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砂危樓」風波蔓延沿海城市 商報記者暗訪海南建築市場發現
去年有海砂流向部分建築工地 今年「風聲太緊」坡砂粉墨登場
該廠正在使用的坡砂
使用該廠混凝土的建築工地
坡砂河砂共有的沙場
近日,一則「中國第一高樓竟是『海砂危樓』」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報導稱,一段時間以來,深圳頻頻曝出居民樓房樓板開裂、牆體裂縫等問題,據深圳市政府的調查結果顯示,問題的根源就是建設時使用了大量海砂。此後,「海砂危樓」波及深圳華潤等一些知名的住宅建設項目。那麼,同樣是臨海地區的海南,有沒有房子涉及「海砂」工程呢?為此,商報記者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暗訪,調查結果喜憂參半。
爆料混凝土裡竟有樹枝和礦泉水瓶
一位中年婦女向媒體反映,去年底,她在海口市南海大道蓋幾層樓,當時和海口一家混凝土公司籤訂了供應合同,在該公司供應的混凝土中,她發現竟有樹枝、礦泉水瓶和塑膠袋等垃圾,她擔心這樣的混凝土無法保證房屋的安全。
於是,該婦女試圖和混凝土老闆協商,但老闆只肯少收1萬元,該婦女表示如果不解決好就向有關部門和媒體投訴,最後老闆覺得自己的混凝土確實質量不過關,為息事寧人,供應的混凝土沒有收錢。
採訪中,有市民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稱,如今的樓房質量有多差,恐怕大家心裡都有數,反正只要賣的時候沒有明顯問題,啥樣的房子都能賣出去,開發商自然沒有動力提高建築質量。
暗訪
第一站:海口南港碼頭附近時間:3月20日
「管與罰之間的』貓膩『亟須清除」
按照知情人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海口市南港碼頭,對這裡的非法採砂情況進行了暗訪。
走過新海路口,再過南港路口,七拐八拐,就能看到一個偌大的採砂場展現在眼前。知情者說:「你晚上來,這裡可壯觀了!橋頭砂場拉砂的各種貨車和大卡車有十多輛,除了刮颱風下大雨,一般都是晚上10點多開始『動作』,運砂車來來回回,規模很大!」記者問,執法部門不是嚴厲打擊嗎?知情人稱,砂場一方面派人看風,一發現有人來查就跑;另一方面,執法人員有時來查之前,老闆會提前得到消息,就算查也是走走形式,收效甚微。
記者隨後來到一個毀林採砂現場,知情群眾說,這裡的坡砂(比海砂危害略小一點)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成為「香餑餑」,用到建築工地上。
採訪中,附近村民告訴記者,砂場老闆其實是附近某村的一位村民,可是市、區、鎮三級國土執法部門來查的時候都表示不知道非法採砂的幕後老闆是誰。附近人人都知道的事他們卻不知道,這些執法人員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這麼多年來這裡的砂場之所以那麼猖狂,關鍵是管與罰之間的「貓膩」亟須清除。非法採砂者擅長與執法部門玩「貓捉老鼠」,這就更需要有關部門加大打擊力度,且持續不懈。
第二站:文昌市龍樓鎮時間:3月21日
「我曾獨家經營海砂一年」
21日上午,商報記者一行有選擇地來到房地產市場很熱,又靠近大海、河砂資源相對枯竭的文昌市龍樓鎮進行暗訪。進入文昌市境內,在一些鄉鎮的公路邊上不時可以看到一些砂場老闆留下的電話。
商報記者幾經周折,終於取得一個砂場老闆的信任。記者一行來到位於龍樓鎮三角路口附近的一家砂場,正在忙著開鏟車裝砂子的一個年輕人告訴記者,他姓邢,在文昌市經營砂場已小有名氣。
幾番寒暄後,小邢認為記者是真心來採購砂子的,就告訴記者:「不瞞你說,去年我曾獨家經營海砂一年。」
「那利潤一定很可觀吧?」記者追問。
「那當然了!」他說,比現在經營河砂要好多了。當時文昌很多工地開工,一些老闆為了多賺錢,就到他的砂場採購清瀾海砂。海砂當時每立方比河砂要便宜40元以上。隔壁那家姓黃的砂場老闆,因為和某項目一位負責工程的領導牽上了線,就從他手中採購了不少海砂。
「今年風聲緊,生意不好做」
小邢告訴記者,他經營的海砂主要是從文昌市清瀾鎮海域採挖回來的。雖然這一行很賺錢,但是要能保證貨源穩定,就必須和有關部門做好「工作」,否則,寸步難行。另外,採挖回來的海砂不能靠在專門的碼頭,只能自己修路僱車拉到砂場。
「做這行去年賺了一點錢,但今年抓得緊,生意可不好做呀。」小邢告訴記者,去年底,海監部門嚴厲打擊海上盜採海砂問題,一度猖獗的海上盜採海砂行為得到明顯遏制。再加上「中國第一高樓竟是『海砂危樓』」的新聞迅速傳播,一些老闆們只好「改邪歸正」,不敢再經營海砂了。
「海砂初歇,坡砂粉墨登場」
小邢還告訴記者,雖然海上打擊盜採海砂的措施很嚴厲,但做生意的老闆們自然有他們的一套「生存之道」。
小邢說,現在在文昌市,海砂雖然杜絕了,但採鈦留下來的細砂——也就是「坡砂」的一種,卻堂而皇之地粉墨登場了。
受利益驅動,坡砂每立方30元,從砂場送到目的地,每立方40—45元。兩種砂摻在一起的中砂,每立方賣70元,而瓊海河砂每立方要100元,這二者之間數十元的差價,就是吸引工程負責人的「肥肉」。
記者按照一家砂場黃老闆提供的電話,向曾經大量收購海砂用於某項目的黃經理進行了電話溝通。黃經理在電話的另一端很警惕地問記者,「你是哪位?」當記者表明手中有很大部分的海砂時,他立即告訴記者,他的項目現在不需要海砂了,並稱自己在外地,讓記者找其他人去。
