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傳承戲曲魅力 推廣文化藝術

2020-12-22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水域遼闊,景色瑰麗,這裡見證了整座城市的百年風雲變幻,繁榮興旺。世界上規模的文化項目之一——西九文化區,就像金字塔的光輝。西九文化區堪稱是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新裡程碑,讓維港的傳奇邁向一個新高度。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

  如果說西九文化區是東方之珠的新皇冠,那麼面世約一年的戲曲中心,無疑是皇冠上第一顆閃閃發光的鑽石。戲曲中心作為西九文化區主要表演藝術場地,於2019年1月開幕,致力保存、推廣及發展戲曲,包括粵劇及其他中國傳統劇種。它面向更多來自區內及世界各地的觀眾,推廣傳統中國表演藝術。在2019 年,戲曲中心獲《時代》雜誌選為「全球百大地方」之一。

  東西方文化和諧碰撞

  自由空間外貌 (圖片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從高空俯瞰西九文化區,恰好能看到呈現傳統彩燈形狀的戲曲中心和一座黑盒子外形的建築,剛好東西對稱地屹立在西九文化區。這座「黑盒子」是於2019年6月啟用的「自由空間」,是西九文化區第二個對外開放的表演藝術場地,承擔著推廣當代舞蹈、話劇音樂,風格是當代先鋒。這一巧思正是體現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之地,傳統與現代並存的城市特色。

  這樣的東西文化碰撞在戲曲中心的設計上體現得更為明顯。戲曲中心大門設計成一個舞臺帷幕,走進大門就猶如巨幕拉開,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粉墨登場。

  戲曲中心入口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署理表演藝術行政總監及表演藝術總監方美昂表示,戲曲中心的整個建築都非常當代,但也融入了很多傳統符號,尤其戲曲有很多語言性動作,這些都被融入到戲曲中心的設計中。

  戲曲中心的外形源於中國的傳統彩燈的設計概念,將整個設計與自然及城市景觀融合,表現傳統文化中「氣」的流轉。中庭設有一座別致的古典風格建築,靈感來至中國古代的古戲臺,當時專門邀請廣西侗族傳統木工師傅參與完成。在這裡,古典與現代相互結合、相互輝映,完美展現了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的設計觀念。從外牆燈箱到中庭掛幕,都可見一系列獨樹一格的風景壁幔,這些設計取自傳統戲曲的八個場景,即古塔、山水、小橋、庭院、天宮、軍營、山林及城樓,每景皆可呼應不少經典劇目。

  戲曲中心中庭

  促進交流鼓勵創新

  戲曲中心是西九文化區面世的第一個場館,在方美昂看來,西九文化區作為世界其中一個的文化藝術區域,戲曲中心「打頭陣」非常合適。在十九、二十世紀,世界上古老的演出中心都是歌劇院,如果說21世紀是屬於亞洲的世紀,那麼亞洲演出中心就應該是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署理表演藝術行政總監及表演藝術總監方美昂

  方美昂指出,戲曲中心在傳播戲曲過程中,採用「兩條腿走路」的形式,一是保留最的傳統作品;二是創造未來。她說,「表演藝術和跟視覺藝術不一樣。視覺藝術可以放在博物館保留,但是表演藝術必須繼續創作,它活在當下。所以如果我們要保留戲曲這門藝術,就一定要創造新的作品,創造新的未來,培養新的觀眾,培養新的藝術家,這也是戲曲中心的使命。」

  位於戲曲中心的是殿堂級表演場地——大劇院。大劇院可容納超過1,000個座位,建築設計線條流暢,處處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氣」的特質。在這裡,來自中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的戲曲藝術家及戲團,定期上演傳統及創新戲曲表演。2019年適逢粵劇申遺十周年,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與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共同舉辦"粵劇申遺十典暨中華藝文節2019",以增進公眾對粵劇的認識和興趣。當代粵劇薪火相傳,戲曲中心也挑選極富南派藝術精萃、武場連連的兩套精彩劇目 ——《武松》及《枇杷山上英雄血》進行展演。粵劇老倌偕同香港粵劇青年演員共臺,讓廣大戲迷可以一睹兩代粵劇人的風採和功架。

  戲曲中心大劇院

  為了拓展觀眾及傳承戲曲,戲曲中心特別設立學習樓層。此樓層有8個大小不一的排演室,其中兩個大排演室的樓底高達8米,適合小型演出,的排演室面積更與大劇院舞臺相若。演講廳約有108個座位,場地設計讓講者與觀眾更易於互動,以供放映會、座談會或文化交流活動使用。這裡定期舉辦各類型戲曲及文化藝術知識普及活動,如「西九101」講座系列、電影放映等。戲曲中心於2017年首辦"小劇場戲曲展演",為具實驗性戲曲作品提供交流演出平臺,廣邀不同地域的藝術家交流心得,共同探索戲曲發展新路向。2019年戲曲中心再度為觀眾帶來別具特色的戲曲作品,將中西不同戲劇元素融入戲曲藝術,突破框架,擴闊眼界,包括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首部委約作品粵劇《霸王別姬》(新編)。

