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教育界老前輩葉聖陶,用他10句名言,一起學習教育真諦!

2020-12-17 刺蝟讀書

1988年2月16日,我國現代作家,教育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的葉聖陶,在北京逝世,走完94歲一生。葉聖陶先生在品格和事業上,都是後人的楷模。今天是他32周年忌辰,就用他有關教育的10句名言,來紀念這位教育大家,一起來學習葉老心中的教育是什麼!

1894年,葉聖陶出生於江蘇蘇州,起初他並非叫葉聖陶,經過多次改名後才叫如今這個名字。在葉聖陶13歲的時候,他就開始文言小說的創作,17歲開始從事教育工作,在鄉鎮小學任教,一生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有70多個春秋。

葉聖陶是中國文藝界、教育界的老前輩。他虛懷若谷,平易近人,辦起事來認真負責,正是因為這些優點,可以在中國教育事業上做出偉大的貢獻。

葉聖陶對中國文學有很大的貢獻,他是20世紀20年代,第一位寫童話的作者,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最重要的是,葉聖陶在出版領域提倡使用白話文,這個貢獻促進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

在教育方面,葉聖陶的教育思想最主要的特點,是不追求教科書式的抽象、靜態的理論體系構建,而是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提倡以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為邏輯起點,形成唯物辯證的中國教育改革之學,對中國特色現代教育理論作出了具有獨創性、系統性的重要貢獻。

為了紀念這位教育大家,在葉聖陶任教的小學原址上,坐落著葉聖陶紀念館。今天是他32周年忌辰,就用他這10句關於教育的名言來紀念他!

教師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葉聖陶

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葉聖陶

唯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導引學生漸進於善讀善寫。——葉聖陶

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葉聖陶

做教師最主要的是不說假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我要先做到。——葉聖陶

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聖陶

就作用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薰陶。就領受的方面說,進步的教育偏重自得。——葉聖陶

