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學生學習思想道德教育的興趣,為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

2020-08-26 萬有引力吧

初中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下社會需要的是新型人才,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更是應該具有創新意識與文明素質。因此,在初中時期加強學生的思想觀念教育,屬於從源頭上抓起,有助於為社會培養正能量的人才。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打破傳統的課堂模式,採用新型的教育手段,幫助學生進行提升。本文根據體驗視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構建進行分析,供參考。

1 創設體驗教學情境,帶動學生理解能力加強

情景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環境、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需求等,結合教學內容和課堂的實際情況,創設的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模擬場景,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進行情景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模擬的過程中找到共鳴,增強代入感,更加深入了解法治體系。情景教育法通過創設課堂情境,把學生所學的知識、學生的能力、情感的變化等進行統一結合,把教材中枯燥的內容「變活」,深受學生喜愛,因此也被普遍的運用於我國當代的教育模式中。我國道德教育相對枯燥,教師在課堂上多是採用平淡的口述式教學,長久下來,導致學生對於道德相關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甚至產生了牴觸心理。

創設體驗教學情景,有助於在學生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推動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教師要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察,對教材內容展開調研,設計出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教學策略。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比較固定的教材,但是知識點較為死板,需要教師進行轉化與引導,利用實際的案例豐富課程資源,增強學生的代入感。在進行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態。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當下我國課堂教育形式多元化,如多媒體教學、戶外活動等,豐富了教育內容。

因此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模式,將現實中的案例進行播放,引發學生的思考。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踏上強國之路》一課時,根據中華民族騰飛的表現的主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我國早期戰爭時期的景象,改革開放後的景象,發展中的圖片,逐漸富強的景象等,通過時間順序一一的向學生進行展現,衝擊學生的思想,使學生深刻地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該好好珍惜。同時,應當播放為了我國富強繁榮而做出了重大犧牲的革命家們的事跡,對學生們進行精神上的洗禮。教師應當適當的給出引導,如講述我國在進行抗日戰爭時期時,我們的紅軍戰士在吃穿住行上的困難,並且向一些同學進行提問,如日常生活中家裡都吃些什麼,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生活與紅軍戰士們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更加切實的感受到那段艱苦頑強的崢嶸歲月,從而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並且埋下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利用體驗式教學的策略,可以有效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師針對課堂的實際情況適當的拋出話題,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討論之中,從中獲得學習認知和學習體驗,豐富自身情感。

2 創建課堂合作形式,創造體驗學習契機

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合作學習的模式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首選的教學方法,但是在具體的教學設計時,教師往往將小組討論作為唯一的教學方法。其實,合作學習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可以進行小組辯論、小組調查、小組對話、小組案例分析等。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對合作學習形式及時進行創新設計,為學生創造出更多的體驗學習的機會。

在學習《創新改變生活》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讓學生暢所欲言的課堂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談一談對創新這一觀念的認識,對創新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創新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驚喜,積極的鼓勵學生進行發言,使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切身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活動開始後,學生們都踴躍的進行發言,教師在各個小組之間進行巡視,並親身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如有學生說:「我有一個鄰居,有一天,我們去打籃球,他的奶奶讓他打完球的時候買一些雞蛋回家,而賣雞蛋的攤位是不提供塑膠袋的,當時他只穿了一條運動褲,沒有拿購物袋,身邊又只有一個籃球,他靈機一動,放掉籃球裡面的氣,並且把籃球弄成盆的形狀,將買好的雞蛋放在裡面,高興的回家了。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創新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充分激發自身的潛能,超越自我。」鼓勵學生說出生活中自己所見到的創新的小事。教師還可以利用小組講演的方式,給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充分的體現出了這一教學設計的價值,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展開演講,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還能促使學生們將觀察、思維、語言、操作等能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充分了解教學任務的同時,進行教學設計,儘可能的利用多種手段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通過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拓展教學視野。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要從多元化的角度為學生創造體驗環境,滿足學生的求知心理,製造體驗契機,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進行意志的磨鍊,不斷的進行成長,從而使體驗教學順利開展。

