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2020-12-15 娛樂資本論

作者/雅莉

對劉天池來說,從「拯救流量明星演技的救星」到被稱為「誤人子弟的表演指導」,只需一夕之間。

轉折點發生在9月8日,《我就是演員》開播。「你如果能像剛才說話那樣演戲,一定是一個好演員。」胡先煦被淘汰後,導師吳秀波感嘆道。為什麼一向以表演自然著稱的童星胡先煦,這次會演得這麼做作?有網友把這歸罪於劉天池此前的強烈刺激,「對誰都是嘶吼式教學,不能因材施教。」

而在去年第一季《演員的誕生》播出時,這位在中戲教了20年表演的老師,卻因為成功激發出王俊凱和歐陽娜娜的真情,收穫了許多讚美。當時使用的,也是這種逼迫演員爆發激烈情緒的方法。

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劉天池不得不出來回應,「時間短任務重,這個方法針對年輕演員,能夠迅速調動他們的情緒和爆發力。」

「其實這種方法的重點在於釋放能量,而非大家所關注的『激發情緒』。只有釋放掉身體多餘的能量,表達出來的東西才真實。」《我就是演員》的另一名表演指導李雅菂說。在節目中,他和另兩位表演老師秦越、劉羿良一起協助劉天池工作,幫助演員捋劇本和排練。

9月22日,第三期《我就是演員》播出。當天上午,在位於北京朝陽區的劉天池表演工坊,三位表演老師和小娛聊了聊這檔節目的幕後故事、爭議和表演本身。

節目背後的節目更好看

什麼是表演?

李雅菂2005年從中戲畢業後,一直在中戲教授表演至今。在他看來,表演的本質是給予,所有的創作也都是給予,不給予就無法接受,但大部分人在臺上想的都是獲得。尤其是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競技性貫穿始終,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想贏,都想獲得更多的關注。

加臺詞是選手們最愛做的事情之一。在劉羿良看來,這是演員拍影視劇留下的後遺症,老覺得只有有詞的時候才有鏡頭。殊不知在加詞的同時,也給了詞少的人更多的表演空間。

李雅菂用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舉了個例子。主人公安迪在警長辦公室發現了一個唱機,按下後,歌劇《費加羅的婚禮》響徹整個監獄。警長讓他開門,內心掙扎的安迪開門後,很快又關上,回到座椅繼續欣賞音樂。整段表演沒有一句臺詞,卻堪稱殿堂級的表演。

「但你這麼跟參賽演員去解釋,他未必認同。一是觀念原因,認為有詞才有鏡頭。二是因為節目的競賽性。他需要通過比賽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而不是完全地詮釋這個角色。」李雅菂無奈地說。

除了加詞,不同尋常的走位也能搶戲。比如在和對手對話的同時,慢慢後退,背過身子念詞。這樣攝像機和觀眾就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有些求勝心切的演員,會為此打斷排練,停下來研究怎麼壓過對方。

當一組演員中有一方只顧自己時,觀眾就會產生兩人不在一個次元的感覺。第三期中,孫茜在和張小斐的《盲山》片段就是如此。「兩位對自我角色的狀態,不是靠交流產生的。更多的時候是在自我醞釀和自我積澱。」導師吳秀波在節目中批評道。

當張小斐承認,和孫茜的排練時間一共加起來只有兩個小時時,三位導師都很驚訝。《我就是演員》每一期錄製的時間只有48個小時。第一天排練時,孫茜一直都在捋劇本,琢磨自己的人物,就是不肯排練。直到第二天錄製前的兩個小時,兩人才匆忙地走了一遍重要調度。節目播出後,孫茜的舉動被一些網友認為過於自私。

「正常的交流,演員都是在一個頻率下,對同一事件共同做出反應。假如一個人給的反應比另一個人多一點,兩個人看起來就會像各演各的。」負責這一組的秦越說。這就像合奏時有一個樂器的聲音蓋過了其它所有的樂器,變成獨奏。

秦越曾在《王牌對王牌》《笑傲江湖》等多個綜藝中擔任表演指導,也協助劉天池指導了第一季《演員的誕生》中的許多演員。在這個節目中,他看過太多演員的糾結和失控。許多演員在正式錄製時都沒預錄時演得好,因為「太想使勁了」「好表現」。

即使有些實力很強,平時表現很穩的演員,在決賽臨近時也難免會心態失衡。「現在還沒到時間。再過一個月,你就會發現很多演員的心理都會出現落差,去年就是這樣的。」秦越說。

