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應-殘存證據收集

2020-10-03 薪王也傳火


「集體性記憶錯亂」,是曼德拉效應的大概意思。

這個名詞無數讀者朋友都已知曉,這裡幾句帶過:曼德拉2013年逝世,而無數人記得其80年代已死,並表示自己明確看過相關新聞和葬禮錄像等等。曼德拉的死帶出這一連串的集體記憶錯亂,後來類似的這種現象統稱為「曼德拉效應」。


話不多說,直接正題上乾貨。

以下圖片來自全網收集。


沉思者

無論您去百度谷歌任意瀏覽器或任意圖庫,在裡面搜羅丹沉思者的雕像,皆是這樣,手託下巴。


那問題來了,羅丹先生對自己沉思者雕像的評價:


「他不僅用大腦、張大的鼻翼和緊閉的嘴唇思考,他還用胳膊、腿、背上的 肌肉思考,用握緊的拳頭和緊張的腳趾思考。」

拳頭在哪?


而IBM的一段古早時期一段紀錄片(應該是紀錄片,我把原連結放在下面),出現的沉思者雕像,是握著拳的。




視頻彈幕和評論也有些人表示,這才是印象中的思想者雕像。


視頻連結:https://b23.tv/icFyiq


那麼那個違背了原作者羅丹原話,和多人記憶不符的、如今卻是正版的手託下巴的雕像,是什麼來頭?


看到這,即使您讀前毫不知曉曼德拉效應,也大致該明白幾分——這個所謂的效應,就像是說我們的世界被改變了,所有人的記憶也集體被改變。但終究沒有改變的十分徹底,很多人依舊殘留些許記憶,客觀事物甚至也殘留著證據。


甘迺迪遇刺

1963年11月22日,一聲槍響,甘迺迪倒在了行駛在路上的敞篷車裡。無論他坐在車上的一路揮手致意,還是子彈擊中他的瞬間,都有很多影像資料留存下來。


一臺6人座的的敞篷車。


而卻有很多影像資料中,車座位變成了4座。


美國《生命雜誌》當年刊登的遇刺事件發生後甘迺迪座駕的照片,明顯四人座。



其他照片也表明是4座


美國歷史博物館號稱1比1複製的甘迺迪座駕模型,也是4座


甘迺迪遇刺後,FBI進行了一次現場復原,此為當時照片,用的是一輛4人座的車。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的是,甘迺迪坐的是1961年產的林肯大陸豪華敞篷車(Lincoln Continental),三排七座,當時車上六個人,前排司機與保鏢,中排德克薩斯州州長夫婦,後排甘迺迪夫婦。


關於甘迺迪遇刺的曼德拉效應,一個香港老哥的詳解,連結  https://b23.tv/7aUyyX


米老鼠的吊帶


這個被議論的很多,現在米老鼠的圖片上半身是全黑的。


然而無數人記憶裡它的衣服是有吊帶的,  。


問題出在這,如果真的有人改變這一時間線,關於米老鼠的改動似乎並不徹底。



黑白時代的一集,放慢看,上半身有白點,疑似吊帶的殘留。


看官會說這算哪門子證據,太過牽強,那您請看下面這個。


這一集有很多的老鼠


跳舞玩耍,都沒有吊帶


米奇和米妮彈鋼琴,這群老鼠一起歡呼,而這時,出現了吊帶:



鏡頭再變, 吊帶又消失了。

修改者看來略微疏忽了一下···


再上個圖,這是小編自己偶然拍到的

(字母是加的水印)


如此類的曼德拉效應,還有經典的《愛我中華》歌詞改變,午馬老先生逝世時間,口字旁的當消失,86版西遊記有沒有下油鍋,甚至人類身體結構改變······很多怕不能用一句「記錯了」來解釋。


話說回來,這些資料證據什麼的看看圖個樂,也就行了。無論曼德拉效應是不是真的,無論是不是有人真的篡改了歷史,自己的日子還是自己過下去。這些聽著挺玄乎的,就當生活的佐料,可別信了什麼陰謀論。感興趣就自己研究研究,不感興趣的,那管它什麼效應,一笑了之。

