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卡片上的風景 邊走邊寄明信片[圖]

2020-12-23 東方網

  受訪者供圖

  據《青年報》報導,10年來,白領小遊從國內走到國外,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會寄出很多張明信片。像小遊這樣的驢友很多,他們將拍的照片分類存在幾百個文件夾裡,即時遊記發布在網上;而最不能或缺的,是每到一個地方必買幾張有當地風貌的明信片,寄一張給自己,也給朋友。

  寄張明信片給自己

  走過就必須留痕跡

  小遊自稱是個不新不舊的「驢」,愛上旅行有十多年了,跟團遊和自助遊對半,探險和悠閒都享受得到。

  對小遊而言,當然更傾向於自助遊——享受自己找線路、訂旅館、探尋美食的樂趣。還有一個習慣必不可缺,每到一個城市她都會買明信片,寫上幾句當時心情,或塗鴉幾筆,投進郵筒寄給自己。

  在買明信片時,她發現,有些地方的明信片不能準確表現這個城市的性格,調調兒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而有些城市,根本沒有賣明信片的地方,有的地方則挑得眼花繚亂。幸好多數酒店都很貼心,就算找不到郵局找不到郵筒,酒店多數都有明信片出售,交給前臺,也一樣可以在幾周後安全寄到上海。

  「每張明信片都證明了曾到過的地方。」有時候,小遊還沒有到家,明信片卻已經早她一步抵達。「踏進家門,看到明信片已經躺在書桌上了,有種莫名的快樂。」小遊說,給自己寄明信片,一來是對自己旅行的記憶和補充,二來也是一種快樂的收藏,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很多旅途中的記憶會淡,但是看到明信片上相識的風景,或者看到幾句話語,當時當刻的心情就會像電影般浮現,旅行就像一場最美好的夢。」

  小遊自認為自己有點小資也有點矯情,但是還是覺得很有意思。算是自己旅行的一個見證和紀念了。除了明信片外,小遊還喜歡收集旅行過程中的各種票類,車票、機票、門票,在她看來,這比在旅遊景點千篇一律的紀念品更有價值。她認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互寄明信片分享旅程

  感覺和朋友一起出遊

  寄明信片給自己的時候,小遊總是不忘記給最好的幾個朋友也寄去,有時候她還會把自己拍的照片做成明信片,寄給朋友們,傳遞的不僅是遠方的祝福,還有對家鄉的牽掛。

  在小遊給朋友們寄出明信片的時候,也收到了來自很多其他朋友的明信片,其中來自莉莉的明信片最多。莉莉是小遊在一次驢友活動中認識的,因為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很快成為了好友。莉莉是個典型的驢友,可以花上兩個月玩遍西藏,每到一個城市,莉莉都要寄出幾十張明信片,給各地的好友。在他們看來,即使不能和朋友一起出遊,但是只要對方收到明信片,就意味著是一種分享。

  莉莉還在網上發起過交換明信片活動,那次活動收到了許多張來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去年有網友無意間在網上發帖,居然收到200多張從全國各地寄來的明信片,上面全是鼓勵和祝福的話,當時感覺很震撼、很驚訝。所以我也效仿了一下,在去拉薩的途中寄出20張明信片給陌生的地址,居然還有好幾個網友後來和我聯繫上,成為了一起出行的驢友。」莉莉說,無論寄出或是收到明信片,都能和朋友分享快樂。

  如今,小遊珍藏了上百張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她把各個國家的明信片拼在了世界地圖上,「如果這一生無法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那麼看著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卡片,我也很滿足,感覺和朋友一起在旅遊。」她說。

  意外得到旅遊護照

  互做攻略點滴分享

  除了互相寄送各地的明信片外,他們之間還會分享旅行中的點點滴滴。

  前兩年,小遊和幾個好友相約去黃山玩,在屯溪老街上,一家郵局展示柜上擺放的「旅遊護照」吸引了她們,營業人員說,「旅遊護照」由8張帶郵資的明信片組成,包含黃山風景區、西遞、宏村、屯溪老街、黃山翡翠谷、太平湖、醉溫泉、徽韻等8處精美圖片。護照持有者可憑明信片「旅遊護照」,在指定郵局或景點免費加蓋景點旅遊紀念郵戳,當即購買,並請郵局的工作人員在護照內屯溪老街的明信片上加蓋了老街的景點紀念戳記,然後寄給自己和朋友,「真是太好了,護照上的景點正是我們接下來幾天想要去旅遊的,下次有朋友來玩,也可以有個方向」。

  在臺灣,小遊的一位好友遊了大大小小十多個景,拍的照片分類存在文件夾裡,隨時記錄的遊記也發布在網上,這變成了不少人去當地自由行的必備參考。「她每次都會努力將自己的行程寫得很細化,這樣大家一起分享照片、分享攻略,提供幫助,做這樣的功課變得格外有意義。」小遊說。