比如第一季中的周一圍。半決賽時,周一圍和歐陽娜娜PK,劇本是電影《失孤》裡的片段。周一圍拿到的角色和本人並不貼近,很難找到人物感覺,「排練到最後他的自信心基本已經喪失了,覺得自己不會演了。」秦越說。離正式錄製還有六個小時的時候,周一圍一個人出去走了走,晚上上臺時突然改說了貴州話。「他想起了一個在貴州拍戲時遇到的男人,就把那個男人的形象抽了出來。」

在各種欲望的支配下,《我就是演員》註定不會是個沉寂的節目。有在臺上哭訴戲好但沒人找的,有在臺下下苦功一心想壓制對方的,也有雙方合作愉快,共同成就一齣好戲的。「節目背後的節目,遠比節目好看。各種意外,各種反轉。」李雅菂說。

演得差都是劇本的鍋?

從《演員的誕生》到《我就是演員》,劇本質量一直是觀眾爭論不休的話題。比起演員的勝負心,劇本對表演的影響是最直觀的。那麼,劇本到底能多大程度地影響演員的發揮?

剛播出不久的第三期中,第一組《後宮》的劇本就飽受詬病。這是場三人PK的戲,短短十幾分鐘裡,劇情多次反轉,轉折生硬。這組劇本脫胎於《延禧攻略》,是幾十集劇情強行壓縮、改編的結果。「其實當時她們對這個劇本也提出異議了,短時間內反轉太多,三個人都在演所謂的劇情。」負責這一組的劉羿良說。

一開始,大家也想過刪掉部分反轉。但因為每次反轉都事關到兩個人,刪掉任何一個反轉,三人的戲份都會變得很不平衡。為了維護比賽的公平性,最終的劇本並沒有做太大改動。於是,每個演員的情緒都需要迅速轉換,以便跟上劇情的節奏。不僅觀眾看起來感覺突兀,演員演起來也覺得割裂。

「在確定時間短、劇本反轉多的情況下,演員更需要明確表演層次,細緻地區分每個不同狀態下的反應。」儘管存在客觀的劇本缺陷,秦越依然認為,演員自身的問題也同樣不能忽視。「大家都在演戲,而不是演人。你要演人,演真實的情感交流。正常人在生活中遇到巨大反轉時,反應會這麼大嗎?」

秦越一連舉了好幾個生活中的案例,「剛剛宣判的保姆縱火案,林爸爸在遭遇巨變後非常冷靜,這是人出於自我保護機製做出的應激反應。關於汶川地震的紀錄片裡,倖存者在得知家人噩耗的那一瞬間,也是非常冷靜的。」在他看來,目前國內很多演員其實就是錄音機,演戲永遠用最簡單的方法,把臺詞背出來就行了。

不真實的表演帶來的結果就是人物臉譜化。在現場錄製中,張國立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壞人就一定是後宮娘娘那種趾高氣揚的樣子嗎?壞人裡也有笑面虎啊。」不過,也許是為了控制節目時長,這段並沒有被剪輯到播出的版本裡。

是演員不想轉變嗎?也不是。「她們一開始是想按照普通人來演,不想起清宮範兒。但想打破很難。連她們自己都說,一登上那個花盆底兒,人物就爬到自己身上來了。」劉羿良說。宮廷禮儀本身就有一定的約束,再加之她們都是演宮廷戲的老手,駕輕就熟,更難突破以往的套路。

在《我就是演員》後續的節目中,還會出現軍旅題材的劇本。在劉羿良看來,這也是個容易讓表演陷入模式化的題材。囿於節目時長,參賽演員沒有充分的時間展現人物的變化,表演難度會更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法演,「其實所有的劇本對演員來說都既有限制,又有空間。如何把這個限制利用好,也是演員的必修課。」

如何評價X的演技?

在知乎,「如何評價X的演技」這類問題一直很火。與此相關的熱門話題還有「有哪些教科書式的演技?」「一個演員的演技能爛到什麼程度?」等等。看戲,是一項混合了個人經驗和個人審美的藝術活動,非常私人化,也常常引起爭議。演技到底有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

「康德說,審美無利害。這說明表演本來就不是一個有「價值」的東西,它不是一個金子,放那大家覺得它有價值。它就是非常主觀,每個人對角色的理解都不一樣。」劉羿良說。三位表演老師一致認為,如果一定要有個標準,那就是「真實」。

「這種『真實』不是說演員自己演得真了就真了,得是角色的『真實』。」李雅菂補充道。

但究竟什麼是角色的『真實』,又很難判斷。《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也常常能看到導師的觀點爭鋒。第二期,徐崢表揚闞清子最後的失聲痛哭動了真情,章子怡立即反駁,動的是角色的真情嗎?

