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讓我結識了排球,也感受到女排精神

2020-12-15 排球映畫

說到球,我們自然會聯想到國球桌球或者更有影響力的籃球和足球,但是我今天要說的是最值得國人推崇和自己一直深愛著的排球(中國女排)。

最早了解排球(中國女排)是2010年在中學時代的一個中午,當時正逢廣州亞運會中國女排和韓國女排的半決賽。我記得因為看這場球,我錯過了上學。當時並不清楚排球的規則和戰術,但是被場上的6位姑娘感動,在0-2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連扳三局,在對方擁有2個賽點的情況下,大炮姐周蘇紅髮揮老將作用連得4分,拿下金牌,這枚金牌是當時的第100牌金牌,也是倫敦周期難得的一枚金牌。央視主持人說到,這批中國女排雖然沒有2003黃金一代的實力和輝煌,但是關鍵時刻用拼搏依舊詮釋了何為女排精神。周蘇紅正是黃金一代的核心人物,這是女排精神的一種傳承。

倫敦周期的中國女排,是歷史的低谷期。伴隨著黃金一代球員的退役,三度換帥。2010世錦賽經歷了歷史最差戰績,周蘇紅的回歸給球隊注入強心劑,重拾亞洲霸主地位。

那幾日我心心念念中國女排,為何一個球可以上升到女排精神。於是查找了中國女排的相關信息,正值改革開放時期,1981年由袁偉民指導率領的郎平等人的中國女排在日本以7站7捷全勝戰績獲得世界盃冠軍,至此開創五連冠輝煌。那時候國內人民剛剛從文革和落後中走出來,女排姑娘們訓練時候任勞任怨,成績都是靠苦練出來的,奪冠後北大學子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號召全國各行各業學習女排頑強拼搏精神,匠心精神。至此,女排精神這個球烙印在中國人的心中。

後來的幾年裡,郎導接手兵敗倫敦的中國女排,在老女排郎導的帶領下,逐漸走上巔峰。2014年獲得世錦賽銀牌,2015年在隊長惠若琪因傷缺陣的狀況下時隔12年後強勢奪得世界盃冠軍。2016年小組賽出師不利,2勝3負尷尬墊底,四分之一決賽面對東道主兩屆奧運會冠軍巴西隊,全隊上下實現驚天大逆轉。最終裡約登頂,那時候我在校隊刻苦訓練,也正是因為這個,我們一直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大運會的決賽,知道競技體育從來不在於結果,而是在於刻苦訓練和賽場上敢打敢拼。

2018年世錦賽的半決賽遺憾兵敗義大利,郎導賽後的採訪讓我更加懂得何為女排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可以半決賽選擇對手,但是依舊選擇公平,選擇面對小組賽負於的義大利而不是更有把握的塞爾維亞。那場驚心動魄的5局大戰,至今讓人覺得惋惜,即使實力不如對方,但是依舊拖入決勝局,以2分之差錯失決賽門票。更是賽後說出那句感人的話,我們不能奏國歌了,但是我們依舊需要升國旗。銅牌也是國家的榮譽,需要我們捍衛。

2019年,經過蟄伏的中國女排。在世界盃上以11連勝戰績蟬聯世界盃冠軍,郎導的名句再次刷爆社交媒體,我們的目標從來都是升國旗奏國歌。奪冠後,女排姑娘參加閱兵走過長安街,這個球是中國人民真正的象徵。

排球(中國女排)很好詮釋了中國人民的精神,女排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但依然堅持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

中國女排的這個球,你們喜歡嗎?或者從這一刻開始,你決定開始粉上這個球嗎?

