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 |審核部和大使館更新留學籤證政策,必須到校證明取消

2020-09-14 花卷留德工作室


受新冠疫情影響,德國留學籤證也一直處於受限狀態。


很多拿到大學錄取通知的同學也因為學校無法出具必須到校證明而無法提交籤證。而就在剛剛,審核部官網放出了最新的消息。


目前申請德國留學籤證的同學不需要提交必須到校上課證明。具體通知內容如下:



與此同時,德國大使館官方網站也更新了最新的留學籤證須知。



留學相關籤證需要在審核部提交。其他申請材料基本沒有變化,具體籤證申請材料如下。



所以,對於已經拿到錄取通知的學生,即使學校是網課學期,理論上也可以提交籤證,前往德國。


但是對於目前還沒有拿到錄取通知的學生,可能還要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相關焦點

  • 德國留學|審核部大使館更新留學籤證政策,必須到校證明取消
    受新冠疫情影響,德國留學籤證也一直處於受限狀態。很多拿到大學錄取通知的同學也因為學校無法出具必須到校證明而無法提交籤證。而就在剛剛,審核部官網放出了最新的消息。目前申請德國留學籤證的同學不需要提交必須到校上課證明。具體通知內容如下:與此同時,德國大使館官方網站也更新了最新的留學籤證須知。留學相關籤證需要在審核部提交。其他申請材料基本沒有變化,具體籤證申請材料如下。
  • 「重要更新」審核部和大使館更新德國籤證政策,必須到校證明取消
    受新冠疫情影響,德國留學籤證也一直處於受限狀態。很多拿到大學錄取通知的同學也因為學校無法出具必須到校證明而無法提交籤證。而就在剛剛,審核部官網放出了最新的消息。目前申請德國留學籤證的同學不需要提交必須到校上課證明。
  • 德國留學:德國最新籤證政策調整
    2020年12月1日,德國駐華大使館更新的最新入境政策:原文截圖如下:由於歐洲疫情二次爆發,德國駐華使館也更新了最新的籤證政策。目前可以申請長期類籤證(90天以上),申請人需要符合以下幾種情況:作為留學生,最關心的是有關留學籤證,使館給出的要求是:1.有高校錄取通知書要去德國上大學2.有預科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要去德國上預科3.有高校錄取通知書要去德國先讀(為大學學習做準備的)語言班;該錄取通知書在語言班課程結束後仍須有效,並須證明語言班要求本人親自到校學習
  • 德國留學籤證最新政策
    ,我們結合德國駐華大使館的官網政策來解答。接下來,我們看看德國駐華各使領館及APS審核部的籤證預約情況:北京大使館 和 北京APS審核部2.從北京APS審核部官網8月31日和9月9日的政策看,也是持德國大學錄取通知書和APS審核證書的申請人才可以遞交籤證材料,只是不再需要遞交「德國大學必須到校上課的要求說明」這個文件。綜合以上2點,北京大使館和APS審核部目前還不接收持語言班通知書+德國任意一所大學帶條件錄取通知書申請留學籤證。
  • 德國留學|德國審核部留學籤證受理更新:北京暫無法受理籤證!
    可以提交以家庭團聚,留學,就業和學術訪問為目的的籤證申請。德國各使領館籤證處和德國籤證中心現已重新開放,具體的開放時間和籤證預約時間請同學們一定要以官網的信息為準6月18日,審核部又更新了最新的留學籤證消息。
  • 德國留學籤證又更新啦!
    昨天,德國駐華大使館又更新了籤證政策。>+德國大學必須實際到校上課的要求說明此說明應強調指出,您必須入境德國,做為學生在大學開學初、大學學習期間以及各種考試中有絕對必要到場出席的義務。如果大學開學及接下來的學習可以線上進行,沒有硬性出席的要求,留學籤證將不予頒發。在此,請各位提交留學籤證申請的同學注意,除了準備常規的籤證材料外,務必附上你所申請高校的實際到校上課要求信。該要求信沒有形式要求,可以是相關電子郵件。
  • 德國留學最新規定,留德籤證不再需要提交「必須到校」證明
    自2020年9月9日起,以留學為目的的籤證,將不需要再提交「德國大學必須到校上課的要求說明」!以疫情以來,德國留學消息動蕩,幾乎沒幾天就有一個新規。為了限制入境,審核部在7月初發布了一條新規:以留學為目的的籤證申請,必須提供「實際到校上課要求」的說明,沒有此項說明,留學籤證將不予頒發。
  • 德國留學|最難留德籤證申請,教你如何獲取最新的到校上課證明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德國大學調整了申請時間,同時適當的放寬了申請語言條件,APS也破天荒的免除了審核面談;另一方面,返校推遲,材料整理困難,而且德國留學籤證也一直暫停。讓今年的留德變得非常不平凡。而剛剛開放的德國留學籤證最近又調整了政策,不僅要求學生必須德國大學的正式錄取通知書,而且還需要學生提供必須實際到校上課的通知。
  • 德國留學|德國實行更嚴格防疫措施,同時更新留學籤證政策!