表演的派別和理念問題也是爭議點之一。第一期,真情實感的左小青和技巧豐富的任素汐對打,導師們開始辯論「情感和技術哪個更重要」。第三期,當金世佳表示「表演是假的」後,導師們又就「表演是真是假」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討論。自認為是體驗派演員的章子怡堅持認為表演是真的,徐崢卻說,「我覺得子怡老師對方法派演員有一定的成見。」

節目播出後,許多網友也參與到了表演派別之爭中。但在三位表演老師眼中,這並不是同一個層面的理論,也並不存在本質的分歧。「方法派是在體驗派的基礎上創立的,也需要演員去體驗人物的情感,但會用方法把情感表達得更充分。在實際研究中,一般和體驗派對比的應該是表現派。」

同樣,第一期中,大量關於曹植怕不怕死的爭論也很不專業。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七步詩故事。「在這場戲中,曹植一定是糾結的,有時求生,有時又一心求死。想法會隨著曹丕的態度不斷改變。就算是被判死刑的殺人犯,在法庭上也會在一瞬間燃起求生的希望吧?」李雅菂說。上來就規劃他怕死還是不怕死,是不對的。

在劉羿良看來,分析人物邏輯是為了指導具體的表演行為。而「七步詩」的劇本本身就存在硬傷,無法用「怕不怕死」這樣的二元爭論解決。「曹丕告訴曹植,只要你寫一個悔過書就放過你,曹植憑什麼這麼快就相信?甭管怕不怕死,這段戲都很難處理。」脫離最終落地的行為態度,所有形而上的討論都無意義。

