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6日,筆者在新京報看到了一則消息:【#世界最貴手錶#價值2.2億元】
11月9日,腕錶拍賣會Only Watch上,百達翡麗的6300A拍出3100萬瑞郎(約2.2億元)的價格,是起拍價的12倍,破鐘錶最高價格紀錄。這款手錶是一枚孤品,材質為不鏽鋼,可正反佩戴,擁有20項功能,包括大小自鳴、瞬跳萬年曆、日期、小時鬧鈴等。
關於這款手錶的來歷及製造工藝,以及強大的智能化功能,有個小視頻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如果從手錶的起源和用途來看,它已經超過了其原有的使用價值,如此昂貴的價格誰能買得起?買了看時間?把它供起來?但是,有人造就會有人買,如果換個角度,倒是一件不錯的藏品,因為它是「孤品」,也就是獨一無二了。
手錶最早是被稱之為腕錶,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及顯示時間的儀器。最初的名稱只是為了區別於其它類型的時鐘,因為,不管是放在桌子上,還是戴在手腕上,它們都統稱為「時鐘」。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膠、尼龍布、不鏽鋼等材料,製成錶帶,將顯示時間的「表頭」束在手腕上。本來作為儀器的「錶」應該帶金字旁,但過去也多直接寫成「表」,並非後來漢字簡化影響。
如果從歷史發展觀來看,這塊價值2.2億元的手錶釆用不鏽鋼製造,若是放在300多年前它就是個冒牌貨。但這個冒牌貨也確實是真貨,為什麼這樣說呢?接著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我們在這裡先來個小插曲。冒牌貨英文為Pinchbeck,源自18世紀的倫敦鐘錶商克里斯多福·平奇貝克(Christopher Pinchbeck)。眾所周知,鐘錶發明於16世紀,那時候的鐘表即使在歐洲也還是個奢侈品,是進不了平常人家的,在中國也只能在皇宮中看到了。到了18世紀,製造工藝趨於完備,但材料基本都是黃金,作為奢侈品再配以珠寶、鑽石等飾物,價格自然不扉。
到了18世紀,倫敦鐘錶商克里斯多福·平奇貝克(Christopher Pinchbeck)發明了合金,並以此代替純金製作鐘錶。雖然使用合金材料,但平奇貝克製作的手錶並不廉價,他曾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設計過一個精美的音樂鍾,在當時就已經價值高達500英鎊。老平奇貝剋死後,他的長子小平奇貝克繼承父業後成為了國王的御用鐘錶匠,他曾為英國國王設計的大鐘,如今依舊存放於白金漢宮之中。
此後,這類以合金製造的、或者不同於之前以純金製造的鐘表,都是以平奇貝克的名字命名,被統稱為「冒牌貨」(Pinchbeck)。那時這樣叫並不具有貶義,只是一個品牌的代名詞,但後來卻不知何故,冒牌貨——平克貝奇竟然成了假貨的代言人了,這對為鐘錶事業付出一生的父子也許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姓氏後來不是用來指鐘錶,而是成了指假貨,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世界上的第一隻手錶誕生於1868年,是由一個叫百達翡麗的公司製造給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但這種形式的鐘表,在當時並不流行。那麼,這個「百達翡麗」又是個什麼組織,那隻表為何能拍出如此天你?答案就是,因為它是百達翡麗製造的!
百達翡麗是一家始於1839年的瑞士著名鐘錶品牌,為世界十大名表之首,是瑞士僅存的真正的獨立制表商之一。早在16世紀,鐘錶製造業的深厚文化已在日內瓦萌芽。日內瓦早期的鐘表製造者是近乎狂熱的工藝師,務求作品在外形及性能上至臻完美。
1883年,制表技師百達(Antoine de Patek)通過技術的不斷更新,為公司的誕生莫定了基礎。數年後,鐘錶師翡麗(Adricn Philippe)加入了他其公司,不久兩人合力改變了鐘錶製造業的歷史。他們創造出各項新發明,取得多項專利,並以其機械機芯的精確度創下多項記錄,至今未被打破。
1839年,他們建立了生產工廠,由於對技術的追求和不斷更新,加上年產量有限,在市面上還是比較稀缺,但竹格也是相當昂貴,其每塊表的平均零售價達20,000美元至30,000美元。高貴的藝術境界與昂貴的製作材料塑造了百達翡麗經久不衰的品牌價值。
1861年百達翡麗獲得了免用鑰匙上鏈及定時系統的專利權,並在1865年推出第一款瑞士腕錶。19世紀60年代,百達翡麗榮獲天文臺第一個精確獎。1886年獲得「日內瓦」標誌的鐘表製造商,並且是僅存的在原廠完成全部制表工藝的公司。1902年雙指針計時碼錶獲得專利。
1932年,在日內瓦擁有一家高檔錶盤製造廠的Charles Stern和Jean Stern兩兄弟收購了該公司。從此之後「Patek Philippe S.A.」 一直是家族企業。
在數百年的鐘表生產歷程中,百達翡麗一直信奉精品哲學,秉承寧缺勿爛的願則,限量生產,每年的產量只有5萬隻。在長達一個半多世紀中,百達翡麗出品的表數極為有限(僅60萬隻),但只在世界頂級名店發售。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