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媽媽養出健康娃!寶寶這5個部位,不用洗得太乾淨

2020-09-15 熊貓兒科

作為一個曾經的(偽)潔癖+強迫症患者,熊貓君幾乎每天都要洗N次手,家裡更是受不了任何角落藏汙納垢。

但自從有了娃,也開始慢慢改變,學會和髒亂差和平共處(當然,也是真的懶了)。

但有一說一,要想讓娃更健康,適度的「髒」對娃是有益的。比如↓↓

鼻子:別亂摳

這個季節呀,很多小寶寶鼻子經常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不太像感冒,但聽起來又像堵住了。

這讓很多老媽子備受煎熬,幫娃挖鼻屎簡直成了好多麻麻的日常。棉籤、鑷子、甚至直接上手……想方設法掏出鼻屎的瞬間,成就感油然而生。

此時,熊貓君要來大吼一句了:快!住!手!

要知道,鼻腔受損後,細菌會更肆無忌憚侵入鼻腔,那可是會造成感染的哦。更別說如果一不小心戳到寶寶鼻腔裡嬌嫩的組織,那可是要流鼻血的!

提醒給寶寶挖鼻屎不可貪多。一般情況下,如果鼻屎沒有影響寶寶的喝奶、睡覺,媽媽們別太在意寶寶的鼻屎。即使鼻屎真的壯大到對娃吃奶睡覺產生了影響,一天也最多挖兩到三次,不!可!以!再!多!了!

耳屎:別亂掏

當媽的都有強迫症,看到寶寶有耳屎就想趕緊動手弄乾淨。

熊貓君建議,不要隨意挖!

棉籤、手指或掏耳勺等東西都不建議!

寶寶的耳道比成人要窄,也更加脆弱,硬挖可能會讓藏在深處的耳垢被堵得更深,還有可能損傷耳道和鼓膜,進而影響寶寶聽力。

▲硬挖使耳屎堵得更深

其實耳屎還是個好東西,適當的耳屎,既能阻擋灰塵細菌的入侵,又能保護耳道,預防耳病。

肚臍:可以碰但要注意方法

關於寶寶的肚臍眼護理,家長通常分兩派:

一種是潔癖黨,見不得一點點髒東西,趕緊摳摳洗洗;

另一種就是萬分小心,肚臍這麼脆弱的部位怎麼能隨便碰?

其實肚臍沒有那麼神秘,只是它的腹壁較薄,摳的太用力容易受傷感染。有髒東西了當然是可以清洗的,只是要注意方法:

小知識:表面看起來,肚臍裡面有些褶皺,仿佛一個小「洞」,「洞」後面是什麼?是彎彎繞繞的腸道,還是「空空蕩蕩」的胃或腹腔?

實際上,肚臍是一種緻密的結締組織,是臍帶殘端脫落後,在人體上留下的一個疤痕

也就說,肚臍是封閉的,它就是一個單純的「坑」!所以大家大可不用擔心露肚臍會進風、會生病,沒有的事兒。

去乳痂:別硬來很危險

許多寶寶頭上都有像頭皮屑一層「垢」,叫做乳痂。有的乳痂是厚厚的、油油的、比較黃或棕色,有的是鱗片狀或碎殼渣樣。

但和又癢又難受的溼疹不同,乳痂一般出現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裡出現,到 6 - 12 月就會自行消失乾淨,沒有任何不適,幾乎不影響寶寶的生活的。

所以,家長不要幫娃強行去乳痂,熊貓君就親耳聽聞有家長忍不住用梳子給寶寶刮乳痂,最後導致頭皮破損感染髮炎(想想就痛……)

私處:別亂洗

男寶寶和女寶寶的私處護理方式是不一樣的哦。

小貼士:「寶寶大小陰唇粘在一起了,需要做手術嗎?」

3 個月到 6 歲的女童中,至少有 12%存在陰唇粘連的現象。大多數陰唇粘連的現象,會在寶寶 6~18 個月時消失,雖然少數可能到六、七歲還沒分開,但基本上到青春期前後,也會自然分開。

如果寶寶大小陰唇粘連卻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情況的話,不用管它。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只有當寶寶感到不舒服出現症狀,又或頻繁出現泌尿系感染,才需要分離陰唇

說完女寶寶,我們來說男寶寶的私處護理。

有人說,男寶寶可以隨便衝衝?當然不!可!以!

最後的最後,熊貓君就想告訴大家:「淡定」點!再看見寶寶這些「髒髒的」的情況,一定要 HOLD 住了。

還是忍不住伸出了手咋辦?朝著我來!點讚轉發吧!