不過,也正是因為表演沒有門檻,人人都能說幾句,《我就是演員》才能引發諸多話題。由於第一季的成功,第二季節目組在邀請演員和嘉賓時順利很多,陳凱歌、許鞍華等大導演的加入,讓整臺比賽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型試鏡現場。以一檔節目來衡量演技並不科學,想靠它改變好演員被埋沒的現狀也不現實。或許,它最大的意義就在於能引起人們對演技的關注和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劉天池稱凌瀟肅加詞太多,丹丹話劇不允許的,陳可辛這是聰明演員
    本期十九位晉級挑戰嘉賓和三位人氣復活挑戰嘉賓全部返場,三位導師、張國立、劉天池(主持人伊一在這裡好像就起到一個報票數的作用和念廣告)共同將所有嘉賓分成五組,然後有演繹五個精彩片段等著他們來挑戰。首先分在第一組的是周一圍、凌瀟肅、柳巖、彭昱暢共同演繹《投名狀》裡一個片段。
  • 皮影戲演員馮微的臺前幕後
    已經從事皮影行業三十載,榮獲眾多獎項的馮微告訴記者:「一路走來,我學皮影戲沒有別的技巧,就是和自己較真、和演員較真、和戲劇較真。」「那是表演經典劇目《三隻老鼠》的時候,我和搭檔一起飾演一隻小白鼠,但一直都表現不出老鼠快樂跳躍的感覺。」馮微說道,他們不停地練習,在白幕後走了一遍又一遍。兩天過去,就這樣一個歡快走路的動作,大概做了上千次。「對了!對了!就是這個感覺!」一直在幕前觀看的導演激動地喊出來,他們這才鬆了一口氣。這臺《三隻老鼠》也獲得國家文化部頒發的第七屆「文華新節目獎」。
  • 合唱隊的幕後故事
    原標題:合唱隊的幕後故事  「戎裝列陣英氣逼人遼闊新聲舒展山河畫卷,青春集結壯志欲飛鏗鏘旋律潑墨強軍宏圖。」這副來自微信朋友圈的對聯,熱情讚譽的是總政歌舞團合唱隊。   早春2月,在首都中國劇院,2015年中央軍委慰問駐京部隊老幹部迎新春文藝演出一次次精彩亮相,引來眾多觀眾驚喜點讚。
  • 《慶餘年》的幕後故事很精彩,郭麒麟居然是最後定下來的演員
    《慶餘年》劇組的幕後故事也新鮮出爐。《慶餘年》最後定下來的演員是範思哲的扮演者郭麒麟,因為郭麒麟的檔期一直沒有定下來,直到劇組開拍前一個月,郭麒麟的時間終於定了。郭德綱對於郭麒麟的管教很嚴格,每年接戲數量不能超過2部,以此來要求他將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相聲上。
  • 音樂劇《番茄不簡單》開放日 開演在即揭秘幕後
    本次活動從網絡報名中選出的30餘名觀眾,齊聚排練廳對劇組的排練情況進行了2個小時的觀摩。當日到場的觀眾人手一本「絕密」——《番茄不簡單》的劇本,十足的過了一把「番茄癮」。從聲樂、舞蹈熱身到精彩片段展示再到演員與觀眾的互動,劇組開放日一路充滿了歡歌笑語。  「番茄」蔬果店,開張試營業  《番茄不簡單》是音樂劇《媽媽咪呀!》
  • 馮遠徵:演員的天職不在搶戲 飆戲不是褒義詞
    日前,馮遠徵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認為拍戲是自己的副業,談到影視圈有演員「不背臺詞念數字」的現象,馮遠徵表示,「誰讓你願意花錢請他們呢?」  劇本讀了三個月  「飆戲不是褒義詞」  在《無名者》中,馮遠徵飾演有膽有識的李政委,對於這樣一個運籌帷幄的角色,「在角色塑造上沒有特別的複雜,我覺得這個角色要演的更平易近人一些,胸懷更大一些,做事更沉穩一些。」
  • 《演員請就位》楊志剛郭曉婷到底有沒有排練?節目提示:排練三遍
    所以,兩人最後沒有排練。聽了這句話之後,陳凱歌臉色很難看,他直接表示自己不喜歡演員的這種態度。 大家也都知道,楊志剛主要演的都是那一類電視劇,他在這個節目裡火不火對他的事業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 《我就是演員3》三大敗筆難成爆款,流量藝人齊翻車,主持人搶戲
    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我就是演員3》如今開始效仿《演員請就位》上熱搜那一套法寶。首先請來了自帶熱搜體質的於正,於正也不負眾望,帶話題的能力一點不輸郭敬明,一登場就把李汶翰懟上了熱搜。於正的點評雖然犀利,倒也大快人心,於正看似在批評李汶翰軋綜藝,實際上是在說整個娛樂圈過於浮躁。
  • 《我就是演員》韓雪獲得總冠軍,劇本階段就已經為她奪冠鋪路
    所以,在《我就是演員》舞臺上,我們看到了一強一弱兩位男配角去搶戲。首先登臺搶戲的,是王洛勇。他以霸王的副將身份出場。這位王洛勇,在百老匯的舞臺上演出過幾千場舞臺劇,表演功底是不必說的了。這樣的演員去當配角,即使沒有什麼臺詞,也是照樣可以搶奪主角光色的。奈何,編劇們在寫戲的時候,便刻意讓王洛勇去搶戲的,尤其是這位副將最終下臺的那三句「八十人」。
  • 《霸王別姬》: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霸王別姬》班底有多豪華?這麼說吧,不光是張國榮、鞏俐這樣耀眼的明星加盟,連跑龍套的都是大腕級人物。黃磊就曾在裡面客串過一個只有兩句臺詞的小角色,閆妮在戲裡當群演,播出時連鏡頭都沒有。《霸王別姬》在演壇堪稱經典,它幕後的故事同樣精彩。選角一波三折《霸王別姬》的製片人徐楓看過原著後,認定程蝶衣的角色非張國榮莫屬。
