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曾經的(偽)潔癖+強迫症患者,熊貓君幾乎每天都要洗N次手,家裡更是受不了任何角落藏汙納垢。
但自從有了娃,也開始慢慢改變,學會和髒亂差和平共處(當然,也是真的懶了)。
但有一說一,要想讓娃更健康,適度的「髒」對娃是有益的。比如↓↓
這個季節呀,很多小寶寶鼻子經常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不太像感冒,但聽起來又像堵住了。
這讓很多老媽子備受煎熬,幫娃挖鼻屎簡直成了好多麻麻的日常。棉籤、鑷子、甚至直接上手……想方設法掏出鼻屎的瞬間,成就感油然而生。
此時,熊貓君要來大吼一句了:快!住!手!
要知道,鼻腔受損後,細菌會更肆無忌憚侵入鼻腔,那可是會造成感染的哦。更別說如果一不小心戳到寶寶鼻腔裡嬌嫩的組織,那可是要流鼻血的!
提醒:給寶寶挖鼻屎不可貪多。一般情況下,如果鼻屎沒有影響寶寶的喝奶、睡覺,媽媽們別太在意寶寶的鼻屎。即使鼻屎真的壯大到對娃吃奶睡覺產生了影響,一天也最多挖兩到三次,不!可!以!再!多!了!
當媽的都有強迫症,看到寶寶有耳屎就想趕緊動手弄乾淨。
熊貓君建議,不要隨意挖!
棉籤、手指或掏耳勺等東西都不建議!
寶寶的耳道比成人要窄,也更加脆弱,硬挖可能會讓藏在深處的耳垢被堵得更深,還有可能損傷耳道和鼓膜,進而影響寶寶聽力。
▲硬挖使耳屎堵得更深
其實耳屎還是個好東西,適當的耳屎,既能阻擋灰塵、細菌的入侵,又能保護耳道,預防耳病。
關於寶寶的肚臍眼護理,家長通常分兩派:
一種是潔癖黨,見不得一點點髒東西,趕緊摳摳洗洗;
另一種就是萬分小心,肚臍這麼脆弱的部位怎麼能隨便碰?
其實肚臍沒有那麼神秘,只是它的腹壁較薄,摳的太用力容易受傷感染。有髒東西了當然是可以清洗的,只是要注意方法:
小知識:表面看起來,肚臍裡面有些褶皺,仿佛一個小「洞」,「洞」後面是什麼?是彎彎繞繞的腸道,還是「空空蕩蕩」的胃或腹腔?
實際上,肚臍是一種緻密的結締組織,是臍帶殘端脫落後,在人體上留下的一個疤痕。
也就說,肚臍是封閉的,它就是一個單純的「坑」!所以大家大可不用擔心露肚臍會進風、會生病,沒有的事兒。
許多寶寶頭上都有像頭皮屑一層「垢」,叫做乳痂。有的乳痂是厚厚的、油油的、比較黃或棕色,有的是鱗片狀或碎殼渣樣。
但和又癢又難受的溼疹不同,乳痂一般出現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裡出現,到 6 - 12 月就會自行消失乾淨,沒有任何不適,幾乎不影響寶寶的生活的。
所以,家長不要幫娃強行去乳痂,熊貓君就親耳聽聞有家長忍不住用梳子給寶寶刮乳痂,最後導致頭皮破損感染髮炎(想想就痛……)
男寶寶和女寶寶的私處護理方式是不一樣的哦。
小貼士:「寶寶大小陰唇粘在一起了,需要做手術嗎?」
在 3 個月到 6 歲的女童中,至少有 12%存在陰唇粘連的現象。大多數陰唇粘連的現象,會在寶寶 6~18 個月時消失,雖然少數可能到六、七歲還沒分開,但基本上到青春期前後,也會自然分開。
如果寶寶大小陰唇粘連卻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情況的話,不用管它。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只有當寶寶感到不舒服或出現症狀,又或頻繁出現泌尿系感染,才需要分離陰唇。
說完女寶寶,我們來說男寶寶的私處護理。
有人說,男寶寶可以隨便衝衝?當然不!可!以!
最後的最後,熊貓君就想告訴大家:「淡定」點!再看見寶寶這些「髒髒的」的情況,一定要 HOLD 住了。
還是忍不住伸出了手咋辦?朝著我來!點讚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