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連我這種牙骨條件差的也能種牙,以前真的是不敢想像的。」昨日,來院複查的季伯伯在等候區休息時,與同來看牙的兩位市民閒聊到。提起之前為了種牙先後奔波多家口腔醫院的經歷,季伯伯感慨不已。
老人牙骨條件太差,種不了牙?對此,王遠勤博士表示,現在藉助歐美「短植體」技術,讓高齡長者、常年缺牙、牙槽骨萎縮、骨質疏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等種牙更省心省力省錢,變小事一樁。
半小時解決10年缺牙
新牙吃東西嚼勁兒十足
季伯伯豎起大拇指
點讚王遠勤博士
揭秘:歐美「短植體」技術,何以讓種牙變小事一樁?
「缺牙十幾年,假牙一張大嘴就要掉,特尷尬。更別提吃飯,使不上勁。」季伯伯說,這些年他吃飯成了問題,輾轉多家口腔機構後幾乎都被告知他不適合種植。因長期缺牙,假牙引起口腔異味、牙周病、反覆潰瘍不愈,他迫切希望重獲滿口牙。
「考慮到季伯伯牙槽骨薄、骨質骨量不足,要在這2毫米骨高,差不多只有一張紙板厚的地方種牙,很考驗種植醫師的技術。最後我們採用歐美『短植體』技術,在種植導板技術的輔助下,上下半口各精準植入2顆種植體,半小時不到,季伯伯恢復全口咀嚼功能,告別長達10年無牙生活。」王遠勤博士種植專家團當天給季伯伯做完種牙、戴牙,圓了其種牙心願。
「針對骨量不足的疑難問題,採用『短植體』種植,也是可以解決的。」王遠勤博士透露,美國百康「短植體」的長度僅5毫米~6毫米,相比常規種植體,可很大限度避免觸及神經管、更微創,「在骨粉的包裹下,植體就能與牙槽骨融合一起」。
王遠勤博士表示:「常規方法種一顆牙通常需要20~30分鐘,經驗豐富的醫師能快至15分鐘。而數位化微創技術能將時間再縮短近一半。」王遠勤博士透露,數位化微創技術按照術前口腔CT測量的數據定位,節省了大量種植時間,縮短了牙骨暴露在外的時間,保存了最佳的牙骨活性,更加有利於種植體存活,使患者術後擁有更強的咀嚼力。
截至目前,王遠勤博士通過使用「短植體」及數位化微創種植技術,已為上千位骨質差、牙槽骨低平的疑難患者成功種牙。他的經典案例,曾被多家口腔權威機構收錄,作為培訓牙醫的教材。
文/席勒
「短植體」技術惠民周
1.美國百康「短植體」種2送1;
2.免費假牙年檢、免費牙槽骨測量;
3.王遠勤領銜博士團親診;
4.免費掛號,免費拍片,免費方案設計。
報名對象:單顆、多顆、半口或全口缺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