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聖陶

教訓對於兒童,冷酷而疏遠;感情對於兒童,卻有共鳴似的作用。所以諄諄告語不如使之自化。——葉聖陶

教師和學生是朋友,在經驗和知識上,彼此雖然有深淺廣狹的差別,在精神上卻是親密體貼的朋友。——葉聖陶

相關焦點

  • 那年今日 葉聖陶:我非聖人,願以綿薄之力陶鈞萬物
    他拾著一支鋼筆的手懸在半空,時而閱讀,時而紀錄,時而念念有詞。我似乎看見,透過他的雙眼所閃現出的智慧之光,為這夜增添了一絲明亮。這位老先生便是葉聖陶,我國文藝界、教育界的老前輩。葉聖陶先生葉聖陶曾提出許多著名的教育理論,比如「教師並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做教師最主要的是不說假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葉聖陶便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為天下學子打下了榜樣。
  • 致敬先生丨一百年前從事小學教育的葉聖陶
    葉聖陶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國文老師胡先生。胡先生說:「小學能否教好,全憑教師的經驗。初做教員是不會順利的。但是如果能夠細心研究,獲得經驗也不難。淺言之,先要學生明曉學習的科目和目的,這樣就能堅定學生和他的家庭對上學的信心;堅定了信心,學生才會好好學,就可以用學到的知識影響到他的家庭;這樣幾十個家庭就可以改變舊有的不良習慣,其餘的家庭也會隨之效法,這個責任可不輕淺啊!」
  • 名言摘抄大全:關於讀書學習的名言與英語勵志名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讀書與英文勵志名言,希望大家喜歡!名言摘抄匯總讀書學習名言1、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美國)2、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羅曼·羅蘭3、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培根4、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5、讀書對於智慧也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
  • 【薦讀】記住葉聖陶這十五句話,一輩子夠用了
    2月16日是葉聖陶逝世28年,我想多說兩句。  葉聖陶是個偉人。並非因我們在小學語文課就學過他的作品,背誦過他的名言警句,也並非他活到了96歲,是個老壽星。他的偉大在於——他確實偉大!對,就這麼簡單!
  • 現代教育第一人,張伯苓終身做教育不為官,10句名言闡明教育意義
    在我國,有很多為我國教育事業奮鬥終生的人,有代表性的幾位,例如聞一多、徐特立、張伯苓等。其中,被教育界尊稱為「中國現代教育的一位創造者」的張伯苓有遠見,有思想,有實踐,竭力辦教育,為國家育人立人,更是將「終身從事教育,不為官」作為人生信條,對後輩影響頗深。
  • 葉聖陶《怎樣寫作》6句話道出寫作真諦,文章這樣寫才會有靈魂
    關於怎樣寫作,記住這本寫作必讀書目——葉聖陶先生的《怎樣寫作》——中的6句話就夠了。寫作4年所有體悟都逃不出這6句話,剩下的,就是行動,去寫,去刻意練習。《怎樣寫作》一書中體現了葉聖陶寫作思想中的三個基本觀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 《鬼谷子》10句千古名言,句句真諦,領悟透了受益一生
    《鬼谷子》10句千古名言,句句真諦,領悟透了受益一生。 1. 不見其類而為之者,見逆。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鬼谷子·內揵》 還沒有了解對方的想法,便去前往遊說,一定會取得相反的效果。還沒有掌握實情,便去前往遊說,一定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2.
  • 一百年前從事小學教育的葉聖陶
    葉聖陶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國文老師胡先生。胡先生說:"小學能否教好,全憑教師的經驗。初做教員是不會順利的。但是如果能夠細心研究,獲得經驗也不難。淺言之,先要學生明曉學習的科目和目的,這樣就能堅定學生和他的家庭對上學的信心;堅定了信心,學生才會好好學,就可以用學到的知識影響到他的家庭;這樣幾十個家庭就可以改變舊有的不良習慣,其餘的家庭也會隨之效法,這個責任可不輕淺啊!"
  • 讀懂葉聖陶教育思想裡的「中國教育學」
    資料圖片 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凱洛夫教育學已經很少有人知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教育學」,越來越成為我國教育界特別是青年教育工作者熱讀和信奉的經典。時隔二十多年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凱洛夫教育學已經很少有人知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教育學」越來越成為我國教育界特別是青年教育工作者熱讀和信奉的經典。就連新課程改革設計者們也宣稱,這一輪課改的主要思想來自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百年中國教育改革難道沒有形成自己的教育學?
  • 他被稱為「中西合璧真君子」說了一句名言,教育界至今津津樂道
    他被稱為「中西合璧真君子」說了一句名言,教育界至今津津樂道百年名校清華,經歷了很多位校長,有一位校長因為他的出任,奠定了清華的校格,為清華大學的教育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所以始終婉謝,他依然屬意教育,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1955年,梅貽琦在臺灣,開始用清華基金會利息籌辦「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也就是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前身,諾貝爾獎獲得者李遠哲曾在這裡就讀,梅貽琦因為一手奠定了臺灣的清華大學的基礎,所以他還被稱之為「兩岸清華校長」。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精選12幅書法欣賞,網友:堪比專業書法家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乃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書法作品。提到葉老,可能很多人瞬間便能想起語文課本中的那些文章,比如有《爬山虎的腳》《稻草人》等。之所以記得著名清楚,大概是因為「背誦全文」總能使人印象深刻。除了終身致力於出版及語文工作,葉聖陶同許多傳統的文人一樣喜歡書法。
  • 這10句教育名言,只有老師才能體會其中深意!
    ————————陶行知 我們常常聽過這句名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強調的是「漁」的重要性,看重方法而非產物。 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也是同理,在強調一個「學」字,也就是要掌握「學」的方法。
  • 你今天的成長離不開每一位教過你的老師,用這20句名言,致敬老師
    我們每個人得以成為今天的自己,除了父母的啟蒙,社會的教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給予我們諄諄善誘和引領指導,他們大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直到桃李遍布天下,他們的使命完成,一生交付給教育事業,他們就是我們的老師,遍布在教育一線的,一個又一個辛勤的園丁
  • 這些「教育名言」,老師們不願買帳
    教育是師生互動的過程,不是誰單方面的事情。這句名言只看到了老師的影響和作用,片面強調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而忽略了學生群體自然存在的參差差別。其次,它誇大了教育的效度。教育不是萬能的,學生是否成才受學生本身、家長、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在應試教育的語境中,「教好」被理解成讓每個學生都考上大學,甚至都考上重點名牌,而這只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形成的片面認識,犯了思想上絕對化的錯誤。
  • 葉聖陶姓名分析
    葉聖陶三個字好讀響亮,形美新穎。從秉臣到聖陶,體現了代的變化,也體現了思想的解放。後來,他索性用聖陶作為自己的名字。人如其名,在文化教育領域,葉聖陶像一名辛勤的制陶器的工匠,從事文化教育1912年,葉聖陶中學畢業後開始在蘇州小學任教,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閒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雜誌上。1915年秋到 上海商務印書館附屬的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語文課本。五四運動時期他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竭力提倡白話文,一邊用白話創作文學作品,先後寫出《稻草人》、《倪煥之》等大量作品;一邊大力提倡在語文教學中以白話文為主,率先編出多套語文教材,使語文教科書的面目為之一新。
  • 魯迅先生「罵人不帶髒字」的10句經典名言,看看你用過幾個?
    魯迅的10句經典名言「髒話不髒話」,看看你用了多少?   說到魯迅,恐怕這裡沒人聽說過這個人的名字。我不必提及他自己的文學細節。他是早期我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但他的性格比他的文學更令人欽佩。他總是說「一件事,兩件事,兩件事」,從不為了奉承而違背自己的意願。
  • 葉聖陶與《開明國語課本》
    說到語文教材,我們不能不想起葉聖陶先生,他是我國最著名的作家、編輯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傾注語文教材的編輯和教育教學,是我國語文教學的開拓者。「語文」這兩個詞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由葉聖陶提出來的。他說,說話就是語,寫字就是文,所以叫語文。  作為教育家,葉聖陶在語文教材的編著上非常用心。
  • 「真」乃人之根本——品讀葉聖陶一名言有感
    時下,興起校園文化建設,文化牆上,隨處可見名人名言、警世標語,美其名曰:「國學經典進校園。」近日,閒暇之時,我常駐足操場,靜靜欣賞文化牆。明鏡樓牆上,鐫刻著一幅葉老先生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細細品讀,令人回味無窮。
  • 葉小沫憶祖父葉聖陶:他不在意子女的學習成績,更關注興趣
    【編者按】10月8日,葉聖陶孫女葉小沫在上海圖書館舉辦的「家風家訓」系列講座中,分享了爺爺葉聖陶的一生。她說,爺爺葉聖陶在子女教育方面,不是特別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卻非常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葉小沫還說,「大家都覺得爺爺葉聖陶很遠,是個了不起的人,我和爺爺生活在一起,從來沒有這種神聖高大的感覺,他的文章都很直白,一點都不深奧,他做人的道理也很簡單,但他堅持他認真,所以他有成就。」
  • 魯迅先生「罵人不帶髒字」的10句名言,下次碰到熊孩子就能用了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魯迅先生「罵人不帶髒字」的10句名言,下次碰到熊孩子就能用了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曾參與過五四新文化運動,也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原本魯迅先生是想要當一名醫生的,可他後來卻選擇了棄醫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