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貧為世界樹立典範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中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5年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

  我國脫貧攻堅的目標是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

  「中國在經濟快速增長和減少貧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預計2018年中國的極端貧困率將降至1%以下。」日前,世界銀行發布最新《推進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發展》系統性國別分析報告,稱讚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報告指出,從1978年到2014年,中國人均收入增加了16倍,以每人每天生活費1.9美元國際購買力平價計,中國的極端貧困發生率由1981年的88.3%大幅降至2013年的1.9%,超過8.5億中國人擺脫貧困。中國的減貧成就獲得了舉世矚目的稱讚。

  「讓所有中國人擺脫貧困,這是一個有實力、負責任的執政黨的擔當」

  2月12日,在四川成都市召開的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好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政府提出在2020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這一目標意義深遠,」泰國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認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國力增強,人均收入增加,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儘管如此,由於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在偏遠地區仍存在眾多貧困人口。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這些弱勢群體,在一部分人富起來之後,決心讓所有中國人擺脫貧困,共享經濟發展成果,這是一個有實力、負責任的執政黨的擔當。

  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克貝爾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趙穗生在美國經常與同事朋友交流中國的發展情況。「大家一致認為,解決貧困問題是中國取得的最重要的發展成就之一。」趙穗生說。

  「在過去的5年時間裡,中國減貧人數超過6000萬,這一數字超過了大多數歐洲國家的人口總數。」荷蘭阿姆斯特丹商學院教授弗朗索瓦表示。埃及《今日中國》雜誌副主編伊斯梅爾也認為,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城鄉差別巨大,能讓全國人民都脫離貧困、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絕非易事,而中國共產黨做到了。

  「中國在減貧領域的創新做法,對於全球減貧事業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今後3年中國還有3000萬左右貧困人口要脫貧,而且越往後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

  「中國精通減貧的藝術。在減貧實踐和經驗方面,中國是全球無可爭議的冠軍。」南非人類科學研究委員會研究員亞茲妮·艾波爾表示,在經濟改革和工業化的基礎上,中國實現了絕大多數人口擺脫貧困。我們看到,一個成功的減貧戰略必須建立在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之上。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署長徐浩良說,十八大以來,中國秉承開發式扶貧的理念,採取精準扶貧的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精準扶貧的有效實施為中國和世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及其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巨大貢獻。

  「貧困問題是市場失靈的表現,必須通過政府干預來糾正。」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協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表示,中國創新了脫貧模式,電商脫貧、旅遊脫貧、光伏發電脫貧等資產性收益脫貧,是非常好的脫貧實踐。中國的精準扶貧通過產業發展、教育和培訓、生態保護、易地搬遷扶貧等為貧困人口創造可持續的發展機會,充分調動其潛在的自身能力及創造力。精準扶貧體現在對扶貧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到脫貧成效考核等具體到戶的精準對策的安排上。中國在減貧領域的創新做法,對於全球減貧事業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中國在減貧與改善民生方面的一切努力都源於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中國政府注重民生改善,讓民眾切實享受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弗朗索瓦因為工作的緣故,在過去的10年時間內曾4次前往中國。他對中國的變化有著切身的感受。弗朗索瓦說,中國政府做好減貧工作的同時,其他改善民生的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效果。特別是在環境整治、教育公平與醫療服務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負責的原則,詳細制定各項政策措施,並一以貫之地落實下去,因此成效顯著。」 弗朗索瓦說。

  蔡偉才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具體體現在全體人民的民生改善。良好的醫療、教育、住房、環保、食品安全是民生福祉的基本條件,是廣大民眾的基本需求。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改善民生是順應民意,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在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為廣大民眾的生活帶來切實改變。

  伊斯梅爾指出,當下,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空前增強,這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在民生工程建設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僅在中國國內有力地凝聚了人心,激發起中國人民對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嚮往,而且這一偉大實踐也給世界提供了可資借鑑和學習的成功案例和榜樣。

  艾波爾表示,有效的政府治理在於其是否有能力兌現給人民的承諾,為人民提供基礎服務,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經濟收益。中國在減貧與改善民生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源於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對於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非洲國家應當與中國加強合作,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黃髮紅、林芮、高石、吳剛、黃培昭、李志偉、殷淼)

