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曬95年前學生英文筆記,紮實學風傳承得讚許

2020-12-14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南開大學曬95年前學生英文筆記,紮實學風傳承得讚許

這是一本寫於1919年的課堂筆記,這是一本全英文的筆記,這是一本南開大學首屆學生的筆記,在南開大學學生實物及圖片主題展覽上。白色的封皮上, 「南大筆記」四個黑字赫然醒目。紙張周邊的微黃,些許模糊的字跡,都提醒著我們這本筆記的久遠與滄桑。翻開筆記,記錄的是有關歐洲近代歷史的內容,而一排排工整的手寫英文字體不禁讓人讚許,大家紛紛開始猜想那段學在南開的時光。

1923年6月28日,南開大學創校首屆畢業生21人(文理商科),在八裡臺新校舍秀山堂大禮堂舉行慶祝第一次畢業典禮。當時25歲的顧訓賢便是12個文科學士之一,也是這本筆記的主人。

顧訓賢,字鳳孫,江蘇南京人,1898年生於安徽合肥。1902年隨父母遷居北京,1912年全家遷居天津,畢業於天津新學書院。1919年考入南開大學文科,成為南開大學創校首屆文科生。

1923年畢業後,顧訓賢曾在天津華俄道勝銀行清理處和天津特別三區公署短期工作,1929年任職於河北省政府,曾任河北省平山縣縣長。後轉入銀行界,先後在天津市民銀行、大陸銀行工作。1952年退休。

顧訓賢精於文史,英語水平較高,粗通德語、日語。興趣愛好比較廣泛,喜歡收藏舊書和散佚文集。晚年喜愛研究碑拓金石文字。遺作有詩三百餘篇、散文數十篇。

談及這本「95歲」筆記的由來,也有一段佳話流傳——

1930年5月14日《庸報》載:教育部派赴北平、天津視察學校之戴應觀科長,於返京後向該報記者發表此次北上視察經過,中有關於南開大學的一段評語:「南開大學,設備雖受經濟限制,然頗能以一文錢作二文錢用。如數學系近購有十三種曲面及曲線數學標本,為國內其他大學所不經見者。其教授待遇雖不優,而能奮勉從事。有教授在職近十年,他大學雖以重聘邀約,亦不離去者。其學生程度亦甚整齊。餘等觀察時,見商科二年級上經濟課,男女生皆以英語筆記,敏捷正確,全班皆然……」

時隔79年,這份評語又被刊登在《南開大學九十周年校慶特刊》上,恰巧被顧訓賢的兒子顧永康看到。

顧永康認為,自己手中父親的這份筆記是對這段評語的最好證明,也算是獻給父親母校的一份禮物。

於是在2009年10月25日,顧永康給南開大學檔案館帶去了一封捐贈信,信中寫到,「我藏有我父親顧訓賢在校學習時之學習筆記一件,願捐贈你館,請收藏」。至此,顧訓賢,這名南開大學的首屆文科生,在79年後,以另一種方式重返母校。

據悉,為迎接南開大學95周年校慶,學校檔案館、學工部和歷史學院聯合舉辦了此次學生實物及圖片主題展。展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首次採用專題的形式,內容涉及南開體育、南開話劇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同時也包括了學校標識、校園變遷、公能培養、成長記憶等板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還展出了南開大學不同年代優秀學生的筆記實物。除顧訓賢以外,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1977年)南開學子陳志強、90級學生韓寶志以及近兩年畢業學生的筆記都出現在展覽臺上。「不同的年代,相同的精彩。這些筆記是學生認真學習的體現,相信也會給現在的學生帶來一些啟發。」南開大學檔案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實習記者 郝靜秋 攝影報導)