跟蹤福力攪拌站用坡砂蓋樓房
為了弄清楚一些海砂的去向,這些海砂又被作何用途,記者對秀英區長流鎮和南海大道上的10多家混凝土公司進行了跟蹤採訪。
在福力混凝土攪拌站,記者駕車來到正在作業的工作檯和材料現場,老遠就看到在陽光下泛著光的坡砂。一名鏟車司機正在作業,看到記者過來突然停了下來。在發現記者對這裡的砂料看得很仔細後,索性將鏟車開走,假裝不作業了。當記者走出工廠大門後,這位鏟車司機馬上又回到原位,繼續作業。
在現場,記者看到坡砂堆得像小山一樣,旁邊也有一堆河砂。正在工作的2號機臺裡,一個漏鬥裝的是坡砂,另一個漏鬥裝的是河砂,隨著機器的運轉,河砂和坡砂從不同的漏鬥裡緩緩地流進機器裡,與水泥、石子相匯合,變成混凝土,源源不斷地運往工地蓋高樓大廈。
為了弄清使用坡砂的混凝土到底流向了哪個工地,記者決定跟蹤它的去向。在一輛裝滿混凝土的車緩緩開出福力攪拌站的大門時,記者跟了上去,來到位於秀英區的海力路永桂開發區。
進入工地,記者看到兩棟高樓正在建設中,福力攪拌站的混凝土車正在向樓頂輸送原料。
記者採訪遭對方蠻橫恐嚇
記者向該攪拌站一名工作人員表明身份,就在記者提出欲採訪該混凝土攪拌站相關負責人時,從辦公室裡出來一名自稱該公司經理的男子。得知記者的採訪意圖後,他嘴裡叼著煙,伸直胳膊用手指著記者,毫不客氣地命令道:「滾出去!誰叫你們進來的?你們在那裡拍什麼拍?」
當記者問其是不是該公司的負責人時,這名男子蠻橫地說:「是又怎麼樣?你想怎麼樣?」隨即叫來一名衣冠不整的保安說:「把他們趕出去。」
就在記者被趕出廠區時,記者對著正在作業的鏟車拍照,那名自稱負責人的男子指著記者說:「你拍我啊!你過來拍呀!」一邊說,一邊恐嚇記者如果再拍就砸了記者的照相機。
令人奇怪的是,記者跟蹤混凝土車來到永桂開發區某員工宿舍項目時,這裡的保安氣勢洶洶地質問記者:「誰讓你們進來的?你們也不看這裡是什麼地方!」
當記者表明有使用坡砂的混凝土流向工地時,保安說,「我不管這些,我只管你們,你們不能在工地亂轉。」記者試圖問這個工地是哪個單位的,始終沒有人正面回答。記者到處看了看,這個工地既沒有項目公示牌,也沒有項目名稱。記者通過保安的介紹,來到二樓一間辦公室,見到了一名項目經理,將跟蹤到的情況向其做了說明,沒想到這名經理稱:「這質量你管不了,我也管不了。」隨後,這名經理告訴記者,該項目為海口天利雅苑員工宿舍,是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的一個配套項目。
海口建築業協會:「海砂坡砂絕不允許用於建設高樓大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4年9月發布的《關於嚴格建築用海砂管理的意見》意見中規定,海砂必須經過淨化處理,滿足要求後方可用於配製混凝土。對鋼筋混凝土,海砂中氯離子含量不應大於0.06%。若必須使用海砂時,則應經淡水衝洗,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於0.02%。如果建築用海砂不符合國家的強制標準,超標的氯離子含量將嚴重腐蝕建築中的鋼筋,造成重大的安全隱患。
對海口、文昌出現的利用坡砂攪拌混凝土蓋高樓的情況,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海南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稱,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含有超標氯離子的海砂如果大量存在於建築中,侵蝕鋼筋的過程被劃分為潛伏期與發展期,在經歷這兩個階段之後,使用海砂的建築基本就可以稱之為危樓。相比國家規定的50年民用建築壽命,海砂建築壽命短了很多。
海南兆誠混凝土有限公司材料部林主任認為,目前,在海口、文昌等地建築市場上出現使用坡砂混凝土的問題,時間長了,這種混凝土容易開裂、沉澱,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雖然它不像海砂那樣危害明顯,但這一問題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使用海砂和坡砂粉刷的牆面和地面,會產生嚴重的潮溼現象,長期居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會給人體造成關節疼痛。」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海口市建築業協會混凝土專業委員會主任丁芳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坡砂是海砂的一種,用到高樓大廈上也是絕對不允許的,難以保證工程質量,應該杜絕。
採訪中,有市民告訴記者,海砂建房絕不是什麼新聞,更不是什麼記者的新發現,這絕對是建築行業內大家都知道的不便公開的小秘密。另外,對海砂的使用早有規定,監管機構不會不知道,所以監管的失職責無旁貸。更重要的是,百姓傾盡一生積蓄購買了不能安全使用70年的房產,監管的失職無異於謀財害命,理應問責。
有業內人士表示,辨別河砂和海砂主要是看砂子中有沒有大量的白色粒狀顆粒——這些顆粒是海中一種貝類死後的殘留物,「砂子中含有大量這種顆粒的話,很可能就是海砂。」
記者李興民呂達
責任編輯:霍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