  • 《霍比特人2》幕後故事曝光 「甘道夫」片場飆淚
    這部耗資2億2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7700萬元)的電影,還有不少有趣的幕後故事。除了金錢做後盾,也離不開幕後人員的敬業。  幕後故事C  有關演員——演甘道夫的老戲骨片場飆淚  英國演員伊恩·麥克萊恩已年逾七旬,直接在片場哭起了鼻子,還是導演好生安慰,才把他「哄」了回來。
  • 北影節展映3D版《綠野仙蹤》 更精彩的是幕後故事
    北影節展映3D版《綠野仙蹤》 更精彩的是幕後故事 而這其中尤以歌舞形式展現的《綠野仙蹤》最為特別,不僅在於本次放映的是3D版本,更因為影片的幕後故事異常精彩。《綠野仙蹤》改編自同名美國童話故事,圍繞著小女孩桃樂絲·蓋爾展開。桃樂絲和叔叔、嬸嬸住在堪薩斯中部的農場,一場巨大的龍捲風將桃樂絲和愛犬託託帶到了奧茲國。為了回家,桃樂絲和託託踏上前往翡翠城尋找奧茲大法師的旅程,一路上結識了各有缺陷的稻草人、錫皮人、獅子。
  • 42歲氣質女神陳數詮釋成熟女性魅力,《幕後之王》鬱海倫徵服觀眾
    劇中也有不少實力派演員出演配角,其中就是氣質女神陳數。她出演的娛樂製作公司老闆鬱海倫,從出場就徵服觀眾,人氣親切又霸道而且氣質實在太好了。鬱海倫在《幕後之王》只能算三四番配角,戲份也不是很多,但這個角色有超強的氣場。她一出現就會強勢抓住觀眾眼球,不同於以往偶像劇中「爆脾氣」或「冷血魔頭」的女強人設定,鬱海倫這個角色更加符合實際。
  • 江志強:我不是有發現好演員的能力 只是有拍好電影的決心
    做一部電影,行一段路,聚一幫最好的朋友分享一段生命,一路走來,讓我想到最重要的就是努力打拼的這幫朋友,為了成就彼此可以放棄一切,為了成就一部電影可以放棄一切的這幫朋友,結伴同行,有笑有淚。拍電影就是這條路,是赤狐和書生的故事,也是我最珍惜的,畢竟,有你們,世界能壞到哪兒去呢。雖然2020很難,但若《赤狐書生》能在這個年末給大家帶來歡樂,這場考試的結果便已算好。」
  • 艾利達爾·梁贊諾夫離世 著名作品《辦公室的故事》在京排練
    2015年12月1日訊,昨日凌晨,中國觀眾熟悉並熱愛的俄羅斯著名電影導演、演員、劇作家兼詩人艾利達爾·梁贊諾夫,因心力衰竭在莫斯科一家醫院逝世,享年88歲。梁贊諾夫最著名的「悲喜三部曲」之一《辦公室的故事》,正在北京緊張的排練當中,將於12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
  • 幕後| 從2016到2020,關於音樂劇《兩個人的謀殺》你所不知道的事
    我當時也是第一次獨立執導音樂劇,我就想不然我們留一手,找一個鋼琴伴奏,然後就開始排練了。開始排練的過程也是非常艱苦的,因為音樂劇排練跟話劇排練完全不一樣,它的戲劇部分、音樂部分,還有鋼琴部分的排練都是很繁重的挑戰。
  • 走進後臺,揭秘澳門水舞間的「幕後黑手」!
    而這一部分,演員們不斷的變幻著動作,還把人整個來回的拋來拋去,每次看我都想尖叫!!!太精彩了!剛剛只是透露一點點幕後,先吊吊大家胃口,把臺前的花絮看完。舞臺總是讓你摸不著頭腦,什麼時候是很深很深,什麼時候是陸地,又什麼時候,中間很深很深,旁邊是陸地了啊?
  • 贏得很好口碑的《無名之輩》,獲得很高評分,幕後故事更精彩
    有人在評論的時候都說,以前的時候讓人哭這笑是非常難的,可是這部影片卻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原來每一個出現在螢屏上的小人物,都把自己精彩的故事貢獻了出來。在沒有觀看這部作品以前,相信大家很難想像他也是個非常有血性的人,在剛開始的時候,他是以歌手的身份出道的,為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非常的感性,身上具有了多種的才華,他曾經還為某部優秀的作品做了插曲的演唱。三、創作人員的幕後故事在這部影片能夠獲得成功的背後,還有無數的人員在做著自己的努力,就比如說梁琳。
  • 溫州本土歌劇《五星紅旗》的幕後故事
    「所有演員的歌劇表演基礎幾乎為零,手勢、眼神、走位,都要從頭教起。幸運的是,演員很認真,整場演出盡了他們的最大力量。」《五星紅旗》的創排任務重、時間緊,於今年5月份啟動創作,8月底創作完成。在此期間,所有主創、演職人員每天都堅持排練近12個小時。作為溫州本土的演員,出演這樣一部大戲的機會實在太難得了!這是所有演員的集體心聲。
  • 《新白娘子》幕後故事,只有12個配音演員,他們竟然是同一人配音
    26年前,一部《新白娘子》萬人空巷,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其實這部劇有不少創新之處,比如採用邊演邊播的形式,大膽的啟用反串,在劇中加入很多唱段~現在的劇組拍一部電視劇,動不動就是斥資幾億,但當年的劇組卻窮得整部劇用一個道具,多年後才發現《新白娘子》裡大家蓋的被子都是同一條一部電視劇的成功,除了演員們的精彩演繹,幕後的配音演員也是絕對的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