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孩子進入青春期,難免會出現思想、行為上,忤逆正常規律的表現,做出一些出乎爸媽意料的事情。在這個階段裡的孩子,自覺自己長大了,不僅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還會「抨擊」爸媽的行為,對自己看不慣的事物提出質疑。
孩子叛逆的三個時間段,一個是在孩子3歲左右,第二和第三反叛期,是在孩子10歲和13歲。如果你家孩子正處在這個年紀,就要格外注意了。
「你為啥娶我媽」,面對叛逆期的女兒,爸爸的回答成就了娃的格局
同事小李家的孩子,今年10歲,她小時候還挺聽話的,可最近卻總聽小李抱怨說,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囑咐她一點事情,孩子就會厭煩,總不讓大人說話。這還不算,女兒時常跟她對著幹,小李簡直傷透了腦筋,自己上班工作很累,回家還要面對個「叛逆的小妖精」,真的身心俱疲。
小李的女兒迷上了打遊戲,媽媽根本就管不了她,只要媽媽一制止,女兒就會發脾氣,情緒暴躁不安,陰晴不定。小李嘗試著跟女兒溝通,卻見女兒打電話問爸爸,「你為啥要娶我媽,她太煩人了。」小李見到女兒這種行為,真是後悔生了女兒,母子倆的關係陷入白熱化。
對此,小李也很無奈,她也搞不懂,為什麼自己想讓女兒往東,女兒偏要往西,就是要跟她這個當媽的對著幹,外人看這孩子,看似有主見,但卻能氣死人。
無奈之下,出差的爸爸請假回來,跟女兒徹夜談心,他回答女兒的問題說,「媽媽身上有很多優點,所以我才娶了她,接著才能生下了像你這麼優秀的女兒啊。生了你以後,你媽媽才變得嘮叨了點,這一切都是因為太在乎你了,怕你偏離正確的路線。等你當了媽媽後,就會明白她為你付出了多少。孩子,我們要知道感恩媽媽,透過表面看到媽媽的優點!」
女兒聽了爸爸的話,終於明白了媽媽為了自己才改變了許多,雖然暫時還不知道當媽媽有多辛苦,不過卻不再那麼跟媽媽對著幹了。小李的女兒慢慢地學會了跟媽媽友好的溝通,不再只考慮自己的感受,而是會兼顧每個家庭成員的感受,孩子看問題的格局越來越大。無疑,這位寶爸的回答很有智慧。
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常見的叛逆原因有哪些?
1 長大了,不想被束縛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總是跟爸媽對著幹,故意唱反調,不樂意被人管束,這種表現在叛逆期時,其實很普遍。究其原因,完全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已經是個成年人了,他們認為自己的想法應該被爸媽接受,爸媽有義務理解他們的想法,認識他們的世界。當爸媽對其忽略時,孩子就會用不聽話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
2 奪權
人人都有反叛的時候,尤其是當孩子自覺,自己長大了以後,他們就會試圖挑釁爸媽的威嚴,希望自己能跟爸媽一樣厲害,擁有話語權,擁有處理事情的能力,有做決定不被幹涉的權柄。孩子試探的嘗試爸媽的底線,用語言和行為,公然跟爸媽對立。其實,只是想更深刻的了解,爸媽的容忍度有多大,孩子想替自己爭奪,他們認為的,自己該有的權利。
3 博得關注
很多爸媽忙於工作,總是疏忽孩子,沒有時間陪著孩子玩,沒空理會孩子的感受。因此,孩子無能為力,吸引不到爸媽的目光,就只能用叛逆的方式,跟爸媽對立,期待以此種方式來博得關注。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爸媽應該怎麼做?
1 尊重孩子
想讓孩子變乖順,爸媽要先學會聆聽,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決定,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儘量跟孩子做成好朋友,走進孩子的世界。孩子感受到爸媽的尊重,體會到爸媽的愛,心結打開了,自然會在表現上緩和些,不那麼叛逆。
2 換位思考
以安靜的一顆心,耐心的體會孩子的情緒,解讀孩子的感受,找出問題所在,知道孩子的心結在哪裡。爸媽盡力去做到換位思考,不再強迫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必須做什麼事,必須改掉哪些行為,只進行引導。時間長了,孩子會用正確的價值觀,進行自我調適和改變。
3 陪伴
沒有什麼比爸媽的陪伴,更能讓孩子感覺到關愛,體會到真正的幸福。不要將矛盾激化,反覆去告訴孩子,他該怎麼做,叛逆期的孩子根本就不愛聽。其實,孩子在心底深處,有自己的是非觀念,早就知道自己,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爸媽只需要耐心陪伴,就可以化解孩子心底裡的叛逆。
如果你家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可以嘗試上面的方法,很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