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 中心(珠中江)在五邑大學揭牌成立

2020-12-12 瀟湘晨報

廣東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 中心(珠中江)在五邑大學揭牌成立加強區域內高校思政課建設交流合作

江門日報訊 (記者/皇智堯 通訊員/黃楚雯) 為加強區域內高校思政課建設的交流合作,昨日(12月10日),廣東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珠中江)在五邑大學揭牌成立。省教育廳思政處負責人,江門、珠海、中山三地14所高校領導和思政課教師代表參與活動。

據介紹,長期以來五邑大學黨委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續推進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基礎、通識教育為理論拓展、課程思政為理論應用、實踐教育為理論體驗」的「四位一體」大思政教育體系建設,形成了思政教育的五邑大學特色和品牌。參照計劃,經過高校申報、專家評審、面向社會公示等環節,廣東省教育廳最終確定了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五邑大學等11所高校為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

廣東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珠中江)將全面推動江門、珠海、中山三市高校思政課建設協同創新,力爭在思政課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等方面實現互聯互通、經驗互鑑、資源共享,並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合作,構建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機制,推動思政課教師業務能力和教研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時以項目、活動或專題為依託,開展分工合作,通過構建共建共享機制、促進協同創新發展、凝練區域特色等方式,協同開展思政課教學創新和科研攻關活動。

活動還邀請了省內思政課權威專家作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輔導報告,五邑大學特聘教授介紹紅色基因庫建設情況。

