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衛視《最強大腦》開播,再度在網絡上引發一波熱潮。之前沒看過節目的觀眾,在看過第一集後就已經驚掉了下巴。不僅是因為這季選手名校的出身,還因為他們超高的顏值和各種獎項的傍身,果然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優秀! 在今年第七季的比賽中,第五季就捧得「腦王」頭銜的小學數學老師楊易一舉拿下「腦王之王」,再度引發了網絡熱議。
看到舞臺上的光芒四射的楊易,加之「清華學霸」、「理科狀元」的標籤,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天賦型」選手,而他自己卻在採訪中說到,自己絕對不是天賦型,在低年級時數學成績還一度墊底。但是他一直保持著對數學濃厚的興趣,最後還成為了一名小學數學老師,那麼他是怎樣做到的呢?家長們到底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引導方式猜能夠讓自己的孩子也愛上數學呢?為此,我們邀請到了「腦王之王」、巨人教育「好老師」代言人楊易老師,來聊一聊如何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
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
好奇心是人在遇到新事物和新環境的本能反應,想要讓孩子愛上數學就要讓孩子時刻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只有孩子認為數學很好玩,才能學的好,學的長久。家長在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在孩子發問的時候充分挖掘他們對事物的探索欲,繁殖如果不注重引導,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就會被磨掉了。
「我在小學階段的計算能力確實不強,在班級屬於墊底的水平,但是我的父母,在我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從沒有批評我,總是鼓勵我。他們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日常都會留意一些數學學習資料、訂閱一些雜誌,這裡面有很多有趣的題目,幫我開拓了思維。」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好玩的數學遊戲,像數獨,魔方等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看誰做的快,這樣也是一個不錯的親子活動。
做提升孩子數學思維的助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相比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更長,所以家長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他們對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處理方式都有可能潛移默化的傳遞到孩子身上。
「父母的行為方式會潛移默化的傳遞到孩子身上,比如在我的中學階段,媽媽也在備考會計師,這一路上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努力,讓我一直覺得媽媽是在和我一起奮鬥。這給我帶來的是積極正向的影響,即便是現在,他們也一直持續保持著學習的習慣,這一點非常值得我敬佩。」
有些家長因為有自己小時候學習數學有過不開心的經歷,就容易產生焦慮並把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父母表現出對數學能力的讚賞,能把數學和日常生活相結合,願意和孩子一起來玩數學,把數學做的「營養又好吃」,孩子就會像喜歡美食一樣喜歡數學。
學習需要長久的堅持,希望能給家長們帶來一些啟示,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愛上數學。想要報名楊易老師的數學課?可以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巨人教育和大塘小魚App找到相應課程即可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