  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圖片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融合藝術和生活推廣文化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開幕至今,觀眾遊人絡繹不絕。有戲迷專程來大劇院欣賞殿堂級戲曲作品,或到茶館劇場邊品茶,邊看戲,感受粵劇文化;也有旅客被戲曲中心既傳統又摩登建築特色所吸引,參加導賞團,再到中庭打卡留倩影,輕輕鬆鬆感受中國戲曲的藝術氛圍。

  戲曲中心-茶館劇場

  戲曲中心一樓茶館劇場,配備了中式家具,營造精緻典雅的氣氛。融會茶館品茶賞戲的傳統,茶館劇場的舞臺形式和桌椅可靈活設置或變動,方便演出者與觀眾拉近距離。為了培養新生代戲曲人才,保存、推廣及發展戲曲藝術,戲曲中心招募了一批青年戲曲演員及樂師,並在藝術策劃及導演羅家英博士、排練指導鄭詠梅女士的悉心教導下,以「茶館新星劇團」的姿態亮相茶館劇場,為觀眾帶來演唱、折子戲及音樂演奏,開拓年輕及海外觀眾市場。

  方美昂說,有人說傳統戲曲的觀眾年紀偏大,所以戲曲中心面對的挑戰就是培養年輕觀眾。茶館劇場就是直面挑戰的設計,一個90分鐘表演,專業司儀深入淺出解說。如果你從來沒接觸過任何戲曲,看到這個演出就會有一些靈感、一些驚喜。這裡還融入了茶館文化,在看演出時可以吃點心,也可以喝茶,這就是戲曲中心的起到傳播文化的作用。方美昂表示,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更多的文化和藝術,能讓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都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和欣賞。這也是戲曲中心成立的「初心」。

  在戲曲中心還有這樣一項服務——導賞團。為什麼粵劇演員不論任何時間打招呼總會互道早晨?究竟建築師施展了什麼魔法,讓大劇院樓座「山頂」的觀眾同樣坐擁廣闊視線?……這些問題跟著導賞團都可以找到答案。一小時的導賞團將帶遊客走戲曲中心主要設施,了解每個空間設計如何配合戲曲獨特的藝術需要。導賞員會配合多媒體素材,沿途講解戲曲及中國文化的有趣知識,從演員的唱念做打、四大行當、化妝服飾,到舞臺上的一桌兩椅,多方面發掘這傳統藝術的樂趣,尋找戲曲於日常生活中的蹤跡。

  西九文化區

  方美昂表示,推廣文化藝術是西九文化區最重要的任務。西九文化區的名字亦體現了這個使命。它名為文化區而不是藝術區,因為藝術跟生活日常融入在一起,就變成了文化。方美昂說:「我們致力將文化推廣給更多觀眾,因此我們有專門的團隊安排文化走進社區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免費的。團隊成員走到不同的社區,提供欣賞藝術的活動,有的是公開課,有的是演講,有時候邀請不同的學校來戲曲中心或者自由空間觀看表演。讓大家再覺得藝術不是高高在上,是平易近人的,只要你願意可以從不同的渠道走進戲曲中心、走進西九文化區,走進藝術。」

  方美昂說,西九文化區跟內地的交流非常多。戲曲中心跟內地不同的戲曲團隊有長期的合作,比如與上海戲劇藝術中心有一個五年的合作,包括邀請上海崑劇團,蘇州的評彈團來戲曲中心演出。而在自由空間,西九文化區已經跟不同的舞蹈中心、舞蹈演出團體和藝術家有交流,包括藝術家交流演出,未來還將有機會合作製作的新的作品。除了與上海戲曲中心的合作外,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2018年分別與上海西岸(徐匯濱江綜合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籤訂合作協議。

  自由爵士音樂節(圖片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在新的一年,方美昂表示,西九文化區有很多新的計劃。儘管2019年戲曲中心才運營了一年,自由空間也才開半年,但兩個場地舉行的活動已經很豐富多彩,好像戲曲中心舉辦的茶館劇場﹑小劇場戲曲展演等。自由空間還舉辦了自由爵士音樂節,邀請了亞洲和美國、英國等國家的世界爵士音樂家來到自由空間,進行室內和戶外表演,並與香港當代藝術家交流。未來,西九文化區會有更多包括香港、整個亞洲以及全世界的交流和演出。

