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文/圖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眾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不久以後,重慶市民開著電動車隨時隨地充電,去你想去的地方,不再是夢想。
充電半小時
行駛兩百公裡
4月23日上午,市民傅小川驅車停靠到巴南區雙河口服務區,這裡設置有4臺充電樁。他接入充電槍、打開手機、操作起「e重慶」,完成了一系列充電操作。
傅小川介紹,他從涪陵出發前往南彭,預計充電時間在半小時左右,在這段時間裡,他也可以稍事休息,在服務區如廁、購物等。作為一名老駕駛員,他很慶幸能看到如今重慶充電站越來越多,可隨時根據自身行程安排充電和其他事宜。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營銷部龍方家介紹,2020年,充電樁建設被納入國家「新基建」重點領域,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追加充電項目資金至原計劃3倍,重點投資新建充電樁超過800個,其中包含新建24座高速公路充電站。
目前我市在繞城、渝蓉、渝滬、渝遂、渝昆、渝鄰、渝湘、渝武、成渝、渝黔、沿江高速的85個服務區已建成85座高速公路充電站,「一環十射」高速公路服務網絡已初具規模。高速公路充電站能夠匹配各類電動汽車,基本可以實現充電半小時,行駛兩百公裡。
預計2020年底,高速公路充電站將覆蓋包茂高速沿線等渝東南服務盲點區域,為跨省綠色出行提供便利服務。今後,市民開電動車通往高速路前往昆明、武漢、成都、西安、長沙、貴州等方向,均不用再擔心沿途充電的問題。
▲市民正在給電動車充電
加快重慶充電行業發展
國網重慶籤約重慶機場
龍方家表示,2020年,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利用大數據優勢,編制各類充電設施建設規劃,同時推廣「網際網路+」辦電服務、綠電交易等方法,為充電樁運營商、居民個人等提供「省力、省時、省錢」的併網服務,促進重慶市充電樁建設,加快重慶市充電行業發展。
目前,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已完成與重慶機場協議籤訂,共同打造重慶機場充電示範區,逐漸形成智能有序個人充電樁建設運營商業模式,滿足市民專用充電設施充電需求,完善重慶市充電服務網絡。
該公司配合重慶市政府編制「十四五」充電樁建設規劃,重點針對交通樞紐、大型城市綜合體、重大活動場所等充電需求旺盛區域,實現充電設施差異化布局,解決現有充電市場「有樁無車、有車無樁」問題,為市民便捷的綠色出行提供基礎。
▲重慶機場智慧綜合充電站設計圖 ,共設130餘個充電車位(受訪者供圖)
優化一體化功能
打造大數據產品
2019年,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在政府主管部門指導下,依託重慶市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監測平臺,發布了「e重慶」、「渝e行」兩款APP。其中,「e重慶」已接入新能源汽車車輛品牌40餘個、超過5萬輛,充電運營商70多家,充電樁1.3萬餘個,已成為全國起步最早、規模最大、功能最多的車樁一體化平臺。
2020年,「e重慶」將實現車樁接入比例超95%,完善車樁地方補貼發放、大數據分析等7大類功能,上線車樁站用戶畫像、充電設施綜合評價、動力電池綜合評價等6款「人-車-樁-網」大數據產品。
龍方家透露,大數據產品為個人用戶提供充電網點狀態及價格查詢、綠電交易參與等出行用能服務,企業可基於大數據產品可實現用戶精準定位,提供保險、維修、汽車金融等增值服務。電動汽車充電業務發展過程中,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在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補貼審核、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等方面為政府提供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