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9月12日、13日,淮陰師範學院迎來了5000餘名本科新生。為了保障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學校針對新生入學這個重要階段,精心打造了「綠色通道季」,把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的關愛延伸到入學前、入學時和入學後的全時段,全面落實以物質資助為基礎、能力提升為核心的資助育人體系,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無憂入學。
數字迎新,助力「從家門到校門」無縫對接
新生入學前,為了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家長早點吃下定心丸,在新生錄取工作結束後,學校便提前籌劃、精心準備,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國家資助政策,提高新生及家長對各級各類資助政策的知曉度。為每一名新生寄送了《江蘇省學生資助政策簡介》《淮陰師範學院大學生資助手冊》《淮陰師範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暨國家教育資助申請表》等近2萬份材料,通過「淮師資助」「淮師迎新網」等微信、網絡平臺,定期推送助學貸款、獎助學金等資助政策及流程。開通「學生資助服務熱線」,安排專人接聽,隨時解答新生和家長有關資助方面的問題,暑期共接受電話諮詢200餘人次。開展「你好——HNUers」新生雲家訪活動,組織全校學工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等百餘人,以愛連線,採取視頻、線上交流等形式與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和家長對話,了解學生家庭經濟、生活、學習狀況以及需求,宣傳資助政策,傳遞國家和學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關愛,及時幫助新生建立對大學生活的熟悉感、安全感和歸屬感。開啟網上「綠色通道」,通過在線系統完成新生家庭經濟困難認定、學費緩交、資助申請手續,提前摸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情況和資助需求,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資助幫扶。
截至9月13日下午5點,共有800餘名同學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入學、緩交學費600餘萬元;448名同學在線申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231名同學在線申請綠色通道補助。
精心設計,實現「從申請到獲助」一站服務
新生入學當天,學校提供多種資助措施全面護航學生順利入學。針對後疫情時期的特殊報到方式,學校堅持「寧讓老師、數據多跑路、確保學生少跑腿」的原則,在認真摸排學生報到路線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了「線下綠色通道」服務站,將各學院綠色通道服務站集中在學校迎新服務點一起,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提供一站式政策諮詢、業務辦理、補助申請和物資發放等服務,讓「綠色通道」真正成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的方便、快捷、高效的愛心通道。報到當天,學校為新生贈送了「新生紀念」禮包,包含新生助學金、臥具、餐費、生活和書包學習用品等,並將價值200-2000元的資助禮包發放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讓學生初入校園便感受到學校濃濃的愛意,讓淮師的關懷暖在心裡。截止9月13日,98名同學通過線下「綠色通道」領取了路費補助、愛心餐券等4萬餘元,100名同學領取了愛心禮包。
12日下午,淮陰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朱漢清,校長焦富民,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亞軍來到「綠色通道」處看望慰問新生,並將助學金和大禮包交到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手中。當被問及對於學校的感受時,一名獨自一人來報到的同學坦言:「因為父母在外務工,雖然自己一個人獨自來學校報到,但是一點也不覺得孤單、反而覺得學校很溫暖……」
突出育人,構建「從解困到逐夢」資助模式
新生入學後,學校還設立了各種類型勤工助學崗位400餘個、各類獎助學金30餘項,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量身開展個性化資助,解決學生實際需要。同時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還精心打造了「勵學書苑」「豐羽工程」「橡樹林長材計劃」等資助育人項目,為學生提供能力上的鍛鍊,全面助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發展。
(張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