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譽為「重慶的金枝玉葉」、「早時代的巴渝才女」,早年以所接受知識教育與求學經歷,成為「中國抗戰第一流亡女生」。12月20日,世紀老人王德懿迎來102歲生日。
世紀老人王德懿生日照
《大後方》第九集女主角原型
「母親100歲的時候,我們給她和父親合辦過了一個很隆重真正雙百年好合『萬歲福壽』的生日。這一次102歲的生日,就是家庭內部的小團聚。」兒子曹龐沛告訴記者,12月20日那天,兒女們帶著生日蛋糕來到璧山青槓,和老人過了個極簡單但是最溫馨的生日。
1917年,王德懿出生在今稱譽「西部水路門戶第一家」——南岸彈子石老街王家大家,其高曾祖父王信文在清道光年間以鹽商創業,組建了享譽名響川東的「萬茂正」大鹽號。王家大小姐王德懿豐富而精彩的人生經歷,從以她為原型的紀錄片《大後方》中可窺見一二。
據了解,《大後方》是慶祝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而創作的一部大型文獻紀錄片《大後方》第9集「流動的課桌」得到展現。據了解,此集講述了一個女生,從1936年起,5年間跟隨大學的遷徙,分別讀了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重慶大學、中央政治大學、國立交通大學才完成學業,成為抗戰時期高校教育的真實寫照。
這個女學生的原型就是王德懿,被譽為「中國第一流亡女生」,是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和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的學生。她至今還保存著5所學校的校徽。
曹龐沛介紹,母親王德懿和舅舅王德峻都是上海交通大學學生,而且是該校歷史上最早的一對親胞兄妹,姨媽王德芬當年也是西南聯大的學生,他們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從私塾到大學;「三兄妺可以說是『巴渝人家』最早走出來的滿門名牌大學生。」解放後,王德懿曾在川康銀行、西南貿易部等單位工作,1976年從重慶市商委退休。
學生時代的王德懿
一對才子佳人的姻緣
「今年3月底,父親走了。我們一直沒告訴母親。母親提起,我們就告訴她父親身體不太好住院了。」曹龐沛告訴記者,雖然大家瞞著母親,但母親潛意識裡思念著父親,好幾次夜裡做夢還會呼喊父親的名字。
王德懿老人夢裡呼喊的那個人叫「曹越華」。70多年前,一封從中印緬戰場密支那寄出的情書,串連起了兩人今生姻緣;後來,還是這封情書,則見證了他們相濡以沫的一世愛情。「親愛的德懿: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參入在捍衛國家和民族第一線戰士的隊伍——匍匐在密支那陣地的戰壕裡了。」這是1944年9月,身處緬甸密支那的中國遠徵軍翻譯官曹越華,寫給女友的一封情書。
1937年抗戰爆發,1938年2月,復旦大學內遷重慶。曹越華此時考入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1943年,中國遠徵軍、駐印軍反攻滇緬,急需大量懂外語的知識青年入伍。曹越華成為復旦大學最早走向前線的學生。從1943年春至1944年夏,曹越華在昆明的炮兵學校從事翻譯工作。1944年7月底,曹越華奉命調往緬甸重鎮密支那任翻譯官。
收到情書的女孩就是王德懿,2013年,重慶晚報、都市熱報、彭水旅遊局等聯合開展「全球最浪漫情書徵集活動」,在兒女攛掇下,曹越華和老伴兒把那封意義非凡的戰地情書找出參賽,希望把戰火紛飛的老一代人的愛情展示給下一代。不出意料,曹越華夫婦這封情書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以及主人公恩愛和諧的婚姻經歷,在全球近3000封情書的評選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一等獎。
1945年夫婦拍下的第一張婚紗照
記不起事,但能記起那封信
2013年11月2日,曹越華夫婦登上《中國夢想秀》的舞臺,講述起他們的愛情故事,那時,95歲的曹越華用一口純正的美式英語當場朗讀了幾十年前所寫下的那封戰地情詩:「my darling,please give me……」,在現場,老伴兒王德懿用中文翻譯了出來,感動了全國的觀眾。
1944年7月下旬,身為翻譯官的他突然接到命令調往緬甸前線。在乘軍機飛到緬北重鎮密支那的當晚,暴雨如注,夜空中火光升騰、硝煙瀰漫,他在戰壕中帶著對遠方戀人的思念,寫下了那封深情款款的情書。
1945年8月底,曹越華凱旋。經過硝煙洗禮的曹越華與王德懿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愛情,10月20日兩人在昆明喜訂鴛盟,在《雲南日報》刊登了訂婚啟事。十幾天後,他們回到重慶,在北泉名閣數帆樓舉行盛大婚禮。復旦大學第二任文學院長、我國著名翻譯家伍蠡甫作證婚人,老師、同學及雙方親屬、好友100餘人參加了他們的婚禮。「那封情書,父親母親都能倒背如流。直到前兩年,為母親背情書已經成了他們晚年重要的消遣。」曹龐沛回憶,直到去年,母親還能記起那封信的內容。這對「復旦才子」、「交大佳人」絕配的愛情故事,今天正在彈子石老街王家大院作為中國第一個名符其實的名院情景劇上演。
情書
擁有絕色六美的「重慶美女」
「有時候,父親也會當著其他老人為母親朗誦,大家都很羨慕這對夫妻。」曹龐沛介紹,父親精通英、俄、法三國語言;母親王德懿讀了五個大學,是重慶早期的巴渝女才子。這原本就是郎才女貌的一段姻緣。戰爭年代父親在前線,母親在後方,是真情讓他們走到一起。後來,父親的境遇不好,又是愛情讓母親對父親不離不棄。
夫妻倆
在曹龐沛看來,父母的經歷讓他深信,愛情可以超越生死、超越時光。
據了解,為面向世界宣傳「重慶美女」名片,重慶電視臺曾在《巴渝人家》欄目中,推出系列節目《美女一枝花》。當時,首播「烽火麗人」(上、下兩集)的人物為當時82歲的王德懿老人,她被譽為「重慶的金枝玉葉」、「早時代的巴渝才女」、「長江的女兒」,早年以所接受知識教育與求學經歷,成為「中國抗戰第一流亡女生」;並用5所著名大學不凡校友的身份,演繹了一種文化品位所真正體現出來「美」的精神。
「母親濃縮了『重慶美女』的相貌美、思想美、素質美、精神美、心靈美和健康美。」在兒子曹龐沛眼裡,母親是擁有絕色六美的「重慶美女」,是中國女性的完美「懿」範。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文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