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明朝的那些事兒,大家可能對其中的歷史人物都如數家珍,那一時期的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數一數二的豪強了吧,在政治和經濟上都達到了一個鼎盛的階段,如果要是說起明朝永樂時期的海軍,那更是堪稱世界第一的。
為什說明朝的海軍如此厲害?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在明朝朱棣王朝的造船技藝達到了高峰,當年已經可以造出幾千噸的巡洋艦了,這一成果遠超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這些後起之秀。既然有了可以遠洋的船,利用這一優勢明朝就開拓出了一條海上的絲綢之路,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會想起鄭和下西洋的故事了吧!
鄭和下西洋對沿路國家的影響很深,因其不僅是宣揚了明朝的國威,更是通過文化和經濟的正面影響為沿路的國家帶去了新的希望。在這其中竟還有一個國家的一座城市是用中國人的名字來命名,並且還奉此人為神明,代代供奉。
而說到國內用人名來命名城市的地方太多了,如任丘市、中山市、尚志市、茂名市等,而在國外用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城市確實難得一見,這座城市就是印度尼西亞爪哇省商港的首府-三寶壟。
三寶壟是地道的中國名字,三寶指鄭和,壟即山地、墳場。雖說鄭和是明朝的一位太監,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和航海家。
鄭和在七下西洋途中曾數次經過爪哇島,這都是有據可查的,三寶壟的居民都對此深信不疑。三寶壟境內一共有兩處與鄭和有關的著名建築,一個是傳說中鄭和登陸地三寶洞,另一個就是大覺寺。
據傳鄭和首次登陸三寶壟的日子就是陰曆六月二十九,所以在每年的這一天都會舉行盛大的朝拜活動,信徒們會先到大覺寺抬出供奉的鄭和像,敲鑼打鼓來到三寶洞,寓意就是「送三寶大人回家」,鄭和重遊故地,而在所有慶祝習俗結束後再把鄭和抬回大覺寺。
在朝拜活動中,朝拜人數常常達到數萬人,此時全城都會鑼鼓喧天、爆竹齊鳴,還會有各種舞龍舞獅等活動,凡是親身經歷過此場面的人,都能感受到來自「鄭和的呼吸,中國的聲音」,都會感嘆到鄭和對南洋影響之大,真是超乎想像。
在三寶壟這個地方,最令人稱奇的是鄭和的故事和傳說,不是由華人獨享的,而是印尼本地人和華人共同分享的,他們都虔誠的認為是鄭和給他們帶來了知識和財富,是鄭和讓這裡變為了富饒之地。所以當地人稱鄭和為「可敬的航海家」,甚至把鄭和作為三寶壟的保護神來祀奉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