開心最重要。



不過讀者老爺們如果喜歡看這一類超自然題材的可以評論區告訴我,我再去收集點資料。

如果您需要以上圖片或視頻的出處,評論告訴我,找連結發過去。

或者您有什麼這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在評論區分享。


相關焦點

  • 曼德拉效應—口字旁的「當」存在嗎?
    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好像我們腦海裡存在的口字旁「當」現實中不存在,符合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的緣起最早聲稱有曼德拉效應現象是2010年一位研究超自然現象的「超能力研究者」——美國博客菲安娜·布梅。
  • 難道是是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好像我們腦海裡存在的口字旁「當」現實中不存在,符合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的緣起最早聲稱有曼德拉效應現象是2010年一位研究超自然現象的「超能力研究者」——美國博客菲安娜·布梅。
  • 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的11個例子,你信哪一個?
    如果您也對曼德拉效應感興趣,請關注本號,這裡可能是全網最專心做曼德拉效應的號了。如果你想進群討論,請xijiang100什麼是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群體性記憶偏差」,也可以說是群體性記憶不符,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比如,最常見的去年的《愛我中華》歌詞,民族和星座之大爭論,《愛我中華》裡有一句歌詞「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隻花」,很多人明明記得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還有,非常熟悉的那個字,仔細觀察的時候突然變陌生,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
  • 危險的「曼德拉效應」:讓人處於假象和真相併存的雙重空間中
    提起「曼德拉效應」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首先讓大獅子為各位簡單解答一下。「曼德拉效應」這一名字,最初來源於一群相信曼德拉當年於獄中已經逝世的人,他們認為曼德拉於上世紀80年代已經死去。而事實上曼德拉並沒有死在獄中,他於1990年2月出獄,並且在1993年至1997年間擔任南非總統,直到2013年才去世。2010年,研究「曼德拉效應」的團體製作了一個網站,網站名字直接取名為「曼德拉效應網」。
  • 生物學的猜想,曼德拉效應解讀。曼德拉效應,生物學,心理學
    曼德拉效應如果你把這些書給沒有聽過的朋友,也會出現類似曼德拉效應的記憶錯覺曼德拉效應就是對容易產生記憶偏差的人的一種集體篩選
  • 曼德拉效應又出現了,口字旁的當為什麼打不出來?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呢?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因一個人引發的效應而已,他就是南非總統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然而在逝世報導出來之後,很多網友都懵了,因為他們記憶中,曼德拉早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逝世,而且還記得當時逝世時宏大的葬禮,甚至記得逝世後曼德拉遺孀在葬禮上發表的演講,於是這種違背事實的大眾群體記憶混亂,被稱為了「曼德拉效應」。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人類記憶被誰篡改了?你是否遇到過?
    這還要從歷史上著名的「曼德拉效應」說起。曼德拉總統的出現顧名思義,曼德拉效應和他的名字一模一樣,曼德拉原先是一位南非的總統,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他早已逝世多年,可是在1993年的時候,他再次出現了獲得了諾貝爾學獎,一時間讓所有人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出現了偏差,本以為他在監獄中逝世了,沒想到他還獲得了諾貝爾學獎,這又是什麼情況呢?難道他重新復活了嗎?
  • 為何「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難道人類的記憶正被篡改?
    所以我們只有對那些我們經歷過或者說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才會有記憶,但是「曼德拉效應」卻和這個解釋相悖,而且據調查,隨著時代的發展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難不成是人類的記憶被篡改了嗎?什麼是「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是一個心理學效應,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
  • 為什麼會出現神奇的「曼德拉效應」?
    然而,世間依舊存在許多未解之謎,有的甚至連科學都無法解釋,尤其是關於人類科學所能探知之外的事物,多維空間和人類記憶的先河,都是很難用科學來解釋的,這就要關乎到一種很奇妙的定律「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是一種對人類記憶進行了篡改的奇怪記憶效應。主要是一些人類本身的記憶突然間遭到難以言喻的錯誤認定,也就是記憶深處的遺失。