相關焦點

  • 《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弘揚女排精神
    內容提要:10月1日是國慶假期第一天,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體育局、天津體育學院共同主辦,中國排球學院、天津市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天津美術館承辦的《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在天津市美術館與廣大觀眾見面。
  • 中國女排精神回來了
    這幾天,朋友圈被中國女排刷屏。北京時間19日上午,中國女排3比1擊敗荷蘭女排,昂首挺進奧運會決賽。四分之一決賽逆襲巴西、半決賽「復仇」荷蘭,兩場比賽看起來驚險、幸運,卻讓我們從主教練郎平以及中國女排隊員身上看到了團結奮鬥、頑強拼搏、不屈不撓、敢於勝利的女排精神,王者歸來!  擊敗東道主 「女排精神」回來啦!
  • 排球星空專訪女排電影《奪冠》老女排隊長飾演者毛雯
    陳導演沒有忘記老女排,把她們全部搬上了銀幕。感謝電影《奪冠》的問世,讓我們又可以重溫女排精神誕生時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通過銀幕我們又看到了老女排隊員那一個個青春鮮靚的面容。毛雯,南京大學女子排球隊員,在電影《奪冠》中飾演「五連冠「時期中國女排第一任隊長的角色,她對角色完美的演繹以及人物外形的接近,在銀幕上形象地再現了當年老女排隊長的形象。
  • 《中國女排》國慶檔《奪冠》,女排精神背後的故事
    中國女排總教練,鞏俐飾演,人稱鐵榔頭 「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郎平背負著國人重振國風的期望,一次次帶領中國女排站上世界之巔。在中國女排的歷史上,郎平是唯一一位作為運動員和主教練都獲得過奧運金牌的人,是當之無愧的女排第一人。影片1:1還原歷史,扮演老女排「十二金釵」的演員們,身高腿長全是專業排球運動員出身。
  • 趙雪琪:天津女排騰飛是因為傳承了中國女排精神 各行各業都需要這種精神
    10月6日上午,《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在天津美術館再掀高潮。76歲的天津女排功勳教練趙雪琪,老隊員張靜坤、柳春瑩來到現場,與球迷親切互動。當年剛剛從沙灘排球項目轉為室內排球項目的張靜坤和柳春瑩加入天津女排,此外隊中還有15歲的李珊,張娜,以及後來的張萍、李娟。經過不懈的努力,天津女排從乙級隊一步一步升入職業聯賽。
  • 中國女排精神帶給我們的啟示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排球管理中心公布新一屆中國女排的教練班子,郎平再次出任總教練。2016年她率領中國女排在裡約奧運會上精彩奪冠,國人振奮,盛讚「女排精神」。什麼是「女排精神」?很多人說是「拼搏」,也有人說是「愛國」,還有人說是「集體主義」,也有說是「職業精神」。作者認為這些都對,但還需作全面歸納、梳理。
  • 「女排精神」,永遠讓中國人熱血沸騰
    這兩支隊伍是當時中國體育界最優秀的團隊,分別創造了「中國登山精神」和「桌球精神」。而在改革開放後,「女排精神」叫得更響,更深入人心。1981年,在日本舉辦的世界盃上,中國女排同樣以七戰全勝的戰績,先後戰勝美國、日本等世界勁旅,首得世界冠軍。從排球運動本身來講,東方人能夠拿到排球項目的世界冠軍並非易事。
  • 中國女排精神到底是什麼?
    如果沒有郎平,那中國女排大概拿不下世界第一的榮耀。曾經十年裡,難求一勝。高不過俄羅斯,跳不過巴西,甚至連日本和泰國都打不過,當所有人都在質疑王者之師怎麼了的時候?只有她一次又一次站出來,一次又一次把中國女排帶回世界巔峰。
  • 「女排精神」滲入學習和生活
    本專題撰文/攝影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敏 黃維從1981年到2019年,中國女排榮膺世界三大賽「十冠王」,女排精神鼓舞著一代又一代國人。在廣州,有這樣一所堅持開展排球項目超過40年的學校,女排精神的傳承不僅體現在賽場上,更延續到學生們的學習上和今後的人生。在本期《訪體育名校,看體教融合》中,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帶你走進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
  • 「女排精神激勵我們前行」
    「我們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此時我們就應該像中國女排那樣:扎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團結一致,頑強拼搏……」11月10日,一場以「女排精神激勵我們前行」的主題演講比賽正在江蘇省淮安外國語學校舉行,現場還迎來四位特殊的嘉賓,她們是前中國女排隊員周鹿敏、侯玉珠、李延軍和殷勤
  • 女排聯賽:聯賽無贊助 隊員工資不足萬元 女排精神從何來?
    職業化、市場化程度過低一直是排球聯賽飽受詬病的地方,而女排姑娘們甚至還領著不足萬元的月薪。那麼,女排聯賽該如何發展才能實現「女排精神」真的價值呢?排球聯賽的小球迷球迷多為「情懷」而來在11月19日中國女子排球聯賽第五輪的較量中,上海東浩蘭生女排在盧灣體育館,主場迎戰山東女排。然而,與女排聯賽的揭幕戰不同,這並非是一場焦點之戰。