來源:南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曬民國文科生英文筆記
    中新網天津10月15日電(張道正 郝靜秋)一本寫於1919年的學生聽課筆記於15日出現在南開大學學生實物及圖片主題展覽上。白色的封皮上,「南大筆記」四個黑字赫然醒目。紙張周邊的微黃,些許模糊的字跡,都提醒著我們這本筆記的久遠與滄桑。翻開筆記,記錄的是有關歐洲近代歷史的內容,而一排排工整的手寫英文字體不禁讓人嘴角微張,大家紛紛開始猜想那段學在南開的時光。
  • 光明日報頭條專題報導:寫在紙上 刻在心中——筆記中傳承的天津...
    這份用英文演算的物理筆記,推演之嚴謹、書寫之規範,都令我倍感欽服。」他將這份「爸爸的姥爺」的筆記拍照後在朋友圈「曬」出來,立即引起朋友們的驚嘆。  在這些老筆記中,還有一本《鋼筋混凝土建築》的作業,它的主人是我國知名的水利學家張度。這份在1929年用英文書寫的作業字跡工整、繪圖細緻,上面還有我國著名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的批改印跡。
  • 公考| 半月談「曬筆記,亮學風」,尋找優秀筆記活動開始啦!(內附彩蛋)
    曬筆記 亮學風對於前輩們的筆記本,你是不是也有濃厚的興趣,欲一睹為快?無論是學解題思路、思維框架,還是借鑑高效工作方式,為人處事心得,小編相信都是有相當大參考價值的!>打卡曬筆記,福利多多:1、點讚數前3名:贈送《學習筆記》+《申論答題卡》一套
  • 浙江大學舉辦首屆「最美筆記」評選大賽
    簡潔工整、重點突出的知識點梳理,思路明確、環環相扣的思維導圖,繪製精美、標註清晰的圖文說明,嚴謹規範的實驗報告,標註詳細的錯題集……這些讓人讚嘆不已、宛如藝術品的筆記,都是浙江大學首屆「最美筆記」評選大賽的參賽作品。
  • 吳大猷先生與南開
    吳大猷沒讀高中三年級就上了南開大學礦科。他所以要學礦科,一是覺得家境不充裕,選學實用性學科以後容易找到職業,二是以為自己天資有限,可能不是搞基礎理論研究的料子。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對自己的估計並不太準確。吳大猷在礦科實際上就學習了一年。這一年的學習成績除上學期物理得B,餘皆為A。1926年夏,支持南開辦礦科的李組紳表示不再給學校經費,礦科決定停辦。
  • 中科院院士80年前大學數學筆記曝光:全英文工整如印刷體
    李保平 圖80年前的超級「學霸」如何記筆記?近日,東南大學檔案館收到校友、「兩彈一星」元勳黃緯祿院士家人捐贈的一批遺物,其中一本微分方程課堂筆記不僅用全英文記錄,字跡工整如印刷體一般,很多年輕人看了感覺「自愧不如」。黃緯祿院士高中畢業於揚州中學,1936年,他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東大能源與動力學院與電氣工程學院(前身為「電機工程系」)。
  • 徐州工程學院以學生公寓區「兩站」建設為載體紮實推進學風建設
    徐州工程學院以學生公寓區「兩站」建設為載體紮實推進學風建設 2011-12-22 來源:教育部教育系統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編   徐州工程學院把建設學生公寓區「兩站」(學生黨員工作站和老黨員工作站
  • 80年前「學霸」筆記曝光:全英文工整如印刷體
    80年前的超級「學霸」如何記筆記?近日,東南大學檔案館收到校友、「兩彈一星」元勳黃緯祿院士家人捐贈的一批遺物,其中一本微分方程課堂筆記不僅用全英文記錄,字跡工整如印刷體一般,很多年輕人看了感覺「自愧不如」。黃緯祿院士高中畢業於揚州中學,1936年,他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東大能源與動力學院與電氣工程學院(前身為「電機工程系」)。
  • 【愛國奮鬥南開人】好老師與好學生:精神的對話——訪南開大學2020...
    41年前初登講壇的一段往事,「課後,一位來聽課的教務處副處長攔住我大加鼓勵了一番,要我站在講壇上一直講下去,直至成為南開園裡的教學名師。」「一堂課,一個小時備課也是講,三個小時備課也是講,這些沒人知道;這堂課上完了,老師發現學生情緒上有點問題,把學生留下來談談,這些也沒人知道......」陳洪教授感慨,教育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總能做得更好,「是一件無窮盡的事情」。為學:精神追求 全情投入  「大學裡是心智和精神空間最大的地方,主要的生活就是面對知識。
  • 70年前學霸英文筆記的主人現身 老人八九旬間寫5本傳記
    原標題:70年前學霸英文筆記的主人現身,上海海事大學老校友八九旬間寫5本傳記卓東明老先生在他70年前的英文筆記前留念  參觀上海海事大學校史館時,不少人都在一本筆記前駐足驚嘆:筆跡工整如印刷體般的手抄英文筆記,或許只能用「震撼」二字來形容。
  • 南開大學怎麼樣?
    南開大學是國家重點大學,這個學校的學風校貌都特別好,而且學校還在著名的天津市裡。 南開大學的生活條件特別好,不過有的學生都住在分校區裡邊,那裡有的是六人間有的是四人間,但是宿舍條件特別好,住著十分舒服這個不用擔心。
  • 南開大學龍以明院士獲「全國師德標兵」榮譽稱號