    同樣的,和疫情政策掛鈎的籤證政策也在12月1日更新了最新版本。目前長期籤證(90天以上)允許以下情況申請:針對留學的情況,官方在通報裡明確以下類型的留學籤證是可以被受理的。1 有高校錄取通知書要去德國上大學2 有預科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要去德國上預科3 有高校錄取通知書要去德國先讀(為大學學習做準備的)語言班;該錄取通知書在語言班課程結束後仍需有效,並須證明語言班要求本人親自到校學習
  • 德國留學 德國大使館5月15日最新籤證限令通告後續籤證申請建議
    歐盟入境禁令推遲到6月15日的消息公布後,審核部和德國使館方面也一直沒有更新關於德國籤證情況的通告。終於,這兩天審核部公布了關於德國籤證的最新通告。根據最新的通告,目前以留學為目的的籤證無法受理,大使館和審核部的籤證預約系統,包括以郵件形式的籤證預約都無法受理。換言之,到6月15日之前,德國的留學籤證還是處於暫停受理的狀態。對此,大使館還特地準備了相關常見問題的回答。
  • 德國留學|北京審核部開放留學籤證預約,特殊時期遞籤指導來了
    近期,德國留學籤證已經逐步開始開放。審核部也在昨天發布了最新的籤證預約通告。具體如下:目前北京,上海都需要預約籤證位置。而且目前只能辦理德國大學正式錄取的籤證,語言+留學籤證目前無法受理。而如果已經獲得首次籤證,同時籤證已經過期或者即將過期,也可以聯繫轄區使領館進行處理,針對這種情況並沒有要求一定需要德國大學正式錄取通知書。籤證終於開始辦理了,那麼在這個特殊時期籤證應該注意什麼呢?
  • 德國留學|德國留學籤證最新政策
    2020年10月19日,德國駐華大使館又放寬籤證要求,以下兩類申請人可以申請留學籤證:1.如果中國申請人要讀為大學入學做準備的語言班,並且是為滿足入學語言要求而進行的必要的語言學習時,可持語言班通知書+德國任意一所大學帶條件錄取通知書申請留學籤證。
  • 德國重磅消息——德國留學籤證開放了!
    停留90天以上的長期德國籤證:現在可以提交以家庭團聚、留學、就業和學術訪問為目的的德國籤證申請。北京大使館:解讀:在北京大使館的預約中,目前的長期籤證中只提及了持有德國高校錄取通知書的大學生(mit Zulassung der Uni),並沒有就讀語言班的籤證選擇。可能後續會有所調整,開放語言班的留學籤證申請。
  • 德國留學 | 解讀德國駐華使館關於留德籤證的最新聲明
    很多傳言說德國留學語言籤證恢復了,或者有一些其他的說法。今天小編就幫助大家梳理一下近期的籤證政策的調整。目前所有關於籤證信息變動的信息來源都是德國駐中國大使館於8月21日發表的最新聲明。1 家庭團聚及結婚 2 大學留學,需證明必須到校學習並持有德國高校新出具的入學通知書 3 科學家/研究工作者 4 長期赴德學習的寄宿學校學生,需持有寄宿學校出具的入學通知書5 有資質的專業人員,因從事經濟角度上看非常必要的工作,並且其工作不能推遲或在國外進行。
  • 德國留學APS審核程序解析
    網上註冊,確定考試還是面談  與其他國家的留學申請不同,如果想要去德國留學,在向德國高校遞交申請書之前,須先向德國駐華大使館文化處留德人員審核部(下簡稱審核部)遞交一份審核申請(APS)。當申請人通過了材料審核,並參加審核面談或TestAS測試後,便可以獲得審核證書。
  • 德國開始實行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同時更新了最新的留學籤證政策
    從12月1日起,德國全國開始實行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主要希望能趕在聖誕節期間能夠放寬防疫政策,讓大家過個好節。 同樣的,和疫情政策掛鈎的籤證政策也在12月1日更新了最新版本。
  • 德國留學籤證政策
    須申請德國留學籤證。如需先到德國學習語言再入學進行學習,則需申請語言加留學籤證。 2、申請籤證的途徑  通過APS面談的學生只需到留德人員審核部進行籤證材料的遞交和申請,審核部將材料轉交給德國使領館,無需進行籤證面談。
  • 德國留學|語言留學籤證可以遞籤啦!
    語言留學籤遞籤政策終於官宣了。直接看看德國領事館官方文件吧在21號的官文,首段雖然強調了「中歐的對等原則」,但從文章標題就能感受到入境德國的政策在逐步放寬,對必要人員的入境籤證已經開始受理。以下,截取了可以遞籤的情況。
  • 德國大使館9月公布最新留學籤證材料清單
    德國籤證限制再次放鬆!即日起,申請留學籤證的同學不必再提交「德國大學必須到校上課的要求說明」。  2020年9月,德國駐華大使館公布了最新的留學籤證材料清單,籤證材料基本和之前保持一致。  材料清單裡第8、9兩項是有所調整的,如下:  申請人遞交的留學動機書需要申請人本人親筆籤名
  • 德國留學籤證最新通知!北京轄區暫無法受理
    6月18日,德國留學審核部發布最新消息:01、北京審核部暫不受理德國留學籤證北京德國留學審核部鑑於目前北京疫情無法受理轄區內留學籤證申請。審核部近期將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在官網發布更新信息。北京轄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內蒙古、寧夏、陝西、山西、山東和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