圖準不準?快來一起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