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大王」利希慎:一生娶4妻生15子女,49歲在吃飯路上喪命

2020-12-20 騰訊網

在舊時代的中國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句話「上海杜月笙,香港利希慎」,很多人對於杜月笙這個本土的中國人是很熟悉的,對利希慎這個華裔人很陌生,但他能和杜月笙這種梟雄相提並論,必定是有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方。

不甘平凡,誤入歧途

蹉跎:時間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虛度年華,耽誤了自己的前程,這句話可以很明確的展示利希慎對於人生的態度,就是不想虛度自己的一生。

他的積極的態度我們需要學習,但是他做的事情我們是要引以為戒的,切不可以此為榜樣的。

利希慎1897年出生在美國夏威夷,當時的美國正是「淘金」熱度最高的時候,很多的人都放棄國內的生活,去美國夢想著一夜暴富。

利希慎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也許就是當時的社會過於「拜金」思想,才導致了利希慎的不擇手段掙錢。

在利希慎17歲返回香港以後,就讀於香港皇仁學院,利希慎在校期間表現優異,被校方領導看重,就留校任教了,後來還擔任了翻譯等職務。這樣的工作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是非常令人羨慕的職業。

然而利希慎認為這樣的工作雖然穩定,但是太過按部就班,掙錢速度太慢,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幾年後,利希慎離職了,和自己的朋友組建了「裕興公司」,準備做鴉片交易,要知道當時在中國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都吸食鴉片。

更加可怕的是,當時的慈禧為了利益,讓農民放棄種植農作物,鼓勵農民種植鴉片,可見鴉片在當時的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市場需求之大。

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鴉片交易是政府允許的,甚至還可以頒發許可證,在利希慎和朋友的努力下,「裕興公司」拿到了鴉片經營許可證。

從利希慎畢業後可以留學任教,我們可以知道利希慎是非常有才智的。利希慎的表現證明了我們的推測,利希慎利用當時的市場很快的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利家在香港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勢力。

成就商業帝國

鴉片利潤讓利希慎嘗到了甜頭,所以就想進一步擴大經營,利希慎靠自己的才能壟斷了全香港的鴉片,成為了香港地區臭名遠揚的「鴉片大王」。

利希慎在這個時候,香港的民眾是用這樣的幾句話來描述利希慎的:「利己害人,欺貧重富,神憎鬼厭,街知巷聞」,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了前三句的第一個字就是利希慎名字的粵語諧音。香港人民對於利希慎的憎恨可見一斑。

正在利希慎如日中天的時候,危機發生了,香港政府逐漸取締了正常售賣鴉片的權利。這個時候利希慎梟雄本質一展無遺,利希慎果斷轉戰澳門,繼續自己的鴉片交易。

利希慎自己也是非常清楚的,鴉片雖然是一本萬利,但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自己的家族想要強大的話,是必須另闢門路的。

他看中了房地產,金融,貿易這幾條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不得不佩服利希慎的眼光,這幾個產業就是現在社會也是利潤非常高的產業。

雖然說鴉片利潤難以持久,但是鴉片的利潤讓利希慎難以割捨,於是在1923年的時候,利希慎花費了380萬買下了銅鑼灣的土地,準備擴大鴉片的經營。

「無心插柳柳成蔭」,估計利希慎也沒有想到,這片土地沒有成為他的種植鴉片的基地,反而成以後的利家的商業帝國。

要知道現在的銅鑼灣可以說是寸土寸金,金融,娛樂等行業在利家的經營下可以說是風生水起,利家依靠這片土地,開創了一個強大的利家帝國。

樹大招風,難得善終

樹大招風,高處不勝寒這兩句話用來描寫利希慎的結局可以說是很貼切的,隨著利潤的不斷提升,自然有人眼紅利希慎獲得的利益。

更可怕的是利希慎團隊的內部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個時候的利希慎實際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巨大的利潤擾亂了利家的內部集團。「視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這兩句警示恆言,明顯不適用當時的社會,對於當時的利家的團隊也同樣是不適用的,當時的公司經理廖金碧就是第一個站出來要分裂利家的人。

在利希慎不知情的情況下,廖金碧自己去註冊了一個公司,決心要和利希慎搶奪生意,後來這件事情可能是被利希慎察覺了,廖金碧也就不隱藏自己的目的,直接在公開的場合表示自己要和利希慎爭奪生意,聲稱澳洲鴉片專員已經同意了。

利希慎的反應是非常的迅速的,他通過自己在美國的人脈,聯繫了葡萄牙政府,指控了澳洲鴉片專員勾結廖金碧,成功的制約了廖金碧,最後利希慎獲得了勝利。

也就是這場勝利成為了利希慎命運的真正轉折點。登高易摔,這句話終是在利希慎的身上應驗了。

在1928年的時候,利希慎在去裕記會所吃飯的路上,在走到中環九如坊至威靈頓街之間時候,不知道從哪個地方突然冒出了一個殺手,利希慎連中三槍,一代梟雄,當場死亡,當時利希慎是49歲。