  • 曼德拉效應!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你很清晰地記得曾經發生過的某一件事,但當你和別人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對方的記憶卻和你的不同,這種記憶錯亂在科學上被稱作「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2013年,南非總統曼德拉去世的新聞發布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
  • 對於神秘的「曼德拉效應」,科學家們給出了三種不同的解釋
    就連記錄他出生的醫院,給他上戶口的派出所都已經失去了這個證據。甚至到最後連路明非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疾病,記住了一個本不該存在的人。或許看到這裡,大家會嗤之以鼻:這不就是一本都市獵奇小說嗎?可惜你錯了,世界上確實有這樣一個被遺忘的人,並且大家都聽說過他的名字,他就是「黑人解放者」曼德拉。
  • 你遭遇過哪些曼德拉效應?
    你遇到過哪些曼德拉效應?圖片源自網絡最早聲稱有曼德拉效應現象是2010年一位研究超自然現象的她發現自己跟很多人一樣,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中死亡」,但現實是曼德拉沒有在20世紀80年代死去,後來更被釋放,還當上南非總統,直至2010年時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
  • 有人在篡改你的記憶——曼德拉效應
    其實皮卡丘的尾巴是這樣的:這就是曼德拉效應The Mandela Effect這是一個心理學效應,指大眾對某一事物或現象持有錯誤記憶與事實不相符合。以下幾種常見的曼德拉效應,你經歷過嗎?1、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創作的著名雕塑沉思者(Le Penseur)是手抵額頭還是下巴呢?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誰篡改了人類的記憶?
    正因為記憶對人類非常重要,所以有一個現象一直讓人們十分關心和疑惑不解,甚至有人因此懷疑自己的記憶遭到了篡改,這個現象就是「曼德拉效應」。 可能許多人都曾在某處聽說過「曼德拉效應」,但是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其實這個名詞起源於南非國父——曼德拉。
  • 曼德拉,死了上億次的男人
    很快,殘存的一些「證據」也都消失了,就像一個個bug被修復一樣。這個世界逐漸被「恢復」成了曼德拉2013年才去世的樣子。老布希因為搞錯曼德拉去世的日子,出來致歉,小布希呢,那也只能是他記錯了……人們為這種「集體虛假記憶」的現象,起了個名字叫「曼德拉效應」。很多人相信,這其實就是這個世界的漏洞。2013年以後,社交論壇上人們暢談著自己身邊的曼德拉效應。大家逐漸發現,如果集體虛假記憶是漏洞的話,這個世界與其說是蒼蠅不叮無縫蛋的那個蛋,不如說就是個被槍打成篩子的蛋——漏洞也太多了吧。
  • 科學揭秘曼德拉效應,我們的記憶被誰篡改了?
    令人細思極恐的曼德拉效應到底是什麼?為何它可以讓數以萬計的人類同時感受到記憶錯亂?難道這真的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嗎?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這篇文章會顛覆你對曼德拉效應的認知。大家好,我是公子,今天跟大家聊曼德拉效應。
  • 曼德拉效應會不會偷走人的記憶!
    你知道令人細思極恐的曼德拉效應到底是什麼嗎?為何它可以讓數以萬計的網民同時感受到記憶錯亂,甚至在全球各地,都會出現曼德拉效應的認同者,難道,這真的只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嗎?請各位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這很有可能會,重新顛覆你對曼德拉效應的認知。
  • 集體虛假記憶:曼德拉效應的背後是什麼?
    這種情形被自詡為「超自然顧問」的菲奧娜·布魯姆(Fiona Broome)稱作「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因為她發現,別人跟她一樣記得一件不真實的事,那就是南非民權領袖納爾遜·曼德拉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死於獄中了。這種眾人共有的虛假記憶真的是源自所謂「來自母體的數據錯誤」(glitch in the matrix)嗎?
  • 居然還有人相信曼德拉效應?人類的記憶根本沒有被修改!
    導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曼德拉效應的說法開始流傳起來,許多人認為自己的記憶被篡改了,理由便是在他們的記憶中,曼德拉似乎已經去世很多年了,但是事實上曼德拉是2013年才去世的,似乎曼德拉去世這個事件重複了兩次甚至更多,這便是著名的曼德拉效應!
  • 曼德拉效應來襲,男子被指認成兇手!
    在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叫做曼德拉效應,它是指人類的一種記憶偏差,這一名詞出現的原因是因為前南非總統曼德拉,他去世被曝光的時候,眾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因為在他們的記憶當中,曼德拉早就已經去世了,出現這一現象的網友並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