3 創設多樣化演繹活動,加強學生情感體驗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演繹活動,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體驗,隨後再互換角色,從而使學生能對問題進行分析,並善於換位思考的進行解決。在對初中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演繹活動是比較受學生青睞的教學環節,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圍繞教學內容編排演繹劇本,並讓學生親身的參與到演繹中去。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常常會涉及到一些實際的生活案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並以角色演繹形式對此展開學習,從而加深學生的體驗。教師在旁觀看的同時,需要給出指導性的意見與建議,從而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進入角色,並對角色深入的了解,使學生逐漸形成體驗認識的學習模式。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不妨讓學生自由發揮想像,創編演繹內容,對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一個提高。

學習《建設法治中國》相關內容時,教師為學生設計演繹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可以自行設計角色和臺詞,圍繞創建法治社會的必要性進行演繹,要求演繹過程要以真實的法律條例為基礎,貼近現實,融入生活,情感真切。學生領到任務後,都積極投入到準備活動中去。「張書記,身為國家公務員,知法犯法,侵犯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擾亂了社會穩定發展的規律,該當何罪」,諸如此類,學生自行進行犯人、警察、法官等的角色分配,當演繹活動結束後,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鼓勵:「情感真實,情緒表達的很到位,說明對建設法治中國的意義有一定的認知體驗。」通過教師為學生設計的演繹活動,成功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初中生進行自導自演,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可以肯定的是,通過創設演繹活動,使其情感體驗印象深刻,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的內容,強化自身的素質。

4 拓展訓練視野,建立體驗認知體系

在初中生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體驗認識的教學模式,充分的將體驗式教學與活動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在進行課堂訓練時,教師要對知識進行拓展,注意將課程與實際生活有效的結合,引導學生建立完備的認知體系。教師可以通過整合學生的意見,根據學生的需求,及時的對訓練模式進行創新,從而成功的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在進行《文明與家園》一課的學習時,引導學生進行情景在現的演繹活動。

如可以設定內容為一個老奶奶摔倒在馬路上,路過的人表現各有不同,有的在一旁觀看,有的伸出援助之手,有的看都不看一眼悄然走開,有的撥打120電話求助。演繹過後,教師給出幾個觀點,讓學生任選其一進行發言:

1.為了避免被訛詐,還是遠離比較好。

2.要扶,這是中華民族良好美德的體現,更是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

3.要有證人,或者在有錄像的同時再去將老人攙扶起來。學生真實的進行選擇,教師對學生的個性演繹給出適當的點評,從而使學生加深學習印象,並且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5 結語

初中是學生思想政治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意義重大。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的進行教育手段的創新,善於體驗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思想道德教育的興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關焦點

