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取消五項加分,藝術學科喜上位

2021-02-17 北京儒藝繪畫

為了考分終不悔

刷題刷的人憔悴

你的孩子還在受奧數折磨嗎?

儒藝教育告訴你

解脫啦!

曾經令中小學生們

聞風喪膽的奧數

終於被拉下「神壇」!

教育部取消體育、奧數等5項加分

藝術類學科喜上位

曾經令中小學生們

聞風喪膽的奧數

終於被拉下「神壇」!

教育部取消體育、奧數等5項加分

藝術類學科喜上位

近年來藝術素質教育已成為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藝術素質教育對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對於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都具有深遠意義。

據了解國家相關部門曾多次出臺相關文件,參考文獻(教體藝〔2014〕1號)、(教體藝〔2015〕5號)、國辦發〔2015〕71號,這些文件的出臺,意味著以往校園教育中不被重視的藝術教育學科終於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

教育部文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做了以下規定: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5項。

一是學業水平。重點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選修課程內容和學習成績、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等,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情況;

二是藝術素養。重點是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

三是思想品德。重點是學生參與黨團活動、有關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願服務等的次數、持續時間;

四是身心健康。重點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主要結果,體育運動特長項目,參加體育運動的效果,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

五是社會實踐。重點是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次數、持續時間,形成的作品、調查報告等。

根據教育部最新通知,高考藝術特長生將享受加分政策,全國53所高校率先響應藝術特長生加分政策。如何成為藝術生和藝術特長生?他們的區別是什麼?請看最新出臺的政策!

藝術類特長生新定義:普通高校為了活躍校園生活文化,更好的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經過教育部門批准後每年可以錄取一些達到成績要求又有藝術特長的學生。

簡而言之,一個學音樂的學生報考了音樂專業,那就是藝考生;而學音樂的孩子報考了金融專業就屬於藝術特長生了。

同時,按照新通知,53所高校的藝術特長生仍然可以招生,但「藝術特長生」的叫法不再,變成了53所高校的高水平藝術團招收特長生。

一是招生人數控制在本校總招生數的1%以內(學校本科招8000人,特長生就80人以內)。二是合格的藝術特長生人數不得超過招生人數的2倍 (特長生招80人,合格人數在160人以內)。三是藝術特長生享受政策。

現在一般的藝術特長生可以在一本線上,學校要求投檔線小20分左右錄取。比如,清華大學投檔線是640分,省內一本線是610分,那麼藝術特長生只要考到620分就可以被清華大學錄取了。

只要有藝術特長就可以去報名,某些省沒有組織統一考試,考生都是直接到有招生的學校去報名和考試。藝術生有特長生的資格,報考藝術專業將不加分,相當於普通藝考生。當如果報考了這個學校的普通專業,則可以加分。53所高校為藝術特長生加分。

研究顯示,藝術體驗不僅能使孩子獲得愉悅,還能給孩子帶來多方面的益處,無論是數學,閱讀,認知能力,批判性思維,還是口語技能。

學習藝術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專注力、自控力、自信心和團隊合作能力,使孩子跟環境發生更深層次的聯繫,從而開闊視野,獲得人生的幸福感。

當前,素質教育已成為主流教育,語言教育也將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語言教育是美育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德、智、體、美、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它對兒童早期的智力開發和道德素質的培養有著特殊的意義。

心理學、教育學都認為,幼兒時期是人的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少兒時代是思維的發育階段,而進行語言教育正是開發智力、訓練思維、培養靈感、提高少兒自身修養和氣質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習語言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發散性思維。同時語言又是兒童最樂意接受的一種形式,所以,在幼兒到小學階段進行語言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認為

美育的目的在於陶冶人的感情

認識美醜、培養高尚的興趣、

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實際上藝術並不只是藝術本身

而是整個人生觀的培養與薰陶

孩子在走向藝術的領域中時

藝術同樣也塑造了孩子

形成更高的生命境界

聯繫我們

第一校區:農大南路樹村郊野公園臨16號院。

               牛老師:13521926035;

第二校區:海澱區大鐘寺華傑大廈10B11室。

               陳老師:16601100483;