相關焦點

  • 寶寶這3個部位用藥,「用錯」比「不用」危害還要大
    當媽前我們是平平無奇的小仙女,當媽後我們搖身一變,晉升成國家一級「屎尿屁」研究員。……有一說一,對這仨部位越大條的媽媽,越能養出健康娃。但是,如果寶寶的「眼屎/耳屎/鼻屎」到了「一定要滴眼藥水/耳液/洗鼻」的程度,媽媽們還是要掌握正確方法。
  • 孩子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得太乾淨!媽媽請牢記
    愛講衛生的孩子,身體都不會太差。不少疾病,都是通過細菌和病毒來傳播的,養成好的衛生習慣,能讓寶寶少生病。但是,養個孩子,真的不是越乾淨就越好,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了,反而不利於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特別是過分清潔寶寶的某些身體部位,有時還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01給寶寶清理鼻子?
  • 闢謠:寶寶越乾淨越健康?醫生:這5處地方不要洗得太乾淨
    髒著養更健康呀,洗那麼乾淨幹嘛……如果是這5處地方,那就讓媽媽失望了,小南會站隊「豬一樣的隊友」的爸爸,因為確實不用洗得太乾淨(算他們歪打正著)。媽媽們別不服氣,看完就知道啦。囟門——如果說新生兒是嫩豆腐一塊,嫩到有的爸爸甚至都不太敢抱,囟門就是嫩豆腐中的VIP,更要小心翼翼去呵護。囟門就是新生兒頭上2個柔軟的區域,分為前囟和後囟。為啥會有這玩意兒?這是未成熟的顱骨為繼續生長預留的空間呢。
  • 身體越乾淨越好?寶寶的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要洗太乾淨!
    一般情況下寶寶都是很不喜歡洗澡的,但又不可能不洗,因為寶寶不洗澡的話,身上就會滋生很多細菌。於是很多寶媽們每次給寶寶洗澡時都十分認真,直到把寶寶身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搓洗得一乾二淨才肯罷休。可是你知道嗎?寶寶身上的有些部位,洗得太乾淨反而對寶寶不好。有時候適度的「髒」,反而有益於寶寶的身體健康。
  • 男寶寶這4個部位很脆弱,再髒也不能隨意洗,媽媽別太勤快
    但是有些時候並不是越乾淨越好,洗太乾淨反而會生病,家有男寶寶的媽媽們要注意了,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再髒也別隨意洗,情願懶一點也別傻傻害了娃。1. 肚臍很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看到寶寶肚臍裡一層髒髒的灰,就犯了強迫症想要把灰摳下來。
  • 寶寶這四個部位,再髒也不要隨便洗,有時候媽媽懶一點孩子更健康
    現在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太多了,所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許多,現在的孩子更是幸福,不光從小吃好的,穿好的,大多數媽媽們更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在育兒上,都了解的很多。不過有些媽媽在衛生問題上,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她們總覺得,寶寶接觸的東西和生活環境,應該越乾淨越好,所以整天都在清潔、消毒、整理,恨不得家裡一塵不染,寶寶才能更安全更健康。可是,有時候媽媽懶一點,寶寶才能好一點,這幾個部位,再髒也不要給寶寶洗。1.肚臍有的媽媽,在為寶寶洗澡的時候,看到肚臍髒髒的,就想為寶寶清除乾淨。
  • 清理的太乾淨反而傷了寶寶,這四個部位清理要注意!
    愛乾淨的孩子,一般都是很少生病的。很多疾病,都是通過細菌和病毒來傳播的,養成好的衛生習慣,能讓寶寶少生病。但是,養個孩子,真的不是越乾淨就越好,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了,反而不利於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特別是過分清潔寶寶的某些身體部位,有時還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1、給寶寶清理鼻子?小心弄傷鼻黏膜好看的孩子,都必須有一張乾淨的小臉。
  • 給馬桶洗個澡!不用手,一泡一衝就乾淨,自動鍍上「保護膜」
    誰願意將手伸進馬桶去刷洗汙垢呢?一直埋頭苦刷太累就不說了,刷完馬桶後馬桶刷洗也洗不乾淨,還滴嗒蹚水,太噁心了...但馬桶又不能不刷,不少數據顯示,因為與馬桶直接接觸而產生身體不適的大有人在。現在終於能夠解放雙手,讓馬桶自己「洗」自己啦!這就是自由的感覺嗎?!
  • 寶寶這4個地方不能太乾淨,頻繁清潔會害了娃
    原創 丁香媽媽 丁香媽媽很多媽媽對孩子身體的乾淨程度,有著近乎於「潔癖」的追求,總擔心一些看上去髒髒的物質會傷害到娃。但其實適度的「髒」反而能保護孩子的身體。比如說寶寶身上的這四個部位,它們看起來髒髒的,可如果過度清潔,反倒會損壞寶寶健康。鼻屎噁心還有礙呼吸 ?亂挖有百害無一利!