  • (體育)離開的是賽場,離不開的是排球——專訪中國女排奧運冠軍徐雲麗
    新華社福州6月5日電 題:離開的是賽場,離不開的是排球——專訪中國女排奧運冠軍徐雲麗新華社記者賀燦鈴、肖世堯、張逸之脫下球衣,登上講臺。退役後,中國女排奧運冠軍徐雲麗選擇到福建師範大學任教。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徐雲麗說,角色轉變給她帶來了新的體驗,自己雖然離開了賽場,但一直沒有離開排球。
  • 郎平通過鞏俐的《奪冠》,向世界講述了中國女排的精神
    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再次走入了世界,而也再次把中國女排帶進了我們的生活。而郎平也經歷了中國排球所有的高峰和低谷,其次就是郎平的知名度較高,而郎平也一直經歷著中國排球的發展,這也是對郎平貢獻的一種肯定。雖然電影以郎平的人生軌跡離開,可是卻很好演繹了30年排球史。電影也從來沒有忽略過袁偉明和陳忠和為女排帶來的貢獻。
  • 女排精神永不褪色
    最近,女排奪冠頻頻登上熱搜。為什麼說頻頻呢?因為在這屆女排世界盃徵程中中國運動健兒們取得了十一連貫的傲人成績,提前一句鎖定勝局,成功衛冕。「十一連冠」慶祝「十一」國慶,這是中國女排獻給祖國最好的生日禮物。祖國也回饋給他們以最好的嘉獎:在剛剛結束的國慶遊行中,中國女排壓軸出場,乘坐 「祖國萬歲」 彩車亮相國慶遊行。
  • 網友盛讚中國女排:感受女排精神 堅信中國力量
    原標題:網友盛讚中國女排: 感受女排精神 堅信中國力量   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在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現場,中國隊與塞爾維亞隊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金牌之戰。中國隊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連扳三局,最終以3-1逆轉戰勝對手,為中國代表團拿到了本屆奧運會的第26枚金牌。
  • 「女排精神」.中國精神!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一顆不滅的火種,民族精神的傳承,我們永駐心中。在《奪冠》上映的同時,我們期待這種真實的女排精神,能帶給我們的力量。《奪冠》展示的是國民電影,是屬於我們中國人每一個人的一份情懷。我相信觀影的朋友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對女排精神,有了不同的想法和感悟。
  • 傳遞女排精神展現團結協作 山東青年女排走進濰坊實驗中學
    12月9日下午,省青年女排來到濰坊實驗中學,與學校的小排球運動員們進行了熱切地交流互動,讓全校師生切身感受了「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同時積極踐行了國家大力倡導的「體教結合」發展之路。
  • 《感動中國》寫作素材積累——中國女排與女排精神
    這是上個世紀中國女排的赫赫戰功。橫掃千軍的強悍的中國女排給正在奮起中的中國以信心和勇氣,給正在奮鬥中的中國人民以榜樣和力量。女排精神引領著大家積極進取,勇敢拼搏。在經歷了一段時間低谷之後,2019年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成功衛冕世界盃冠軍。中國女排的世界排名重回第一。這次,郎平是中國女排的主教練。
  • 今天,「女排精神」就是「中國精神」
    是自信精神是民族精神現場觀眾回顧中國女排歷史,女排精神的起點源於1981年,同樣在日本,同樣是世界盃,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的戰績,首得世界冠軍。那是一個全民沸騰的時刻。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只是一個剛剛經歷了改革開放,百業待興的國家。女排在世界大賽上取得冠軍,無疑給當時國人巨大鼓舞。從1981年持續到1986年,創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個「五連冠」的中國女排,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看法,也激勵了每一個辛勤拼搏的中國人。可以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女排精神」,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的中國人。
  • 亞運會|排球綜述:女排沒有對手 男排不是對手
    新華社雅加達9月2日電(記者張澤偉 嚴蕾)雅加達亞運會排球賽事讓中國排球迷更加確信一個事實:中國排球「陰盛陽衰」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中國女排在亞運會中七戰七勝挺進決賽,並在決賽中以3比0戰勝泰國隊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