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高考難度因各個省份的錄取情況而定,但是中國考生基數大,難度也就非常大,一分一千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人口有1億多,老齡化嚴重的日本,高考一樣走獨木橋嗎?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日本的高考形式
日本高考的形式
主要分為「一般入學選拔」、「推薦入學」和「AO入學」三種入學形式。
我們主要說一下「一般入學選拔」因為這個類似於高考
這種考試的形式,主要是全國的學生參加一場類似於我們「會考」的結業考試,根據學生自己選的科目分開進行考試,全體學生都要參加,但是這個考試很重要,類似於一個門檻,因為這個考試佔你未來總分錄取的一部分,這個考試結束以後,就要有第二次考試,這第二次考試不是由國家舉辦,而是由各個高校舉辦,因為在這之後考生還會迎來「第二次考試。這項考試由各個大學自主實施,針對考生的特長與志願,進行專項能力的測試考察。考試形式根據各個學校的不同,會有寫論文,面試,等形式的差異。考試的考試時間在每年的三月,考生可以同時參加多個學校的二次考試。
合算:不同學校,不同學科,會把兩次考試的成績按照不同的比例,進行換算相加,總分即是最終成績。當然也有一些學校,學科不進行二次考試,單純根據「大學入學中心考試」的成績來進行學生的選拔,這種雙層篩選的方式類似於藝考,不過有好有壞,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考定終身,但是也給學生帶來不小的壓力。
推薦入學
這種途徑,類似於中國的保送,不過是通過你平時的課程的成績是否優異方式,以及介紹人的推薦材料的形式,這種方式的高校多以私立高校為主,公立高校的招生規模較小
AO入學
這種入學跟企業面試一樣,不過這種類似於中國奧數獲獎,然後你拿著這些證書,以及有報考志願的學生需要提供調查書,活動報告書,學習計劃書,志願理由書等資料供學校方參考選擇,上交給高校,然後高校通知你面試,通過面試你就可以上大學。
浪人原因:
看來起來日本的高等學校入學的考試並不是很難,高考的錄取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但是日本人均本科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五,也就說在這種情況下,不上一個好的本科大學,上的很普通大學的日本學生的出路依然茫然,這就讓日本產生了內卷,一些人瘋狂的復讀,日本把這些人稱為「浪人」,而考上退學復讀的為「假面浪人」。
日本高校學費
日本高校的學費是非常貴的,國立大學的學費略低於私立大學的學費,拿全球都比較貴的醫科來說,日本的醫科公立大學費用4,792,928日元,大概30萬人民幣,而私立大學的醫科類5,091,266日元,大概32萬人民幣,這些都是第一年繳納的平均費用,對於處於發達國家的日本而言,也是吃不消,除了勤工儉學,一些大學生甚至需要從事色情行業來完成學業,可以說日本上學,是上的了,讀不起。
總結:日本雖然每年的高考人數只有50、60萬人,比起中國的幾百萬考生而言不算多,但是日本高本科率,導致普通人只有考上名校才能出頭,學歷的價值貶值,而高昂的學費也導致一些學生無法選擇自己心儀的專業,內卷從未暫停,我們現在的年輕同齡人本科率也不過是日本的國民本科率的百分之四十,全國也才百分之四,但是現在已經競爭十分激烈,但是我們依然有上升的空間,雖然說本科學歷現在比以前貶值,但是當國內的本科率不斷提高,那麼沒有本科學歷的你,將會受到更大的發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