「鴉片大王」被當街槍殺,在當時的香港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利家懸賞重金,警察全力偵查,最後還是沒有任何的結果,事後很多人都是分析這是利益的糾紛導致,很可能是廖金碧或者其它的仇人買兇殺人。

利家的傳奇當然沒有結束,利希慎一生娶4妻生15子女,在他死後,利家沒有和賭王何鴻燊家族一樣四分五裂。

相反的,在利希慎的兒子接手利家宣布:「利家推退出澳門,不會再踏足澳門」後,整個家族的共同努力,成功的度過風險期,成為了影響力巨大的商業帝國。

利希慎一生不可說不輝煌,但是最終的結局是被人暗殺,不得善終,杜月笙作為一代商業大亨,晚年連買機票的錢都沒有,這些活生生的事實都在表達的就是:「善惡到頭終有報」。

文/

相關焦點

  • 家族傳奇 | 利希慎家族富過四代的選擇
    利希慎(1884年-1928年4月30日)。利希慎繼承父業,販售鴉片,牟得暴利,再投資房地產,是港澳的「公煙(鴉片)大王」。雖說當年販賣鴉片是合法,畢竟是損人利己的偏門生意,當時有一首順口溜在香港廣為流傳:「利己害人,欺貧重富,神憎鬼厭,街知巷聞。」首三句的開頭三字,就是利希慎的廣東話諧音。
  • 他終日沉迷鴉片無大志,卻連娶兩位千金小姐,生下一女家喻戶曉
    一句古老的中國諺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就是說,從一個人的童年,大概可以看出他一生是怎樣的,但可以輕易猜測的,就不叫人生了,比如晚清世家公子張志沂,作為李鴻章的外孫,他從小受過嚴格的教育,受過母親的規勸,從不與其他紈絝子弟同流合汙,任誰都看不出他是個斯文儒雅的翩翩公子,可誰知他後來因沉迷鴉片而墮落,這是怎麼回事?張志沂,河北豐潤人,生於1896年,父親為清末重臣張佩綸,母親為李鴻章愛女李菊藕。
  • 深扒賭王4妻17子女的恩怨 似宮鬥大戲秒殺羋月甄嬛
    2016年1月13日訊,深扒賭王4妻17子女的恩怨!自古以來,男人們都豔羨帝王后宮三千,環肥燕瘦,爭妍鬥麗,然而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後宮,有後宮,就有爭鬥。而賭王何鴻燊絕對是個例子,他一生風光有錢有勢,跟他的女人無數,而且都是很漂亮。性生活堪比皇帝般性福啊。
  • 49歲男子娶19歲嬌妻,21年內連生15個孩子,家裡成旅遊景點
    隨著社會思想的變化,現在很多夫妻更注重的是"少生優育"。但在廣西有這樣一個家庭,丈夫和妻子的年齡相差了30歲,丈夫在49歲時娶了19歲的嬌妻。而更引人關注的夫妻倆在21年內連生了3男12女共15個孩子。1995年生下了大女兒,在2016年生下了最小的孩子。
  • 19歲少女嫁給49歲男子,26年連生15胎,小兒子出生時男子已71歲
    比如忘年之戀,在世俗眼中老夫少妻就是以利益為前提的感情,但不可置否的是,有些忘年之戀是彼此真心相愛的。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19歲少女因為愛情嫁給廣西49歲老漢,在婚後的26年裡竟連生15胎,在老漢的小兒子出世時他已是71歲高齡。
  • 2020年了,為什麼賭王還能娶4個老婆?
    何鴻燊一生迎娶4位太太,孕育17名子女,其中為賭王生下五個後代的二太太藍瓊纓,嫁給賭王時才14歲。這種供養婚外情人,生育非婚生子女的情況,可稱為事實上的「一夫多妻制」。所謂「家中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賭王何鴻燊,除了擁有合法的一妻一妾外,就還娶了兩位無法律關係的姨太太。
  • 在一夫一妻制的安哥拉,這個人娶了49個媳婦,生了281個孩子
    這名逝者名叫Francisco Sabalo,他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大老爹,說起來難以置信,在他的73年的人生中,一共娶了49個妻子,生了281個孩子,最小的孩子在他去世時只有四歲。在他的葬禮上,幾百號人抱頭痛哭,場面十分壯觀。
  • 19歲女孩嫁給廣西49歲男子,26年連生15胎,小兒子出生時他已71歲
    她是19歲的少女陸紅蘭,他是49歲的廣西老漢梁二,有著30歲年齡差的兩人,卻萌生出真正的愛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段老夫少妻的感情故事還要從他們當時打工開始說起。 一、真心相待,萌發愛情 如今的世界,人們常常感慨真情不在,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總是缺乏真心相對。
  • 德國美女給吳佩孚寫情書:我愛你,一生無子吳佩孚回信:老妻尚在
    《時代》周刊面上的吳佩孚吳佩孚為了求得一個孩子,打破了自己不納妾的誓言,娶了兩妻兩妾。第一任妻子王氏,是他15歲時母親為他娶的,結婚三年後就病逝了,沒有留下子嗣。吳佩孚31歲官拜中尉時,母親為他相中了李家屯首富李少堂的侄女。結婚三天後,吳佩孚就返回了軍隊。
