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友回應非必要不出校是否必要:漏過1個感染者,2周就會暴發疫情

2020-09-12 前瞻網

疫情停學停課曾讓很多學生心急,但複課之後,嚴格的校園封閉政策又成了學生抱怨的新對象。近日,關於「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出了回應。

吳尊友表示,高校學生以集體生活為主,社區防控最常見的有效手段——戴口罩,在宿舍生活中就很難完全落實。考慮到之前聚集性疫情暴發的突然性,必須從源頭上減少感染病毒的可能。

根據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模型,如果有感染者進入校園,之要大概1、2周的時間,就會造成聚集性的爆發。

相關焦點

  •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回應了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9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做客北京衛視《老師請回答》節目,回應大學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話題。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振韶,通過視頻連線參與現場討論。
  • 吳尊友回應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
    【吳尊友回應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截至目前,50餘萬大學生已回到校園,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引發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稱,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嗎?吳尊友這麼說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吳尊友表示,從1月份過來,特別是6、7月份,北京、大連、新疆發生突如其來的聚集性疫情,實際上各項防控措施都在落實,那麼「我們也不能保證它未來不再發生,只能保證發生後儘早發現,把規模控制在最小範圍。」吳尊友稱,廣大學生按照教育部門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他建議大家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政策。
  • 「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嗎?吳尊友等詳談校園防疫常態化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今天,北京教育部門邀請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等做客《老師請回答》電視節目,回應大學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話題。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等回應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那麼作為我們學生來說,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如果真的發生疫情,你要是成為學校疫情傳播鏈的源頭了,你也會感到自責,所以大家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和接受這項政策,並且能夠很好地做好宣傳。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 吳尊友等回應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近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振韶回應大學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話題。▌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
  • 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等回應
    與之同時,在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等話題也引發廣泛關注。對此,9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等通過北京衛視《老師請回答》節目作出了回答、回應。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多方最新回應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近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振韶回應大學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話題。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等回應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近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振韶回應大學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話題。▌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嗎?多方回應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9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等做客《老師請回答》電視節目,回應大學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話題。
  • 公共設施已正常運營,大學生為何還需「非必要不出校」?吳尊友回應了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吳尊友 資料圖「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非必要不出校」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問: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都已經正常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 吳尊友回應非必要不出校規定: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
    【吳尊友回應非必要不出校規定: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9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客北京衛視《老師請回答》節目,回應大學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話題。 他表示,作為學生來說,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
  • 「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嗎?多方最新回應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回顧1月份、2月份,當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武漢封城,離漢通道限制76天,武漢一千多萬人,為了全中國、全世界的疫情控制,作出了巨大的犧牲。那麼作為我們學生來說,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
  •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必要?吳尊友等回應校園防疫話題11問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都已經正常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那麼作為我們學生來說,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如果真的發生疫情,你要是成為學校疫情傳播鏈的源頭了,你也會感到自責,所以大家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和接受這項政策,並且能夠很好地做好宣傳。倡導「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是對大學生群體的一種「歧視」?
  • 北京權威回應:「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9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做客北京衛視《老師請回答》節目,回應大學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話題。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振韶,通過視頻連線參與現場討論。
  •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等回應校園疫情防控熱點話題11問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都已經正常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那麼作為我們學生來說,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如果真的發生疫情,你要是成為學校疫情傳播鏈的源頭了,你也會感到自責,所以大家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和接受這項政策,並且能夠很好地做好宣傳。 倡導「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是對大學生群體的一種「歧視」?
  •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等回應校園疫情防控熱點話題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回顧1、2月份,當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武漢封城,離漢通道限制76天,武漢一千多萬人,為了全中國、全世界的疫情控制,作出了巨大的犧牲。那麼作為我們學生來說,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如果真的發生疫情,你要是成為學校疫情傳播鏈的源頭了,你也會感到自責,所以大家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政策,能夠接受,並且能夠很好地做好宣傳。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多方最新回應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回顧1月份、2月份,當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武漢封城,離漢通道限制76天,武漢一千多萬人,為了全中國、全世界的疫情控制,作出了巨大的犧牲。那麼作為我們學生來說,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多方最新回應!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回顧1月份、2月份,當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武漢封城,離漢通道限制76天,武漢一千多萬人,為了全中國、全世界的疫情控制,作出了巨大的犧牲。那麼作為我們學生來說,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
  • 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引熱議,吳尊友等回應
    吳尊友表示,大家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政策。為何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都已經正常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吳尊友指出,如果發生疫情,在傳播鏈調查中,我們的學生涉及到傳播鏈了,學生又是校園內傳播鏈的源頭,那就會給學校帶來防控和管理上的困難,會非常麻煩。吳尊友還談到,從1月份以來,特別是6、7月份,北京、大連、新疆都發生了意料外的突如其來的聚集性疫情,這說明儘管各項防控措施都在落實,也不能保證未來不再出現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