  對於這些熱愛旅遊的年輕人,拍照和旅行變成一件「說走就走」的事情。周末、各種小長假、寒暑假,休息的日子積攢下來。每年,他們總要走上幾十天,走走停停、拍拍寫寫,完成一次又一次深度旅行。小遊說,旅行、拍照、郵明信片、和朋友分享自己感受到的魅力,這條路她會一直堅持走下去……

相關焦點

  • 邊旅行邊拍照,製作屬於自己的明信片。
    今天小編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旅行之樂趣,希望各位看官每天充實新知。曾記得小時候我們寄過的明信片,正面上的風景照片真是讓我們心情愉悅,加上一句鼓勵人心的話,不管是寄出去還是收到明信片,心情自然大好。現在我們長大了,有能力擁有屬於自己的相機了,自己製作一張屬於自己的明信片又何嘗不可。
  • 邊玩邊學習卡片-卡片教學必看(精)
    那接下來有2種方法1、卡片在電腦上教學2、卡片列印出來教學(提供列印服務,具體聯繫客服「可列印全套任一種」,或在家附近找列印店列印)接下來介紹一下這2種教學方法的操作步驟第一種電腦教學電腦教學幹擾較大故較困難1、按順序讀卡片教導孩子一張一張按順序讀卡片
  • 旅行那些事兒丨你寄丟的明信片都去哪兒了?
    明信片,按捺住心中足以洋洋灑灑寫一篇八百字作文的激動之情,寫下此時此感,希望與遠方的那個人分享。心中蕩漾起那句很有詩意的話:有些人,值得你用最慢的方式和他說話...然鵝,過了半年,明信片(如你所想地)根本沒出現。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你寄丟的明信片都特麼的到哪裡去了呢?!!!
  • 環衛大媽當學霸 邊掃垃圾邊背英語(圖)
    58歲的上街區保潔員徐清豔,一手掂著垃圾鬥,一手掂著掃帚,還時不時從兜裡掏出小卡片念叨幾句
  • 邊走邊愛,素心莞爾,一如繼往地念你
    依著時光的河流,邊走邊愛,素心莞爾。雲水有涯,歲月無恙。靜嫻的守候裡,始終有你的溫良與懂得,便所有的歡喜。我知道無論何時,你一定在那個溫暖的地方,與我一樣,安然著生命的慈悲,妥帖著時光的婆娑。回首,那麼長的約,那麼久的念,那麼深的情,那麼美的年華裡有你,真好!時光裡的印記,且透著落花的香息。而我,只願與你,在一襲花香的暖裡,回憶曾經綻放的嫣然。
  • 快遞100「輕旅行」解決方案 讓你邊買邊寄「空手」旅行
    旅行時購買當地的土特產和小飾品等禮物,留作紀念收藏或送給親朋好友,分享快樂和心意的同時,也是給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讓人苦惱的是,帶著繁重的行李會影響旅行質量,尤其是買了太重或體積較大的物品,不僅佔空間,還會加重旅途疲憊感,影響旅途趣味。
  • 「寄給未來」的明信片,從我的變成我們的
    Luna深情「考古」,說當年除了上課筆記,我們宿舍把所有浪漫文思和硬筆書法技能,都耗在了室友互寄的明信片上——畢竟我們最終積攢了一面牆的明信片!這一番追憶如同火苗,直接點燃了整個晚上的聊天熱度,尤其果果和小竹,還在家裡一通翻箱倒櫃,找出當年我們寫過的明信片,一張張拍照,依次展示到群裡。
  • 微信上超灑脫的句子,以後的路,邊走邊愛,反正都人山人海
    1 以後的路,邊走邊愛,反正都是人山人海。2 時間,漸漸帶走了年少輕狂,也慢慢沉澱了冷暖自知。3 所有關係變淡的原因是,我帶著滿腔熱情找你,你卻態度敷衍。4 有些風景只能喜歡卻不能收藏,就像有的人只適合遇見卻不適合久伴一樣。5 我沒有故事可講,我只帶著最愛的烈酒,你若願意陪我就坐下舉杯我自然和你來日方長。6 走不通的路就回頭,愛而不得的人就放手,得不到的回應的熱情就適可而止。
  • 邊玩邊學,小卡片幫大忙,親子卡片遊戲大集合
    在紙上列出了我每天大概要做的事清單,選出了幾項我認為極其重要不能捨棄的立個flag, 他們是    工作    高質量陪娃    健身    給娃做好吃的我很喜歡把之前在英語教學上使用的卡片遊戲搬到家裡來,利用卡片和孩子們邊玩遊戲邊學習。
  • 人在旅途,邊走邊說
    11月30日,我在百家號上創建了一個話題,當時的想法是如果能獲得有建設性的回應,我將考慮發相應的圖文。緊接著我又發了一條,說百家號話題選項中人在旅途的話題是一個永遠的話題,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既然選擇了人在旅途這個話題,我就說說旅途上那些事兒吧。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且讓我邊走邊說。旅行這個話題有很多人在講,我認為最值得講的,就是旅行的體驗。旅行體驗的寶貴之處,在於其高度的個性化。一個地方,來來往往無數人,各自帶走不同的印象和記憶,進而衍生千差萬別的次生體驗,釀就五光十色的人文情懷。