  • 清晰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學校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促進學生成才的重要手段,是學校強化育人功能的有效措施。在確立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樹立學校形象、錘鍊學校精神之中貫穿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教育更加有形化、具體化、生動化、多樣化,從而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 如何加強對現在小孩的思想道德教育,為小孩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加強對小孩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成長比成績更重要。中國的教育體系,無形中給了小孩更多壓力,家長的期望,學校的督促上進,但是我們更應該明白,健康成長比分數更重要。 許多急功近利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考上了重點,就是一種成功的表現,往往對於孩子的其他要求不在乎,不強制,讓孩子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學習的機器。可是,孩子的成長不只是單一的智力方面發展。還有很多方面的需求。現在很多孩子學習成績雖然很好,可是心裡發生了問題。做出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舉動,極端嚴重到無底線。
  • 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石臼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綜述
    近年來,東港區石臼小學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積極動員全校師生用實際行動學習踐行新時代中國精神,引導廣大未成年人感悟生命珍貴、民族精神、國家力量、道德價值、責任擔當,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夏縣公安交警——舉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專題講座
    為進一步增強全體民、輔警人生觀、價值觀修養,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激發民、輔警懲惡揚善,擔當盡責,勇於奉獻,盡心盡力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做出積極的貢獻,6月1日晚,夏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邀請原縣人大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國家書畫家聯合總會會員張有道同志來到我大隊
  •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勢在必行
    曾任中央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等主流媒體新聞主播的孫巖同志被聘任為黨政理論網首席信息員和北京頻道主任。黨政理論網編輯委員會認為,孫巖作為中共黨員、碩士學位,又是原中央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等主流媒體新聞美女主播,自身的影響力就能感染很多受眾,北京頻道開通以及新媒體視頻部的成立,可以進一步謳歌那些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舍小家為大家,冒著被傳染甚至是捨棄生命的危險的白衣天使們,那些夜以繼日為儘快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科研人員,同時也要多方位地宣傳那些協助轉移隔離病人
  • 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政治信仰
    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政治信仰, 是我國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習近平同志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多樣多變的新形勢下,我們要準確把握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把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政治信仰作為一項事關國家未來的戰略工程。   堅信真理是樹立正確政治信仰的根本。
  • 大學生怎樣樹立正確的「三觀」
    但是,一些大學生拜金思想顯現,價值觀扭曲;理想追求淡薄,人生觀沉淪;愛國主義缺失,世界觀出現偏差。大學生的「三觀」培養刻不容緩,要激發大學生主觀能動性,養成良好價值觀;營造良好家庭與社會環境,促進大學生形成積極人生觀;強化高校教書育人功能性,涵養大學生正確世界觀。
  • 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學習生活?這些問題都會涉及我們的價值觀問題。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地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如何實現自身的價值,對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他的世界觀人生觀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首先我們要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 開封市第十中學開展日常思想道德教育活動
    踐行核心價值觀,爭做出彩十中人中新開封網9月7日訊(付海濤)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推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2020年9月7日上午,開封市第十中學開展2020-2021學年日常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全校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人民利益為坐標,堅持正確的原則
    努力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思維方法,聯繫實際不斷改造世界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人民利益為坐標,自覺地進行自我心理、行為調適,堅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的人生原則。孜孜不倦學習,以強烈的求知慾,攝取知識營養,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品位。
  • 2019年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方法
    如要聯繫自己和現實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思想道德實際及熱點問題,運用科學的理論觀點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針對性地分析、思考,解決思想深層次的問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三、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要將書本知識的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還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的特徵。
  • 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教學八法
    浙江傳媒學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努力探索創新具有傳媒藝術院校特色與示範意義的思政教學方法,通過樹立學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從被動聽講到主動參與的轉變;通過摒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實現思政理論從簡單記憶到學生主動建構的轉變;通過教學資源整合拓展,引入網際網路與社會實踐,實現思政教育從理論學習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轉變;通過考核方式的科學創新,實現思政教育從以應試為目的到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與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發展的轉變
  • 在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據調查資料顯示:學生贊成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奉獻的傳統價值觀的很少,相反,自私、頑劣、誠信等壞現象卻屢見不鮮。教育發展至今,我們不能忽略這樣一些事實:一位經過國家幾十年培育出來的高級人才,若投敵叛國,其罪孽不堪設想。因此,教育中的人生價值導向問題,就顯得特別重要。
  •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感概一下人生,這是常事。但是,這又取決於一個人對世界的心態,這也就是人的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了一個人的立場,特別是信仰。現在人的思想,尤其是心智,很是迷亂,其實也就是非觀的混亂,好得不信,不好的卻津津樂道。
  • 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明確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避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教學盲目性的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從而更好的保證政治課堂效率。而職業高中學生的學習範圍相比較普通高中的學生而言是比較小的,所以教師則需要針對這種情況更加細心的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並且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合理的調整教學方法,最終實現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 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善於和他人交往,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我國高校的思想工作當中,高校教育管理者將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等方面,通過思想教育來解決學生遇到的一切問題,實際上,高校大學生的很多問題是由於心理問題引起的,隨著社會網絡化的發展,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凸顯起來。
  • 思想道德教育:生態道德觀的培養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態道德觀培養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態道德觀培養的必要性。 1.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要求必須培養生態道德觀。生態環境的現狀讓生態道德觀的培養變得勢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態道德教育現狀要求必須培養生態道德觀。 我國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著種種弊端,具體表現在: 首先,理論研究滯後,思想上重視不夠,學科體系不健全。
  • 新時期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你怎麼看?
    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期間打好做人的基礎,使他們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信仰,高尚的情操,強健的體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嚴肅的愛崗敬業精神,這一崇高的歷史任務就落在了我國高等教育者的肩上,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成敗,同時更直接關係到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 教育部:通過研學旅行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提升核心素養
    ,不斷豐富德育活動形式內容,加強思想教育引導,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雲成長專家提到,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要以培育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為根本目標,通過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鮮明價值取向、養成良好品德,發揮綜合實踐活動、研學旅行項目,培養學生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混合式教學探究
    二、具體措施  (一)建設思路:  1.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教學。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8年版)》教材為主要內容,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教學,引導學生築牢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正確「三觀」。  2.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