相關焦點

  • 綜合消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借鑑...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4日在北京開幕,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海外人士表示,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許多國家學習和借鑑。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近觀中國)「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作者 鍾三屏2020年,全球經受著百年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雙重考驗。
  • 近觀中國丨「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標,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誠如所言,在中國,消除貧困一直是重要的政治議程。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消除絕對貧困明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
  • 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許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2020年實現國內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為世界減貧事業增添信心和動力,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可供借鑑的經驗。
  • 「地評線」西安網評:讓中國「減貧種子」在世界生根發芽
    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中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 和音:中國減貧成就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實踐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增強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從全球視野觀察,中國減貧成就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特別是隨著中國技術、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向世界,中國幫助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走上了脫貧之路。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中國減貧經驗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鑑」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外國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中國脫貧攻堅的創新舉措和以民為本的發展思維,認為中國的脫貧攻堅經驗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值得各國學習。「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道路」    在改革開放和扶貧開發的良性互動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是中國帶給世界的一大貢獻。
  • ...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大學...
    新華社萬象12月14日電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新華社記者章建華 波奇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日前在寮國首都萬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上合秘書長:中國如何創下「世界減貧記錄」?
    (原標題:上合秘書長:中國如何創下「世界減貧記錄」?)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認為,中國之所以成為「減貧領域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得益於長期經濟穩定快速增長、因地制宜的扶貧政策和扶貧產業、教育和健康水平提升、創新技術的應用,以及自然環境改善等。中國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中國減貧經驗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鑑。
  • 牢記溫暖囑託 巾幗乘風破浪 丨林冬梅:育中國「神草」 助世界減貧
    講述了習近平主席 與菌草技術國際減貧的淵源。 2020年9月26日 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在中國與聯合國經社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舉辦的聯合國減貧與南南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上,發布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國務院扶貧辦編制的《消除絕對貧困 中國的實踐》,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方案。
  • 馬來西亞學者:中國在疫情下實現減貧目標給世界以信心和啟迪
    中新社吉隆坡12月15日電 (記者 陳悅)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實現減貧目標是「人類歷史長期與貧困鬥爭中極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為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是對全球減貧事業貢獻最大的國家。許慶琦進而指出,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將有8800萬人至1.15億人陷入極端貧困。但中國在疫情下如期實現減貧目標,有力增強世界各國在後疫情時代完成減貧目標的信心。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提供獎學金、住房補貼,為失業人群提供就業機會等舉措,有助於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正與歐盟加強合作,通過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包括加強基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提供獎學金、住房補貼,為失業人群提供就業機會等舉措,有助於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正與歐盟加強合作,通過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包括加強基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
  • 國開行:加強國際減貧合作 為人類減貧事業貢獻力量
    12月14日,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扶貧辦主辦的人類 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之一,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歐陽衛民在主論壇上以視頻方式作了國開行支持中國和國際減貧發展的成果展示並發言。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提供獎學金、住房補貼,為失業人群提供就業機會等舉措,有助於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正與歐盟加強合作,通過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包括加強基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
  • 「中國那些事兒」多國學者點讚中國減貧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
    馬凱碩表示,世界上沒有比減貧事業更崇高的使命了,如果其他國家能借鑑中國的減貧經驗,那麼我們就能實現有史以來人類生活條件的最大改善。到今年年底,中國的目標是消除農村地區的絕對貧困。40多年來,中國累計減貧7億多人,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
  • 重磅微視頻|中國減貧 兼善天下
    中國在致力於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始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這是一條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減貧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今年全面脫貧目標完成後,中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 中國減貧經驗在柬落地生根
    中柬減貧項目幫助村民翻建房屋,圖為當地村民毛德一家在新建的高腳屋前合影。中柬減貧項目組供圖在2014年第17屆東協「10+3」峰會上,中國提出在柬埔寨、寮國、緬甸3國同時開展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中柬減貧項目近日率先完成驗收。經濟日報記者持續跟蹤該項目進展,值項目驗收之際再次進行採訪。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詹姆斯·林奇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