  • 常見的給寶寶洗澡5大惡習,這幾個地方不用洗得太乾淨
    常見的給寶寶洗澡5大惡習,這幾個地方不用洗得太乾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注意!常見的給寶寶洗澡5大惡習,這幾個地方不用洗得太乾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
    執筆:小夢定稿:筱沐「都說寶寶髒這養比乾淨養更健康」這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說法,不過值得說的是現在這種說法的確也是得到認證的這大概就是老一輩說的孩子要髒著養,不要過於矯情和潔癖。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
  • 寶寶這四個地方不能洗太乾淨,「髒「一點更健康
    掏耳時如果掌握不好「尺度」,還會傷到耳膜,想想我們自己給自己挖耳朵時都會不小心弄疼耳膜,何況是給寶寶掏耳朵呢。 囟門一些有強迫症的媽媽,發現2個月大的寶寶頭上有黃色汙垢,而且很難清洗,就會忍不住用力搓洗,結果導致寶寶腦部感染。
  • 孩子太乾淨更容易得白血病?怪不得德國娃都泥裡打滾
    太乾淨是病,得治?!寶媽們可以對比一下,這幾種「強迫症」你有沒有:1孩子全身每個部位都要乾淨自從變成老媽子,即使再邋遢的女人,帶起娃來瞬間變身「處女座」:看到寶寶身上的「屎」多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雙手了
  • 寶寶身體的這些部位越髒越健康,媽媽「懶」一些寶寶會少受罪
    文|秘籍君寶寶剛出生時真的很醜,可是寶寶都有神奇的魔力,一天一個樣,簡直就像變魔術,可是如果美美的寶寶滷門上有黃黃的東西,你還會覺得寶寶美嗎,可愛嗎,是不是有種想要幫寶寶清洗乾淨的衝動了?可是你知道嗎,寶寶身體的有些部位越髒寶寶越健康,如果你太勤快,給寶寶洗的太勤,寶寶很有可能要受罪了。一、肚臍寶寶的臍帶還沒有長好脫落的時候,看著非常髒,而且也非常醜,有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手癢了,非要給寶寶清洗乾淨,可是誰知道導致寶寶肚臍發炎化膿了,寶寶哭個不停。
  • 嬰兒的這4個部位,千萬不要洗得太乾淨!操作不當易損傷
    導讀:嬰兒的這4個部位,千萬不要洗得太乾淨!操作不當易損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嬰兒的這4個部位,千萬不要洗得太乾淨!操作不當易損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身上這些部位不能太乾淨,否則會傷了娃
    不得不說,寶寶白白嫩嫩的,確實很招人喜愛,但有些地方太乾淨了真不行!對待寶寶,我們還是要堅持科學育兒噠!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寶寶的哪些部門不能太乾淨吧。這「乳伽」屬於嬰兒脂溢性皮炎,一般出現嬰兒皮脂腺分泌旺盛、油脂產生較多的部位。例如: 腦袋、眉毛、耳朵後面、 腋窩或其他皮膚皺褶等部位。很多媽媽看著這東西髒髒的,總是想要給寶寶摳掉。但我告訴你,真的不能摳!一般乳伽是不疼不癢,等到孩子三個月左右,就會慢慢褪去了。
  • 給娃洗澡要看「時機」,這 5 種情況最好不要給寶寶洗
    寶寶都很喜歡水,一進入洗澡盆/洗澡桶,就玩的不亦樂乎,恨不得一個小時都不出來。洗澡的好處就不用說家長們肯定都知道,但給娃洗澡也是要「看時機」的,今天丁香媽媽請到了兒科醫生王秋華,來說說哪些時候是真的不適合給寶寶洗澡。
  • 給剛出生的娃洗澡,這三個地方洗得太乾淨,對寶寶身體是一種傷害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夏天的時候,孩子會經常的出汗,媽媽們就會增加給娃洗澡的次數,有的媽媽平時給孩子洗澡洗的面面俱到,任何部位都不放過,但是卻不知道孩子身上有很多地方是不能洗的那麼乾淨的,洗的太乾淨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 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然而到了寶寶落地那一刻,媽媽們震驚了,這個髒了吧唧的小嬰兒一定不可能是我家的,直到隨著時間寶寶慢慢長開,媽媽們終於認清現實,寶寶原來比大人還容易髒:無時無刻不在往嘴裡塞東西,隨時可能大小便,遇見什麼都要上嘴咬上幾口。於是有潔癖的媽媽一刻不能忍,恨不能天天給寶寶做全身淨化處理,可是不是所有部位都乾淨才好,比如,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 為人父母以後,真是「洗」事不斷啊
    洗身子,身上有一堆的胎脂,要衝乾淨,還不能洗的太頻繁,得拿捏分寸。洗屁股,這個沒完沒了的,你知道一個小月齡寶寶每天要排便幾次嗎?可能8天一次,也可能一天10次,而且毫!無!規!律!可能一個小時,拉了一大泡。可能半個鐘頭,就崩個屁,崩一點點。能拖嗎?不能,拖了就是紅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