  • 張大千:一妻三妾2個情人2個知己50歲娶女兒同學,大師也「渣男」
    02一妻三妾,從包辦婚姻到自由戀愛出家三個月就被二哥押回老家的張大千,已經21歲,早已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齡。所以,一回家,張大千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大家閨秀的曾正蓉,這算是父母包辦的婚姻,這也是張大千第一位正式的夫人。可惜,曾正蓉過門後兩年都沒有生出一兒半女。很快,張大千在23歲時又迎娶了年僅15歲的川妹子黃凝素。
  • 他15歲撿破爛,30歲成千萬富翁,娶3妻生6子,貪心不足,被判19年
    」,一個人只要肯努力,改變命運不是不可能,北京「破爛王」喬保峰,15歲開始撿破爛,30歲成為千萬富翁,終於改變命運,然而,發跡後的他,卻無法保持本心,娶3個妻子,生6個子女,最終,因為自己的貪慾,被判19年。
  • 明朝朱佑樘的傳奇人生,一生只娶一妻,無妃無嬪更無後宮
    明朝朱佑樘的傳奇人生,一生只娶一妻,無妃無嬪更無後宮。現在各個平臺上充斥著這樣一句流行語:「有些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所治癒,有些人的下半生卻在治癒童年。」這樣一句流行語的傳播,也讓我們看到了童年,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是多麼的至關重要。
  • 她是盛宣懷的八女兒,丈夫異常花心,最後傷心過度吞食鴉片身亡
    他一生一共生育了16個子女,其中有些孩子在很早的時候就夭折了。在盛宣懷的這些子女中,盛愛頤是他這些子女中,最為出名的,外界的人都稱她為「盛七小姐」。盛愛頤手底下還有一個妹妹盛方頤,這對姐妹的婚姻,至今看來都異常心酸。盛愛頤苦苦等待宋子文多年,直到32歲才嫁給了母親莊夫人的內侄莊鑄九。她的妹妹盛方頤的婚姻,更是一種悲劇。
  •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俗語不但文字簡練,包羅萬象,而且朗朗上口,蘊含真理。一個家庭的幸福,往往取決於對婚姻的選擇,選對了一生的伴侶,幸福指數就會不斷攀升;而選錯了一生的另一半,婚後的生活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如何選擇人生伴侶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這裡,有一句關於如何選擇妻子的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請繼續往下看。
  • 羋月傳:威後是為大王正妻,羋月只是媵妾女兒,為啥還一直針對她
    羋月傳:威後是為大王正妻,羋月只是媵妾女兒,為啥還一直針對她要說起威後,真是精於算計的一個人,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楚國,都作為楚威王的正妻,威後也算得上是一國之母,但令人奇怪的是,作為一個正室,大王的正妻,為什麼威後一直跟羋月過不去呢
  • 香港第一名媛利孝和夫人94歲生日大宅擺壽宴,三代同堂幸福溫馨
    而利希慎家族在香港赫赫有名,直到今天都依然為很多人所熟知,因為在香港有很多以利希慎命名的物業,特別是在銅鑼灣一代,最知名的利希慎廣場,利舞臺廣場、禮頓中心等等都是利希慎家族的產業,不誇張地說,利氏家族就是銅鑼灣的大地主,目前利氏家族在銅鑼灣有十個主要的物業。
  • 從「63歲金礦老闆娶38歲嬌妻」談「老夫少妻」常見法律問題
    從「63歲中國最大金礦老闆娶38歲嬌妻」談 「老夫少妻」常見法律問題國慶節期間朋友圈不斷有年輕的朋友感嘆腰包被掏空,因為回家過節順帶參加了不少老同學的婚禮。不同於少小夫妻和一窮二白的裸婚,再婚夫妻,尤其是「老夫少妻」,彼此都有更多的顧慮和牽絆,比如財產、子女、前配偶、家族成員、未來保障等。
  • 妻子早逝,為傳宗接代,他連娶3個小妾,為何依舊沒能生出孩子
    比如民國時期的重量級軍閥吳佩孚,就是一生無子,而他為了生兒子,更是連娶三房小妾,可惜始終未能如願。早年的吳佩孚:十五歲接受包辦婚姻,旋即喪偶離鄉吳佩孚出生於1874年,當時中國流行包辦婚姻,但凡家裡條件好點的男子,幾乎都是十幾歲便被父母安排包辦婚姻,吳佩孚也不例外。
  • 賭王何鴻燊一生4個老婆17個子女,為何98歲才有了第一個孫子?
    賭王何鴻燊,事業上創立帝國,為延續香火娶四房太太,終於98歲幸得長孫。5月20日凌晨,奚夢瑤連更兩條微博動態。稱摩羯座丈夫何猷君,「沉迷」工作中,無法自拔。自己只能貼心準備夜宵,體諒何猷君的不易。都知道,奚夢瑤「摔出個豪門」,並且在去年年底生子,自此賭王何鴻燊才有了第一個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