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公民同招政策原文中,提到:繼續推進集團化辦學,著力緩解擇校熱。
很多家長可能對集團化辦學這個概念有點陌生,什麼是集團化辦學?蘇州也有嗎?
「集團化」,指在同一區縣內或跨區縣組建辦學聯合體,通過一所或幾所強校帶頭,帶動發展相對薄弱學校、農村學校、新建學校。學校間有強弱之分,而且地理位置有可能相隔甚遠。通過加強師資流動,共享優質課程等,使集團內相對弱的學校可以提高教育資源,從而擁有較快發展成優質學校的可能。
「感覺就像農村窮孩子,有了城裡的富親戚幫忙,學校的辦學質量不斷提高,越來越得到家長認可。」
今天小通對蘇州的集團化辦學或聯盟學校進行了匯總,蘇州的很多學校你都想不到原來他們屬於一個教育集團,隨小通一起看下。
蘇州中學作為千年學府,率先實行集團化辦學,其優異的中高考成績讓蘇州中學成為無數家長心裡的白月光,「偉長班」也成為優秀的形容詞,其旗下的初中也非常優秀。
①蘇州市立達中學
②蘇州中學園區校
③蘇州市胥江實驗中學
④蘇州市滄浪中學
⑤蘇州中學校附屬蘇州灣學校
⑥蘇州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偉長實驗項目
⑦蘇州灣創新實驗項目
⑧蘇州中學相城實驗項目。
1.吳門教育集團
滄浪新城第一實驗小學,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滄浪新城第三實驗小學
2.金閶教育集團
金閶實驗小學校,金築實驗小學校,留園中心小學校,山塘中心小學校,八一小學校
3.善耕教育集團
蘇州市善耕實驗小學校,蘇州市勤惜實驗小學校,蘇州市平江新城實驗小學校
4.平江教育集團
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分校,蘇州市大儒中心小學校
5.虎丘教育集團
蘇州市金閶新城實驗小學校,虎丘實驗小學校
6.滄浪教育集團
滄浪實驗小學,楊枝小學
7.平直教育集團
南環實驗小學,盤溪實驗小學
8.敬文教育集團
蘇州市東中市實驗小學校,蘇州市敬文小學校,蘇州市學士中心小學校,蘇州市崇道小學校
9.至德教育集團
勞動路實驗小學,新康實驗小學
10.彩香教育集團
金閶外國語實驗學校,彩香實驗小學校,胥江中心小學校,城西中心小學校,三元第三小學校
古城區十大教育集團,覆蓋區內45所公立小學,致力於打造出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
作為首批成立的吳門教育集團,課堂資源共享,教師共同磨課賽課,也讓家長對一些家門口本來一些師資薄弱的老校重燃信心。
但集團化辦學管理部門略顯龐雜、交互重複、效率不高;各學校執行校長用力不均衡;學校的文化建設存在同質化現象,個性漸失。這些都是隨著推進日益浮現的新問題。
今年9月星海教育集團正式揭牌成立,集團由五所獨立法人法人學校組成。集團旗下的學校有星海實驗中學,星海小學,勝浦實驗小學,星浦中學(在建),星浦小學。
今年4月在蘇州市基礎教育創新人才培養實驗項目活動上成立了「星海+科創中心」,首批聯盟單位為星海實驗中學、星灣學校、星港學校、金雞湖學校、景城學校。
就2020年的中考成績來說,星海中學「十六連冠,一舉奪魁」,星灣「高分林立,均分過硬」,金雞湖學校「十幾個690分以上」,景城學校「裸分最高分706分」,園區經濟發展之迅速,教育實力之「不凡」以實力說話。
為了防止優質生源外流,園區五校聯盟共同開辦了「創新班」,今年首屆招生,在金雞湖學校就讀。
「星星景蓮」顧名思義,就是由星灣學校、星洋學校、景城學校、蓮花學校組成的學校共同體。
蓮花學校生源主要來自於周圍的拆遷安置區學生和外來務工子女,原來的教育質量與區內名校差距不小,集團化辦學後三校與蓮花互派教師成為常態。
仔細研讀蘇州各區教育集團發現,新區的教育集團推進屬於全市領先,2020年在原有4個教育集團基礎上,新增9個教育集團,組建6個教育共同體,成立一個教育聯盟。
教育聯盟的成立,意味著在高新區小學、初中、高中不再是分開孤立的學段,而是貫通的一體,真正實現了集團化辦學全覆蓋。
高新區原先已有的四大教育集團:①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教育集團、②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教育集團、③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④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①蘇州高新區第一中學教育集團
②吳縣中學教育集團
③蘇州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④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教育集團
⑤蘇州高新區獅山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⑥蘇州滸墅關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⑦蘇州高新區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⑧蘇州滸墅關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⑨蘇州高新區通安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2019年5月,木瀆高級中學培東教育集團成立。時隔一年,城西中學教育集團,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正式成立。短短兩個月,吳中在推進集團化辦學的道路上仿佛按了快捷鍵。
①江蘇省蘇苑高級中學教育集團
②蘇苑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③寶帶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④東山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⑤碧波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⑥木瀆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①盛澤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②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③鱸鄉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④江蘇省震澤中學教育集團
⑤北外附屬蘇州灣外國語學校廣雅教育集團
⑥天河小學蒲公英教育集團
目前蘇州六區除相城暫未公布集團化辦學或教育聯盟外,其他五區均不同程度上實行了教育聯盟,未來是否會真正形成教育均衡,未來蘇州的教育又將如何變化?
END
來源:搜狐網 學校官網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部分源自網絡,由「蘇州升學通」(微信公眾號搜索:蘇州升學通)編輯,出於資訊分享目的,如有不妥請聯繫後臺。
蘇州升學通(atjyzx2003)
蘇州家長的升學通
立足蘇州|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