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實習過了一大半,公司組織團建,從南京到江西,兩天一夜的時間,去之前經理介紹這次的遊玩項目——激情漂流、古鎮風情、四星級酒店豪華住宿。
我個人其實很反感團隊出遊,由於時間和人數的限制,團隊遊很容易變成走馬觀花的景區打卡活動。
我經常會在朋友圈看到身邊人分享自己團隊出遊的照片,很難想像幾天的時間竟然可以逛那麼多的名勝古蹟,在感覺每一張照片上洋溢的笑容背後都寫滿了疲憊,也就失去了對自然本身的神秘感和好奇心。
出去玩的本質是為了放鬆心情,所以短短幾天的時間,何必在意自己可以走出去多遠,把旅遊變得像加班一樣只顧低頭趕路,倒不如躺在自家的床上,悠閒地過一個慵懶的下午時光。
好在職場裡都是年輕人,都是耐不住寂寞的年紀,一路上,大巴車裡有說有笑,可以聊以慰藉。
閉上眼還在南京,睜開眼已不知身處何處,窗外的天變得更高遠,有了連綿起伏的群山和依山而建古樸,充滿韻味的村落,還看見了東北不曾見過的梯田。
於是,儘管還沒有下車,身體就仿佛已然擁抱了自然,融入在山川河流之中。思想變得空靈起來,在景物面前,緊繃的身體得到了放鬆,這段在路上的漫長時間,也因為對遠方的期待而變得可愛起來。
(我總很好奇,為什麼城市裡看不見這樣形狀粗獷,肆意奔放的雲。是瀰漫的煙塵將它弱化,還是直入雲霄的高樓衝散了它?)
旅途的目的地是江西婺源,一個我從來沒聽說過名字的小鎮,卻只用了幾秒鐘的時間,就讓我將它牢牢地記在了腦海中。
這個依山傍水,透著古樸氣息的村落,隱匿於自然之中,雖與山水之美相映成趣,也難免會讓人感覺大山深處,終究缺少人文情懷。而在導遊講解之後,我徹底震驚了,小小的古村落,與都市喧囂格格不入的山坳中,竟走出了兩個赫赫有名,影響了無數人的大思想家、大作家。前者離我們很遠,叫朱熹。後者離我們很近,老爺子筆名金庸。
朱聖人和金大俠,祖籍都是江西婺源,一個用思想影響後世,一個以一己之力,為一代代年輕人描繪武俠江湖。
於是婺源在我心中的分量突然之間倍增,仿佛已經不僅僅是置身於青山綠水中,空氣中已然飄蕩著天理和人慾的哲學思辨,腳下踏得是人間正道,俠骨柔情。
突然間嫉妒心極度膨脹,感到自然對婺源人偏愛的有些過分。不僅給予了他們山水聊以慰藉、靠其謀生,同時又賦予了他們豐厚的思想和俠客風骨,婺源人的內心,應該是富足充盈的吧。
後來聽導遊說,婺源自古重視教育,小小的一個地方,宋朝之後,陸陸續續出了幾百名進士,我不由得輕嘆,滿滿的羨慕。
漂流很刺激,一路上的疲憊,隨著橡皮艇的跌宕起伏,在吶喊和尖叫中得到了徹底的釋放,順流而下,陡峭時緊閉雙眼,牢牢抓住兩邊的把手。平緩處,飄飄蕩蕩,悠閒地欣賞著沿途兩岸好風光。置身其中,享受著這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自在時光。偶爾兩旁土路上走過挑著扁擔的農戶,一隻小土狗在前引路。總會自然地想到老爺子筆下漁樵耕讀那樣的隱逸高人,想像他們在護衛著一位看破紅塵的絕世高手。不由得莞爾一笑,搖搖頭,又將目光轉向別處。
再次感嘆,是自然給了人超脫的氣度和格局。而同樣的,人也賦予了自然悠遠的想像和生動的故事。
自然和人,本是一體,相輔相成。
簡單休息一晚,第二天團隊又去到婺源的古鎮一條街遊覽。本身我對這種古街並不感冒,因為它們大多都是以歷史為幌子,開展著現代的商業行為。
這個景區叫做「夢裡老家」,寓意著大思想家朱熹在夢裡都渴望著回到的故裡。而又何止朱熹——所有的婺源人又何嘗不希望離家的遊子帶著他在人世間豐厚的思想,回到這裡,落葉歸根,回歸山水,回歸婺源。但這終究也只不過是美好的願景,婺源也只能永遠地成為夢裡的老家。
這裡與別處不同,雖然偶爾也會透露出商業的氣息,但卻可以看到店鋪的老闆專心地做著自己的事情,你進來或者出去,隨意你,喜歡就看看,不買也無妨,只安靜地在自己的世界裡,與街上的喧囂顯得格格不入又仿佛本就如此。
我又不由自主地想像著,或許在這武俠世界的源頭,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的性格也好,氣節也罷。
在這條古鎮上行走,在書香和武俠的世界中來回穿梭,只覺得時光依舊,歲月靜好。山水與建築融為一體,俠義與哲學相映生輝。
置身其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金老爺子筆下經常出現的那句「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與婺源的山水而言,我是無關風月的過客,而在金老的武俠世界裡,婺源應該有自己的一席之位。
最後,我選擇又武俠的方式,在婺源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
回來的路上,導遊對我們說「前些日子,婺源發大水,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彩虹橋被大水衝走了一段,那一夜,每個婺源人都悲傷得難以入睡」。在自然地入睡之前,我的頭腦中又浮現起金老筆下那句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