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氣品質也是我們在購買房屋選擇樓層時的一個參考指標。31層的高層買幾樓最好,如果城市霧霾嚴重,中間的樓層收到的影響會大一些,如果不考慮採光和視野效果的可以選擇低一點的樓層。買房子的注意事項,房屋的產權信息是最主要的,其次就是樓房的周邊配套,最後就是一些細節的問題了。
31層的高層買幾樓最好
首先,10至13層是灰層聚集帶,不要買;如果介意18層寓意不好,也不要買;如果在意採光和視野,建議考慮20-25層左右的樓層。」
買房子的注意事項
一:周圍環境
1.買房子,買的可不僅僅是室內,還包括它的周圍環境,所謂周圍環境,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指這個房子的地段,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為什麼同樣面積的房子,市中心比郊區要貴?就是因為好的地段不僅保值還能升值,影響地段好壞有很多因素,比如交通,配套設施等等,可以說周圍環境就決定了地段的好壞。所以看房子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它的周圍環境。
周圍環境具體包括哪些方面呢?主要是交通、噪音、配套設施、治安、物業等。首先看房子要看它周圍的交通如何,是否臨近地鐵站、公交站或者高速公路,這就決定了你的出行成本和便利程度,千萬別小看出行便利這一項,你不知道你能節約多少浪費在路上的時間和費用。當然了,離市中心越遠,路上時間越長,房價越便宜。
2.第二個要注意的方面就是噪音,家是一個休息享受的地方,是屬於個人的私密空間,需要絕對的安靜不被打擾,所以看房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房子周圍是否有建築工地、工廠、或者是否臨近馬路、火車道等,必要的時候,可以帶噪音分貝測試儀或者軟體去看房,一般來說噪聲級為30~40分貝是比較安靜的正常環境;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
3.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相關配套設施了,既然房子是你今後很長時間要居住生活的地方,那麼就一定要注意房子周圍的配套設施,配套設施一般包括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即與購房人所買房屋所在小區建設相配套的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電視系統、道路、綠化等設施,這一部分與物業息息相關。除了諮詢房產開發商之外,最好的方式是問一下小區的業主,看看他們對物業的評價如何,順便還能和保安打聽一下附近的治安如何,這樣獲得的信息一定要比諮詢房產開發商客觀真實多了。
4.而公共設施包括與購房人購買房屋所在小區建設相配套的停車設施、娛樂設施及教育、商業、飲食等各種公共建築。作為一個長期生活的地方,除了購物中心、菜市場、超市、便利店、餐館、理髮店以外,還有相關設施要根據各個家庭的不同有所側重考慮,比如孩子到了適學年齡就要考慮學校的問題,如果和老人病人一起居住就要考慮醫院的問題,還有很多房子周圍是墓地或者是汙水處理廠等,周圍綠化如何等,這些都是需要提前注意的問題。
二:房屋自身狀況
買房選擇樓層也有很多因素要考慮,首先是家庭成員,如果有老人、小孩兒,或者有心血管病、經常哮喘、眩暈的人來說,樓層不要選得太高。其次要考慮總樓層數,總樓層數不同,最優選擇也不同。目前的樓層分類有低層(1~3層)、多層(4~6)、小高層(7~11層)、高層(11層以上)、超高層(>100米),對於普通五六層無電梯樓房來說,一二層有潮溼,噪音大以及隱私性不足的問題,五六層沒有電梯要爬樓,而且面臨漏雨過熱等問題,所以三四層最理想。對於高層來說一般次頂樓最貴,頂樓冬冷夏熱,其他樓層相差不多,當然樓層的選擇還是要綜合光線、噪聲、灰塵以及個人需求綜合考慮,下面是一些樓層參考:
1.戶型
拿到戶型圖可不是看看大小、數量就結束了,戶型選不好對於以後的生活來說也是一種折磨。為了看懂戶型圖,還是應該提前了解關於戶型的基本知識。開間是指房間的寬度,根據《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準》規定,開間的範圍是2.1m-4.2m之間。進深是指房間的長度,一般控制在5米
左右。通俗上理解,有窗戶能採光的那面牆體的寬度及時開間,所以理論上開間越大,採光越好;與採光面垂直的長度即是進深,進深過深,則不利於採光、通風。一般的戶型圖上會標註進深、開間這兩個指標的詳細數據。一般來說進深與開間的比在1到1.5比較合理。一個好的戶型應該是方正,全明,南北通透。戶型方正是指各個房間和功能區域的形狀是方正的矩形,最好不要有斜角。這就意味著不會出現空間浪費的問題,使得整體利用率提高,實際居住環境最大化。要遠離三角型、槍型以及各種不規則或者狹長的戶型。
全明是指戶型沒有暗間,即沒有窗戶的房間,暗間除了採光和通風是問題以外,即使白天進入也需要燈光,所以一個好的戶型應該是全明的。南北通透是指貫穿客廳南北有窗,能夠保證空氣的對流,沒有障礙阻擋,而且採光和通風比較好,一般來說南北通透好於東西通透,應該儘量避免相鄰兩側有窗以及只有一側有窗的戶型。廚衛有沒有窗戶也很重要,明廚明衛才是好戶型。
另外功能分區要明確,面積配比要合理。一般科學分區分為三個:
1.公共活動區:客廳、餐廳等
2.私密休息區:臥室、書房等
3.生活輔助區:廚房、衛生間等
判斷各個房間的面積配比時,不能完全依靠戶型圖,因為有的戶型圖的家具會比實際比例小,讓人產生空間很大的錯覺,所以要關注各個房屋的尺寸,一般來說客廳面積在21-30㎡,臥室面積在12-15㎡左右,廚房面積在4-5㎡,衛生間的面積在4-5㎡比較合理,如果某個空間過大會導致其他房間面積減少,所以看房子的時候不要只聽介紹人講解某個房間面積大,要看各個房間的面積配比。
2.朝向
朝向一般指採光面最大的地方,好的朝向能夠使得房子冬暖夏涼,如何判斷和選擇朝向?選擇朝向,主要考慮的是通風,採光和室內溫度。一般來說住宅朝向最好的是正南,其次是東南、南、西南、東、北、西。但也不是絕對的,和採光、通風以及潮溼等有關,一天內室內能夠接受2-3小時的陽光射入時間就足夠了。各地最佳朝向也不同,南偏15°至南偏東30°範圍內都是適宜的房屋朝向。
3.通風
買房子,室內的空氣流通也很重要,其實通風與採光有很大聯繫,它也受到朝向樓間距,戶型即面寬進深,樓層高低等影響。
南向的房子通風效果最好,其次是東南朝向。在樓間距方面,要儘量選擇正前方迎風面沒有高大建築物阻擋的住宅。同時也應該避免房子前面有兩幢較高建築並排擋住,因為可能會產生「高速弄堂風」,這種高速風對通風舒適性很不利。
南北通透,東西通透容易形成空氣對流,與採光一樣,面寬越大、進深越小的房子同樣是通風能力越好的。
一般來說,樓層越高通風效果越好,高層的高樓層比多層效果好,但考慮到9-12層是部分人認為的「揚灰層」,1-4層可能有樹木遮擋,普遍來看5-7層或者12層以上會比其他樓層好一些。對於多層來說,越頂層通風效果越好。樓層高雖然通風好,但是也要注意大風天氣,颳風反而也稱了問題。
其實購買房屋選擇什麼樣的樓層,也要看自己的出行方便,還有自己和家人的各種安全。31層的高層買幾樓最好,不同城市的氣候影響不同,有些霧霾城市不建議購買霧霾層,但是這個說法是沒有專家認證的。上面小編也給大家介紹了買房子的注意事項,這些相關事項都是選擇好房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