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僑報網編譯徐梓揚報導】12月17日,巴拉圭申報的「馬黛涼茶」(Tereré)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巴拉圭首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
巴拉圭《國家報》12月17日報導,巴拉圭國家文化部(SNC)於2019年3月牽頭成立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委員會(PCI),正式啟動了馬黛涼茶項目申遺程序,項目全稱為《藥草文化中的馬黛涼茶習俗和傳統知識,巴拉圭瓜拉尼傳統飲料》,申遺材料中不僅講述了馬黛涼茶的消費文化,而且突出強調了巴拉圭人世代相傳的馬黛涼茶生產、銷售、消費和傳承習俗。
在「馬黛涼茶」項目申遺成功後,巴拉圭國家文化部長魯本卡普德維拉(Ruben Capdevila)通過社交網絡發文稱:「我們慶祝這一歷史性成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藥草文化中的馬黛涼茶習俗和傳統知識,巴拉圭瓜拉尼傳統飲料》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我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世代相傳的國家文化首次獲得了世界的認可。」卡普德維拉道。
據悉,馬黛涼茶是一種製作方法獨特的傳統飲料,在製作過程中,首先在研缽中碾碎藥草(Poh ana),然後用冷水衝泡藥草,待飲用時倒入放有馬黛茶葉(yerba mate)的玻璃杯中,用特製吸管啜飲。巴拉圭政府於2011年將馬黛涼茶列為國家飲料,並將每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定為「馬黛涼茶日」(Día del Tereré)。
(編輯:Diana)
【來源:南美僑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