    南開大學龍以明院士獲「全國師德標兵」榮譽稱號   中新網天津9月9日電 (張曉然)第2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全國師德標兵」榮譽稱號的評選結果揭曉,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龍以明獲此殊榮,成為南開大學第一位國家級師德標兵。
  • 南開大學研究生院簡介
    作為中國唯一一所文理並重、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南開大學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和培養模式。  1984年9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南開大學作為全國首批22所單位之一試辦研究生院,從此南開大學的研究生教育無論是教育水平還是教育規模、辦學模式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步入一條正規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
  • 寧波大學流行「曬筆記」 各式學霸筆記獲點讚
    隨著網絡和新媒體的高歌猛進,「刷手機」、「拷貝課件」也成了許多高校課堂上的「新常態」,工整詳細的紙質筆記對於「90後」大學生來說似乎已經「落伍」。  但在近日,寧波大學的校園內卻颳起了一股「筆記風」,一篇篇或工整、或趣味的課堂筆記瞬間在網絡上「刷屏」。從10月20日起,寧波大學團委開始發起「最悅讀」讀書筆記評選活動,鼓勵同學們「曬」出專業課、閱讀書籍等筆記。
  • 首屆南開大學科學研究獎重大成就獎獲得者羅宗強——認真超脫的「南開學派」的開創者
    羅宗強先生1932年出生於廣東省揭陽縣榕城鎮,1956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後師從著名學者王達津攻讀南開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碩士研究生。1956年秋,憑著對文學的愛好,羅宗強先生考進南開大學中文系,從本科到研究生,一讀就是8年。他的學生、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毅回憶「凡是圖書館裡有的,他都找來讀,並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和卡片,打下了堅實廣博的學問根底。」
  • 南開大學公布首位算學系畢業生劉晉年的畢業證
    此時南開大學數、理、化三系並舉,劉晉年就在姜立夫、饒毓泰和邱宗嶽三位名師的教誨下,受到了嚴格的科學訓練。他曾在家中進行化學實驗以輔助學習。在攻克算學難題後往往向著牆壁投擲廢電燈泡(當時電燈泡內為真空),以表示從困惑中解脫出來的喜悅,可以說他在大學既學得刻苦,又學得活潑。
  • [校訓是什麼]南開大學: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
    校訓,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的凝練表達,既沉澱著長期形成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又標註著鮮明的時代氣質。有人統計了我國100多所名校的校訓發現,「學」、「德」、「實」、「行」等字是最常被提及的校訓關鍵字。校訓傳遞的價值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挖掘校訓的價值內涵和文化底蘊,正是新時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面。
  • 南開大學2015年按大類招生專業增至16個
    建校95年來,南開人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發揚「愛國、敬業、創新、樂群」的傳統,形成了「基礎紮實,強調能力,注重實踐,學風嚴謹」的辦學特色,培養了以周恩來、陳省身、吳大猷、曹禺、劉東生等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優秀人才,為民族振興和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2. 2015年學校的招生計劃是多少?有無增減?
  • 南開為明學校揭牌!成都第一所南開系學校落子青白江
    很多家長可能對南開還不太熟悉,這裡再給大家科普一下,南開學校誕生於風雨飄搖的戰火年代,前身是愛國教育家嚴修和張伯苓於1904年在天津共同創辦「私立中學堂」,在歷盡百年傳承發展後
  • 南開大學舉行何炳林先生科學家精神主題圖片展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喬仁銘 攝影報導)為了挖掘宣傳南開大學科學家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紀念南開大學化學學科創建100周年,激勵師生繼承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