  • 沒寄個明信片,這趟旅遊我算白來了
    群友們紛紛呼籲他寄明信片,他的字配上明信片上的古風繪畫,相得益彰。這份別致的禮物,成了很多群友的收藏。也有的人喜歡把明信片寄給自己。我有個朋友,很喜歡旅行。但他並不喜歡打卡踩景點,而是喜歡靜下來,慢慢在一個地方閒逛,時不時拍拍那裡的天空、人群、飛鳥。
  • Soul:你收到我寄的明信片了嗎
    內心溫柔、喜歡分享快樂的「@恆星」是布朗大學裡最熱心的中國小姐姐。由於中國學生少,新生入校時沒有學生來接應,諸多不便,於是小姐姐自發組織,有求必應。一次採訪中她說道:「想到自己當年過來時遇到的困難,希望我做的這些可以幫助他們,給他們帶去點溫暖吧。」
  • 臺灣來粵推廣「健檢遊」 邊看風景邊體檢
    臺灣來粵推廣「健檢遊」 邊看風景邊體檢 2014年05月28日 10:28:00來源:深圳特區報   26日下午,由臺灣貿易中心帶領的臺灣長庚醫院來粵推廣赴臺自由行和醫療健檢相結合的「健檢遊」,據介紹,2013年大陸赴臺「邊看風景邊體檢」的醫療觀光客達到23萬人。
  • 自製邊走邊吃的瓜子收納袋 收納袋怎麼做
    一般我們把摺紙看作為工藝品製作~然而還有有些摺紙產品可以有實際用途的,比如說小編今天介紹的這款收納袋,可以把瓜子什麼的,收納到裡面,邊走邊吃~折起來也是非常簡單的,自製邊走邊吃的瓜子收納袋?收納袋怎麼做?取正方形摺紙一張,最好是廢紙,這樣才有環保的意義。
  • 來二仙橋公園,邊坐火車邊吃火鍋!
    來二仙橋公園,邊坐火車邊吃火鍋!想到就忍不住要約上朋友出去「整一個」那麼,這麼愛吃火鍋的你知道在火車裡架上鍋爐點上你最愛的火鍋菜涮一涮就開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嗎?
  • 木質明信片荊州流行 郵局:不能直接寄
    木質明信片荊州流行 郵局:不能直接寄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社會 正文 來源:荊州晚報 時間:2014-08-16 11:48   近日,城區不少文具店出現了一種木頭製作的明信片,深受中小學生喜歡。這種明信片可以像紙質的一樣直接郵寄嗎?
  • YouTube 可以邊播視頻邊群聊了,怎麼樣才能用上?
    聊天界面可發送視頻、文字、emoji 表情,還可以邊看視頻邊聊天。使用個人設備看視頻,大多數情況都只能是一個比較私密的行為,但我們總不乏想要和人一起分享的念頭。即使現在許多視頻網站都推出了彈幕功能,也是側重與陌生人互動,而非好友間互動。
  • 寄你一張明信片,關於火車和鐵軌,消失在伏牛溪的歲月
    本文為喵喵探險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還記得學生時代收到過的明信片,有愛情的艾菲爾鐵塔,有自由的東海波瀾,有孤獨的沙漠蒼茫,還有時光停泊的火車頭。一張張絕美的卡片,是我的同學朋友們對我的生日祝福,或者給予我美好未來的願景,風景在前,祝福語寫在後面,每一張都使我心裡的某一處震動,以至於這後面的日子裡我也從未忘記。偶然遇到一個下雨的夜,在一個別的城市,我站在街頭,安靜地回憶故人,卻知道一切都不可以從頭再來。故人的面貌我忘記了,仔細一想,連聲音也是,我悲傷涕零 ,卻無能為力。
  • 去這裡,看明信片上的百年中國
    ●山川物產、風土人情都是明信片的主角展覽分為「中國各地風景名勝」、「社會生活 歷史事件」、「人物面貌 百工百業」、「香港」、「雲南」等幾個部分。一次偶然的機會,十幾歲的他在一個小城的蚤市上,發現一張老舊的明信片,上面的照片是北京城門外的場景。「我當時就眼前一亮,過去只在歷史課本上看到過的文字記述,第一次活生生地出現在眼前。」打動他的,還有明信片上的一段手書,那是一個義大利人寫給家人的:「我們收到了你1月10日的信,謝謝上帝,我非常高興收到全家人的好消息。
  • 《戀與製作人》手寫明信片李澤言朋友圈怎麼回復 手寫明信片解鎖方式
    導 讀 戀與製作人手寫明信片李澤言朋友圈怎麼回是為大家帶來的,戀與製作人李澤言朋友圈你要的手寫明信片已經寄了在哪能解鎖,想知道這個朋友圈怎麼回復的話,不妨詳細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