【來源:江門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五邑大學承建的廣東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揭牌儀式暨書記...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先行試點工作方案》,加強區域內高校思政課建設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改革提質增效,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公布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名單的通知》精神,12月10日,廣東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珠中江)在五邑大學揭牌成立。
  • 西安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中心成立
    據悉,該指導中心由西安市教育局黨委和西安文理學院黨委共同領導、共同建設,負責統籌指導全市學校思政課教學研究、實踐創新等工作。儀式現場,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姜建春,西安文理學院黨委書記問向榮出席儀式並為中心揭牌。 問向榮表示,指導中心的成立是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加快推進西安市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
  • 暨南大學與新華網籤約共建思政教育協同發展中心!
    10月24日,「暨南大學 新華網思政教育協同發展中心籤約揭牌儀式」暨「高校思政課守正創新、協同育人」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石牌校區校友樓4樓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由暨南大學、新華網主辦,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暨南大學)協辦。
  • 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成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市、區系列文件精神和相關工作部署,提升海澱區思政教學質量,促進海澱區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聯合高校和區域內中小學,成立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凝聚各方力量和資源,協同創新,探索新時代思政課有效實施的策略和路徑,破解新時代思政教學的挑戰和難題
  • 課程建設、隊伍培養、協同共育……他們將這樣上好思政課
    為此,會上專門成立了「靜安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並舉行了揭牌儀式。本區將從課程建設、隊伍培養、協同共育等方面強化機制創新,讓思政課改革真正成為常態化推進的實踐過程和創新過程。在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上,要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逐年提高專職教師配備比例;要助推思政課教師專業發展,建立學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定期開展反思診斷;要完善思政課教師評價與激勵機制,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搭建區域思政課教師專業成長支持平臺
  • 江南大學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
    同一主題,大學和中學思政課如何上?日前,在無錫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討會上,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唐忠寶、無錫市第一中學教師郭倩華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教學主題先後作了精彩的微課展示。「中學注重知識傳授,大學注重學理分析」,二者差異引發了現場思政教師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中貫通培養問題的思考和討論。
  • 石家莊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
    12月14日,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長安區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第81中學舉辦,全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長安區。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娟,黨總支書記賀賓,副院長張子麟出席揭牌儀式。長安區政府副區長白金旗致辭,區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呂瑛主持會議。
  • 試析三明學院思政課的守正與創新之路
    「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無疑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神聖使命。近年來,三明學院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立足地方紅色文化資源,拓展校地、校校協同聯繫,匯聚多元師資力量,紮實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激活了思政隊伍、上活了思政課程,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真正凸顯了出來。
  • 合肥市新站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聯盟正式揭牌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9日,新站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聯盟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安徽中醫藥大學舉行。學校黨委書記王先俊、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思政處處長王后林共同為聯盟揭牌。新站區10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負責人出席成立大會。會議由安徽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董玉節主持。  王后林對「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
  • 寧夏成立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
    央廣網銀川8月25日消息(記者廉軍)寧夏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及相關機構24日正式成立,將力推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當天一併成立和授牌的有寧夏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專家委員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建設委員會等9個高校課程建設委員會及「寧夏民辦高校思政課建設聯盟」等7個課程建設聯盟。
  • 黑龍江:高校思政課奏出悅耳之音
    從傳統課堂的面對面到今年疫情期間鍵對鍵的線上教學,即使不在校園,不在課堂,黑龍江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形式多姿多彩,真正辦成了老師傾心教、學生真心愛的優秀課程。「各高校的思政課各有千秋、精彩紛呈,就好比一個個不同的音符,組合成五線譜,奏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悅耳之音。」2020年黑龍江省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牽頭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周蘇婭說。
  • 中國計量大學:讓思政課「生動」起來
    日前,中國計量大學思政教師充分利用義烏校區周邊紅色資源,帶領義烏研究生院的2020級252名研究生赴陳望道故居和侵華日軍細菌戰史實陳列館進行思政課現場實踐教學。  而這,只是中國計量大學探索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縮影。
  • 「雙一流」背景下推進高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高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高校基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總體設計安排,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高校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整體推進思政課建設的有機體,使高校教育理念、體系、機制、內容、方法、治理等與高校思政課建設有機融合、相互配合。
  • 強化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問題導向
    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是問題的倒逼,同時又在解決問題中不斷深化,堅持問題導向是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動力更是重要方法。問題導向不僅僅是一種優良傳統、一種鮮明特質,更是一種重要方法。問題導向對於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具有方法論意義。強化問題導向是推進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基本方法,抓住關鍵問題就等於抓住了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牛鼻子」。
  • 統籌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協同推進一體化建設如何推進有效銜接進而實現思政課課程目標,是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必須面對的問題。韓震認為,首先,要增強國家、省市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之間的協同,做好頂層設計。其次,增強課程教材內容設計、教材編寫審核過程中的一體化理念,真正做到循序漸進、循環上升。再次,加強試點大學教師與基礎教育教師之間的交流。
  • 入心入情 創新高校思政課教學
    要發揮好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大力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針對性和實效性,就需要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主導作用,通過把握教學內容、創新話語表達方式、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推進模塊化教學改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途徑,增強思政課的價值功能與育人作用。精準把握教學內容,回應學生思想需求。
  • 首個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
    12月14日下午,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長安區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第81中學成功舉辦,全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長安區。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娟,黨總支書記賀賓,副院長張子麟出席揭牌儀式,長安區政府副區長白金旗致辭。
  • 北京大學-神州控股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舉行
    2016年6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學-神州控股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北大博雅國際酒店中華廳舉行。協同創新中心的成立恰逢國家接連出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科技成果轉移新政。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講話吹響了建立科技強國的號角。雙方希望通過5~10年的時間,探索和實踐新形勢下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努力建設好協同創新中心,達成雙方預期的發展目標,為我國軟體產業和科技強國事業進行有益的實踐、作出應有的貢獻。
  • 看,高校如何上好思政課
    原標題:看,高校如何上好思政課 本報記者 陳怡希 陳鑫龍 文/圖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關係著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些根本問題,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 北京舉辦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展示活動
    1日,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展示活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來自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教師邱磊在課上深情地說。活動現場,北京各級學校思政課教師代表進行了思政課教學展示。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的教師代表分別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基層治理和首都政治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等主題,將城市副中心建設、「回天行動」、香山革命紀念地、中關村建設發展等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融入日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