第三校區:朝陽區凱文學校東門寶泉三街46號院3號路3層。

               昕昕老師:15801687006;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全面取消五項高考加分項目,藝術類—除外!!!
    教育部取消體育、奧數等5項加分藝術類學科喜上位概括起來就是取消所有奧數培訓班取消所有文化考試冠軍加分加強全面發展重點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選修課程內容和學習成績、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等,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情況;二是藝術素養。重點是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三是思想品德。
  • 2020年藝術學科喜提「上位」,美育將從「軟任務」變為「硬指標」!
    藝術教育學科 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肯定 近年來藝術素質教育已成為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選修課程內容和學習成績、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等,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情況; 二是藝術素養。重點是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 三是思想品德。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20年起美育變為「硬指標」!藝術成為必修課
    近日,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教育部部長提出,新的一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再一次強調,藝術不再是「興趣課」,而是「必修課」!
  • 教育部取消5項高考加分規定,保留5類加分,家長:重視專項招生
    在高考改革深化的過程中,高考的加分事項逐漸減少,進一步保障了考生在高校錄取起點上的公平競爭。從2018年的普通高校招生開始,教育部正式通知:取消奧賽加分和省級優秀學生加分等5項高考加分的規定。教育部在2019年高考中嚴格規範高考加分教育部根據實際情況,減少高考的加分事項,規範高考的加分事項,有助於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合理地引導考生通過更為公平競爭途徑,體現自身的相關特長和優秀表現等才能,及時地糾正了少數學生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思想傾向。
  • 教育部宣布,2022年取消高考加分政策,學生們將喜極泣
    從起,將取消兩項加分政策,一是少數民族候選人,二是華僑家屬港澳同胞及其家屬,不過,今明兩年高考學生仍有資格加分,分數為5分,之前,這一規定只適用於安徽省考生。除取消2個加分政策外,還將保留4個國家級加分,一是烈士子女20分;二是在服役期間有二等功,或被劇院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老兵20分;三是有自營職業的退伍軍人10分;四是歸僑10分,華僑及臺灣考生子女。
  • 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教育部回應
    每年高考前夕有關加分政策的爭論就會再次出現。今年稍早有消息稱國家計劃取消針對少數民族的加分政策。來自人民網的報導,日前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按照國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統一要求,保留並進一步完善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優惠政策。
  • 教育部最新通知:取消少數民族加分,家長舉雙手贊成
    在2009年教育部出臺了高考加分政策,分別有「增加20分投檔」「增加10分投檔」和「優先錄取」3種加分形式,具體加分幅度還是由各省市具體決定。他們就是特長生,可能是體育特長生也可能是藝術特長生,他們的高考都享受加分政策。
  • 國家教育部宣布藝術成為中小學必修課,孩子學琴高考或能加分
    以往校園教育中不被重視的藝術教育學科終於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近年來美育已成為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國家相關部門曾多次出臺相關文件,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2018高考加分最新政策?高招還能加分嗎?取消加分項目有哪些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 教育部又出新通知:嚴格藝術類招生標準,不得降低錄取要求
    近日通知:近日,江西省教育廳官方帳號,發布了來自教育部的最新要求:教育部近日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普通高校藝術類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普通高校藝術類考試招生工作。從取消所有奧數培訓班取消所有文化考試冠軍加分
  • 自主招生取消了,五項學科競賽還要繼續麼?
    自主招生取消了,五項學科競賽還要繼續麼?這裡說的五項學科競賽是指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 教育部發話了:鼓勵學生參加舞蹈專業藝術興趣班
    而在這不久之前,教育部也針對2020高考生推出了一項新的招生改革政策:取消所有奧數培訓班、所有文化考試冠軍加分加強全面發展,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高考範疇重點是在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等興趣特長據了解國家相關部門曾多次出臺相關文件:參考文獻(教體藝〔2014〕1號)(教體藝〔2015〕5號)國辦發〔2015〕71號意味著以往校園教育中不被重視的藝術教育學科,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肯定,藝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
  • 這些人的高考加分將取消
    調整主要涉及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和部分科技類競賽高考加分,以及體育特長生加分兩個項目。2014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再次印發《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根據《意見》,2015年1月1日起,取消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跡者、奧賽獲獎者、科技類競賽獲獎者、重大體育比賽獲獎者、二級運動員統測合格者加分項目6項全國性加分項目。同時取消地方性體育、藝術、科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加分項目,並進一步大幅減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
  • 官方宣布大消息,2022年取消2項高考加分政策,學生喜極而泣
    從2022年期,將會取消2項加分政策,第一項取消是少數民族考生加分資格,第二項是僑眷、港澳同胞及眷屬的加分資格,不過今年和明年的符合條件的高考生依舊具備加分資格,分值是5分,這項規定目前只適用於安徽省的考生。
  • 評高考加分退場:制度反思與補位不能止步
    一是教育部公布日前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規定2015年1月1日 起,取消奧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體育特長生等高考加分項目;其二,教育部明確稱,2015年起高中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有涉思想品德、學業水 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項,中學3年記錄,高校逐步以此為招生的重要參考。
  • 全國多省高考加分「瘦身」 加分項該不該徹底取消?
    全國多省高考加分「瘦身」 加分項該不該徹底取消?  記者林露  北京取消等級運動員照顧加分;內蒙古取消自治區級優秀學生加分;四川取消見義勇為考生加分……人民網記者統計發現,2018年全國各省區市高考加分進一步「瘦身」。
  • 教育部:現階段不宜將此納入高考加分
    早於2014年,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明確提出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考生相關科研特長和創新潛質可作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
  • 教育廳宣布新消息,2022年取消2項高考加分政策,學生們喜極而泣
    從2022年期,將會取消2項加分政策,第一項取消是少數民族考生加分資格,第二項是僑眷、港澳同胞及眷屬的加分資格,不過今年和明年的符合條件的高考生依舊具備加分資格,分值是5分,這項規定目前只適用於安徽省的考生。
  • 安徽省高考取消少數民族加分,看看高考加分是如何「減負」的
    政策將進行調整:自2022年起,取消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1、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即全國性加分項目「3僑1臺中的兩僑);2、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其中「取消少數民族加分」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實際上,安徽省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早在幾年前,山西、山東就取消了少數民族加分項,江西和遼寧也分別將在2023和2026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
  • 多省高考加分再瘦身:明年有地方取消農村獨生子女考生加分
    通過梳理31省份高考加分政策發現,近幾年多地對「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宣布將取消加分的也並非安徽一省。伴隨著爭議聲,中央層面開啟了高考加分政策大調整。2010年,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規範和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進一步加強高考加分管理工作。調整主要涉及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和部分科技類競賽高考加分,以及體育特長生加分兩個項目。2014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再次印發《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