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女兒出去玩的時候,如果一家蛋糕店,女兒跟我說:「媽媽,我以後也想和這個阿姨一樣,她做的蛋糕好漂亮啊。我長大後也要開一家這樣的蛋糕店,給媽媽做好吃的蛋糕,這樣我們每天都可以甜甜蜜蜜的。」聽到孩子的話,我不禁愣住了,沒想到孩子的興趣是在這個地方。
小的時候我也和自己的母親說,希望以後能開一家花店,而母親卻和我說開花店沒有出息,應該要往更高的地方去走。到了大學畢業以後,其實母親說的也有道理。
現在要想好好開一家花店確實有些難,但是愛花的興趣,還是一直陪伴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小時候還有一個愛好,便是寫作,那個時候總覺得記錄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最容易的方式便是寫作。
其實在高中的時候,已經逐漸把寫作這件事給拋下了,上了大學以後偶然有了一個機會,讓我再次接觸到了寫作,還是覺得這件事比較適合自己,便當成了學習以外的最高興趣,好在一直堅持了下來。而女兒跟我說的這席話,讓我忽然覺得現在的我們,應該很難理所當然的說自己擁有一個夢想。
我們都知道,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在一個好的環境裡,容易受其的薰陶,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形成思維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家長需要適時的改變孩子當下的生活狀態,如果孩子長期處於一個平庸、消沉的環境中,便很難再樹立遠大的志向。
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提倡的並不是倡導父母因為環境的稍微變化就搬家,而是注重當下環境的變化:
1.家庭的氛圍:
家庭對於孩子有著極大的影響,很多小朋友在很小的時候因為家庭氛圍的影響,性格的養成有很大的影響。前段時間去給孩子開家長會時認識了很多新的家長,其中有一個家長讓我印象深刻,她的性格十分活潑,和她相處的時候便覺得很舒服。回到家中和孩子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她和說這是她最好的朋友的媽媽,她的好朋友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並且成績很優秀,女兒和她一起玩我也覺得很放心。
人們常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很多時候家長在要求孩子認真完成作業時,家長卻在一旁玩著手機看著電視,實質上這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影響。
2.「偶像」的樹立:
可以給孩子選擇「偶像」的自由權利,這個偶像不單單只是指明星,也可以是各類的名人大家。對於很多人來說,如果有一個指航燈存在的偶像,便能有個一個明確的目標,把握好度,在該有的尺度內,讓孩子追尋「偶像」的角度,往往事半功倍。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沒有明確的理想,如果有多半也是一時的興趣追逐某件事情才有的。如果孩子還不明確將來想做什麼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些暗示,讓孩子多了解這個世界,開闊更多的眼界。我朋友的老公踏上醫學路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她老公高中的時候因為摔到了腿導致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再打籃球,在醫院治療的幾個月明確了自己的夢想,後來努力學習,如願以償的考入了醫科大學。
家長也可以多帶孩子去接觸不同職業的人,如果孩子對某一方面感興趣,便可以多帶孩子去了解這些。在這個過程中,不能過於幹涉孩子的想法,不能明示的告訴孩子說這是不好的職業,不要往這方面發展。
有些孩子的理想屬於空想,光說不做。所以當遇到這種情況時,父母不應該去嘲諷孩子,而是需要藉助外力讓孩子把理想給落實下來,例如孩子說自己想要當醫生,便可以多帶孩子去了解一些和醫學有關的學校或者看一些和其相關的電影書籍。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孩子自己去探索,去了解他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在了解過程的途中,孩子便能明白必須自己努力去創造條件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不努力,不努力去實幹,便只能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
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已經很少再談到自己小時候的夢想了,兒時渴望的夢想都已經逐漸隨著世俗而消失了。讓孩子感受理想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