相關焦點

  • 走進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秦怡 香港攝影報導9月19日晚,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南音》、《仙姬送子》、《穆桂英招親》等粵劇曲藝及摺子劇目又一次在茶館劇場上演。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席中有不少外籍面孔。今年1月開幕的戲曲中心,如今已經是粵劇及中國其他傳統表演藝術在香港表演最大的平臺,中心佔地面積約2.8萬平方米,內設大劇院、茶館劇場、演講廳等多個場地,適應不同戲種的表演需求。2019年恰逢粵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十周年,今年開幕的戲曲中心也藉此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
  • 專訪| 茹國烈:希望香港西九文化區能成為中國戲曲的窗口
    經歷了多年的籌備和建造,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在10月15日宣布,西九文化區的首個地標式表演藝術場地——戲曲中心將於2019年1月20日開幕。戲曲中心內包括大劇院、茶館劇場、中庭、演講廳、排演室等多個空間。
  • 世界級的表演藝術場館——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築設計
    戲曲中心(Xiqu Centre)是香港西九文化區(WKCD)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建築外觀憑藉精緻璀璨的外觀和對傳統中式月拱門造型的重新詮釋,戲曲中心成為了通往西九文化區的一個迷人且具有標誌性的入口。
  • 香港西九新地標戲曲中心開幕 特首冀向世界展現中國戲曲精髓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禮開幕式致辭時表示,希望通過戲曲中心將粵劇以及中國戲曲精髓展現給世界,並期待西九文化區的更多設施在未來數年陸續啟用。1月20日,毗鄰高鐵西九龍站的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正式開幕。戲曲中心中庭內設有一座木製涼亭,展示數十幅戲曲中心施工過程中的照片,用以回顧這座地標建築多年來走過的歷程。
  • 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即將完工 預計2018年啟用
    人民網香港5月16日電香港特區西九文化區首個主要表演藝術場地戲曲中心16日舉行慶祝儀式,慶賀戲曲中心主劇場結構即將完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副主席夏佳理、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等出席儀式,見證戲曲中心邁入重要裡程。  戲曲中心坐落於香港九龍半島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處,佔地13800平方米。除主劇場外,中心還設有茶館劇場及演講廳、排練室等輔助設施,並提供開闊的中庭供公眾使用。隨著本月初劇場頂層鋼結構成功吊升至頂部,戲曲中心的主要結構已清晰可見。
  • 香港首個戲曲文化表演場地——戲曲中心正式開幕
    新華社香港1月20日電(記者丁梓懿)適逢粵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香港首個戲曲文化表演藝術場地——戲曲中心20日正式開幕,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生前親筆題字「戲曲中心」亮相開幕儀式。戲曲中心是西九文化區第一座落成的表演藝術場地,作為區內主要藝術設施,中心致力於保育、推廣和發展戲曲文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開幕儀式中致辭表示,戲曲中心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文化大都會的地位。希望戲曲中心除了重點呈獻優秀作品外,也能夠在教育、培訓、專業發展方面有所建樹,促進粵劇和不同戲曲劇種的交流。
  • 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舉行開臺儀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2月30日,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左三)和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右三)等嘉賓出席香港戲曲中心開臺儀式。
  • 香港官員:西九戲曲中心的啟用會將香港粵劇推上另一高峰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在典禮上致辭表示,今年的粵劇界盛事,必然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下個月30日「開臺」。相信戲曲中心的啟用一定會將香港粵劇藝術發展推上另一高峰。  劉江華介紹,特區政府一向重視粵劇藝術的發展,投放大量資源做推動工作。民政事務局轄下設有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和粵劇發展基金,以支持粵劇的研究、推廣和持續發展。
  • 香港西九戲曲中心「開臺」 為明年1月開幕「預熱」
    新華社香港12月30日電(記者丁梓懿)傳統中國彩燈外形、可容納上千名觀眾的大劇院、精緻典雅的茶館劇場……香港西九文化區首個地標性表演藝術場地——戲曲中心30日首次面向公眾開放。這座專為戲曲而設的表演場地坐落於西九文化區東側,連接高鐵香港西九龍總站出口,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 施工創新獎(入圍項目)——香港戲曲中心
    2019年1月,由Revery Architecture與當地公司Ronald Lu&Partners合作設計的香港戲曲中心正式開業,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WKCD)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也是一個世界級的表演場所,致力於以一種宏偉的當代藝術表達方式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
  • 香港西九戲曲中心明年1月開幕 10月16日公開售票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16日宣布,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在明年1月20日開幕,並於明年1月21日至30日期間上演粵劇經典《再世紅梅記》,更邀得粵劇名伶白雪仙任藝術總監、由名伶陳寶珠和梅雪詩演出,公演合共9場,市民由16日起10月28日可在網上或到戲曲中心的售票處登記抽籤
