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知識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奇怪的勇氣,和一種莫名奇怪的自豪感。
因為知識越貧乏,你所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因為你根本沒有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
夜郎自大,是無知者和好辯者的天性。
知道越多,越覺得自己淺薄
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
你知道得越多,圓圈就越大,同時你接觸到的不知道的東西,也就越多。
所謂學無止境,只要你願意了解更多,等你不斷深入地去學習,你所涉及的知識範圍,會越來越廣,然後讓自己不斷地得到成長和進步。
一個人學習得越多,也越會覺得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根本只是冰山一角,當你開始發現未知的世界越多,就越覺得自己了解的東西越淺。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知識越匱乏的人,他眼裡的世界就越小,他會像井底之蛙一樣,只能看到一片很小的天地。
只有當你跳出自己的圈子,看過更廣闊的世界,你才能改變自己曾經無比相信的東西。
見識越廣,越明白世界的廣闊
曾國藩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有人說,世界就像一本書,如果只待在一個地方,就好比只翻了一頁。
所以我們要走出自己的圈子,看看更廣闊的世界,增加自己的眼界和見識。
見識越多的人,因為時常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知道這世上有那麼多與己不同的人和生活,有無數多彩的人生,和絢麗的夢想。
他們相信,這世上有人過著與眾不同的人生,而不輕易下判斷做定論,不把"怎麼可能?"掛在嘴邊。
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是很艱難的事情,人們只願相信跟自己價值觀相同的人,而把其他一切看作虛偽。
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這種思維的局限,當他看不到局限之外的事情時,只會陷入局限的漩渦之中。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他的人生也會因為自己的局限而付出代價。
經歷越豐,越了解人生的局限
一個人經歷得越多就越成熟,內心也越平靜,因為他看到的事很多,接觸過的人很多,對人生也有更成熟的感悟。
對待人和事都會用一種平和的心態,遇到困難和坎坷也會更加從容,內心也會越來越強大。
人生經歷越豐富的人,越是寬容平和。
人的思維局限大多源於自以為是,只有放下了自以為是,思維和眼界才越來越寬廣,不再局限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煩惱。
他們了解思維和人生的局限,活得更加明白和透徹,對人對事都有更加客觀和清晰的認識。
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是兩個長進,一個是知識,另一個是見識。
一個人不止要多讀書,更要多見世面,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和成長,讓自己擁有更開闊的視野,讓心靈生活在一個更廣袤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