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壯年的他們,忽然記憶力減退、吐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是精神疾患?是阿爾茲海默病?醫生揭開謎底,原來「真兇」竟是它!
1
正值壯年的兒子突然傻了
這天,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來了一位奇怪的患者,38歲正值壯年的他,卻像小朋友一樣被母親領著來了醫院。醫生一問才知道,老人的兒子雖然年輕力壯,但最近經常忘事兒,說話也吐字不清,還時常一個人自言自語,此前老人已經帶兒子去過精神專科醫院診治。可是,兒子的病情卻絲毫不見好轉,而且還在不斷加重,最近已經沒法正常交流了,說起這個,老人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由於兒子的痴呆症狀像極了阿爾茨海默病(AD),醫生建議老人把他帶到了綜合醫院的神經科。醫生一看他兒子的核磁共振片,連連搖頭,38歲的人,腦萎縮得很明顯,相當於七、八十歲老人的核磁共振的影像,而且腦室也擴大,一看就不正常。經驗豐富的專家多了個心眼,仔細問了下生活史。老人吞吞吐吐地表示,兒子以前有毒品接觸史,不良生活也比較混亂。醫生高度懷疑,這可能是個神經性梅毒!果然,抽血化驗結果證實,梅毒篩查試驗強陽性,梅毒螺旋體抗體陽性!
隨後,這名男子轉往專科醫院進一步化驗,確診為神經梅毒。醫生遺憾地說,神經梅毒一定要早期治療,如果進入到中晚期,造成的損害是不可逆的。這個小夥子已經到了痴呆晚期,與人沒法交流,日常生活能力也喪失了,即使現在積極治療,也無法治癒了。
2
潔身自好的妻子痴呆了
無獨有偶,門診另一年輕女性阿芳(化名),也是因為近一年來近事記憶力減退、傻笑及間斷髮作的精神異常。外院頭顱CT提示腦萎縮,入院前兩天就發生4次癲癇大發作,醫生分析考慮,中青年緩慢進展痴呆,高度懷疑腦炎?神經梅毒麻痺性痴呆?代謝中毒性腦病?建議完善梅毒檢查。
家屬一聽要查梅毒就急了,打包票說阿芳潔身自好,絕對不可能有這種病。但是檢查結果令人驚詫,阿芳血清及腦脊液梅毒試驗及抗體均為陽性,最後診斷神經梅毒麻痺性痴呆。
她沒有不潔性生活史,那丈夫呢?雖然阿芳丈夫矢口否認,但在醫生反覆強調了梅毒和神經梅毒的危害後,丈夫接受了血液檢查,檢查結果顯示,丈夫不但是陽性,梅毒試驗比阿芳還高4個梯度。
最後,老公終於一陣臉紅、一陣臉白地承認了自己有在外面「鬼混」的經歷,令人唏噓的是,丈夫比較幸運,晚期潛伏梅毒,未發任何相關症狀疾病。阿芳就慘了,梅毒螺旋體作用腦皮層導致了麻痺性痴呆,已經完全不可能治癒了。
1
梅毒捲土重來
一旦感染留下終身印記
很多人認為梅毒在我們國家已經基本消滅,其實自上世紀90年代,梅毒已經再次流行。根據我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進行的網絡直報進行統計,我國梅毒報告發病率由2000年6.43/10萬增加至2013年的32.86/10萬,年均增長率為13.37%!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發年齡段20歲-39歲,60歲以上患者比例也明顯增多,增幅超過了30%。因此,臨床上遇到有可疑症狀者一定要警惕梅毒感染的可能性。
醫師提醒,梅毒會終身留下痕跡。只要感染過梅毒,這個印記永遠會在。雖然梅毒的血清滴度,也就是梅毒的非特異性抗體檢測,治療後是有可能轉陰的,但是梅毒螺旋體特異抗體這項指標終身陽性,伴隨你一生。
另一值得注意的事是,一期與二期梅毒所佔構成比逐年減少,隱性梅毒增長超過50%。
流行病學數據提示:約75%的梅毒患者為隱性梅毒,同時也是人群中最為重要的梅毒傳染源!由於隱性梅毒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因此很多人即使感染了梅毒,也不知道自己得了梅毒,還可以傳染其他人。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梅毒螺旋體會悄無聲息地侵犯自身身體內臟、神經等組織,發展成可怕的神經梅毒。