  • 弘揚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中國香港戲曲中心郵票即將發行!
    2019年3月19日香港郵政將發行《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郵票小型張1枚,面值為10元,同時推出同圖案郵票小型張1枚,面值為20元。郵票以平板印刷技術印製,另加燙壓及壓印特別效果。郵票小型張中間展示戲曲中心,下方為館內不同的場地。
  • 香港西九龍文化區戲曲中心
    戲曲中心將是17藝術核心和文化藝術設施的第一個開放場館。該場地將為戲曲社區提供一個平臺,來進行互動、開發、生產粵語最好的例子和其他中國戲曲表演,吸引新觀眾,教育和合作,舉辦國際文化節目。  在廣東道柯士甸道西角區的東部邊緣,佔據黃金地段13800平方米,中心將提供一個網關接入到文化區。
  • 西九戲曲中心辦兩齣開臺例劇 逾百戲曲迷冒寒冬排隊領門票
    西九戲曲中心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中新社香港12月30日電 (香企容)(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戲曲中心)30日按戲行傳統舉行開臺日。當日,有逾百名「戲曲迷」冒著寒冷的天氣,排隊領取開臺例劇的門票。戲曲中心是西九文化區首個落成的地標式表演藝術場地,同時是推廣、支援新的粵曲創作和培養年輕戲曲新星的場所。中心當日的傳統開臺儀式由西九文化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等主持。
  • 西九龍文化區:香港獨特的文化名片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樓外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設計效果圖翻拍。整個建築視覺上像一座「鼎」,上寬下窄,遊客在中庭可以看到香港西九文化區海濱廣場、香港天際線和大嶼山。——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舉辦慶祝大會時,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香港,首天的活動行程,便是到香港西九文化區視察。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這張獨特的文化名片,讓香港呈現出嶄新的活力。
  • 香港西九戲曲中心設施曝光 懸浮劇院避開震蕩聲音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西九文化區首個表演藝術設施戲曲中心2019年1月20日開幕,2018年12月30日起,連續8日舉行開臺日和開放日。大劇院、茶館劇場等內部設施12月19日首度曝光,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表示,過千座位的大劇院位於4樓,離地30米,屬香港最高劇院,其懸浮式設計可避開港鐵、高鐵和地面的震蕩聲音,確保演出有最佳聲效。大劇院位於4樓,有過千座位,以紫色和金色作主調,臺邊設拱門形LED屏幕顯示字幕。
  • 新作 | 香港的現代梨園:西九戲曲中心 /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 Revery Architecture
    △ 戲曲中心,香港西九龍首個落成的大型藝術表演場地設計單位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 Revery Architecture項目地點  香港西九龍文化區建成時間  2018年12月建築面積  29,900平方米為保存、發展、推廣戲曲這項重要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耗時8年,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 Revery Architecture與香港西九文化管理局攜手打造了「戲曲中心」這座世界級的演藝場地
  • 這個戲曲中心在香港,值得推薦欣賞!
    提到香港,它的標誌性建築很多,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戲曲中心。香港西九文化區有一座表演藝術中心,它就是戲曲中心 ,而且它還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第一座。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這個藝術中心 ,一直致力於展示豐厚的、傳統的戲曲文化遺產 。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交融了藝術空間、劇院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戲曲中心使用現代化的藝術表達方式,完美的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多樣性,使戲曲這一個,中國最古老的傳統藝術行式,隨著現代化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 香港西九戲曲中心最高造價27億 採港人設計方案
    10日公布戲曲中心設計方案,左起:西九董事局成員盛智文、建築師呂慶耀、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建築師譚秉榮、西九管理局發展委員會主席夏佳理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總裁連納智出席記者會。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西九文化區首個地標「戲曲中心」設計方案昨(10日)出爐,由兩位生於香港的建築師合組團隊勝出,明年招標,預計2016年落成啟用。不過,受建築費飆升影響,戲曲中心造價暴漲,最新「封頂價」高達27億元(港元,下同)。
  • 香港戲曲中心開臺 唐英年:希望全中國戲劇都能在此演出
    【解說】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已經完工,將於2019年1月20正式啟用。當地時間2018年12月30日,戲曲中心按照行業習俗舉行開臺儀式,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表示,希望全中國的367個戲種,都可以在這個舞臺演出,並以此走向世界。  【解說】戲曲中心坐落於香港西九龍文化區東側,是西九龍文化區首個地標式表演藝術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