2
臨床表現多變
「偽裝大師」無視分期
神經梅毒是梅毒螺旋體侵害神經系統造成的疾病,通常會在感染後2到30年間發病,發病年齡多在30歲~45歲,男性的發病率要高於女性,發生率為梅毒的10%。
由於早期臨床表現多樣,因此臨床診斷非常困難,俗稱「偽裝大師」。再加上不少患者會刻意隱瞞病史,因此很容易被誤診。由於不能得到早診、早治,1/3以上的神經梅毒患者會喪失獨立生活能力,這部分患者如果不進行治療,很可能在3到4年內死亡。
大家都知道,梅毒分為三期,一期梅毒出現外生殖器周圍皮,膚黏膜的硬下疳;二期梅毒出現廣泛的皮膚黏膜病變以及侵犯心血管,神經系統;三期梅毒患者主要是血管神經系統的改變。過去認為,神經梅毒只可能發生在三期梅毒,但其實,神經梅毒可以發生在梅毒的任何階段。
研究發現,接種梅毒螺旋體後數分鐘即可在淋巴結內發現梅毒螺旋體,數小時可隨學流播散全身。神經梅毒對大腦和脊髓具有破壞性的感染。早期神經梅毒通常表現為腦膜炎或腦膜血管病,晚期神經梅毒通常導致痴呆或脊髓癆,導致患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導致死亡。
診斷及治療
由於沒有標準確診試驗,神經性梅毒的診斷仍具挑戰。通常情況下,神經梅毒診斷依賴於臨床表現、梅毒血清學檢查及腦脊液細胞計數或蛋白測定結果。由於大多數患者沒有症狀,或存在非特異性症狀,如記憶障礙、定向障礙、精神錯亂或癲癇發作等,因此臨床常被誤診。
神經梅毒的影像學診斷也具有挑戰性,因為神經梅毒的影像學表現也是非特異性的。當在MRI上看到顳葉內側信號異常時,放射科醫生應該考慮神經梅毒以及皰疹性腦炎或邊緣腦炎。也建議對臨床上自身免疫性腦炎的患者進行梅毒檢測,特別是那些在神經影像學上有顳葉異常的患者,以避免上述病例中出現診斷延遲。
對於治療,青黴素仍是治療梅毒的最佳藥物,需要注意的是,治療梅毒的常見藥物卞星黴素無法進入腦脊液,顧不能用作神經梅毒的治療。
預防是關鍵
由於神經梅毒診斷困難,因此預防感染更為重要。日常生活要警惕梅毒的五條傳播途徑。
1、性接觸傳播
性行為的直接接觸是性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性行為的直接接觸之所以能傳播性病的原因是:生殖器可直接接觸病原體;生殖器組織壓力增加,性行為時雙方生殖器處於充血狀態,組織內壓力增加,易發生損傷,甚至可發生肉眼難見到的上皮組織損傷,病原體由此侵入生殖器;腺體開放易於感染,性行為中一些腺體處於開放狀態,故易發生腺體炎症,如男性尿道球腺、前列腺,女性前庭大腺等。
2、母嬰傳播
梅毒和其他許多病毒及非典型病原體,例如淋病、AIDS、B型肝炎、衣原體感染、尖銳溼疣、生殖器皰疹等可經胎盤、產道等途徑由母親傳給胎兒或新生兒。
3、血源感染
經靜脈輸注感染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製品及靜脈注射毒品等途徑是傳播AIDS、B型肝炎或梅毒的主要途徑。拔牙、扎耳洞、紋身等有創美容操作,如果消毒不到位,也要警惕病毒傳播。
4、直接接觸傳播
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人的病變組織或其分泌物而感染。
5、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因接觸病人的衣物,被褥,物品,毛巾,用具,便器等,可能傳染性病 。因患者衣物等常被生殖器病變或分泌物汙染,所以淋病,滴蟲病,某些真菌感染等可通過毛巾,浴盆,衣物等用品傳播。
本文綜合整理自廣州日報、常笑健康、體外診斷網、好大夫在線、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讓你身邊醫俠一起來參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