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濃汝,峨眉淡抹,螺髻天生!十分傳神地描繪了中國三大知名旅遊風景區的獨特氣韻,她們分別是杭州西湖、四川峨眉山以及涼山州螺髻山。
西湖和峨眉山,歷來聞名遐邇,有許多人也已經去過。而天生麗質的螺髻山,相較於前兩者,可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那一個!
在天府之國四川,螺髻山與峨眉山,常常被稱為"姊妹山"。峨眉山,因似女人蠶蛾之眉而得名;螺髻山,則因似少女頭上青螺狀之髮髻而得名。
螺髻山風景區,位於涼山州西昌市與普格縣的交界處,景區面積1083平方公裡,主峰海拔4359米。整個景區千峰疊翠,萬壑爭奇,山勢雄奇,勝境遍布,自然風光得天獨厚。
古籍記載,螺髻山有72峰、36天池、25坪、12佛洞,共計100多處勝景,如今難以考證。但據衛星遙感資料反映,其景觀、景點數遠不止於此。
從螺髻山山脊來看,就有58座高出4000米的山峰,迂迴繚繞於高山霧海之中,若隱若現,如蒼龍遨遊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規模之宏大,離城市之近,在全國實屬罕見。
此外,螺髻山,還是我國已知山地中,極為罕見且保持完整的第四紀古冰川天然博物館。其面積巨大、種類多樣的冰川遺蹟景觀,在國內更是堪稱一絕。
在螺髻山中,幾乎保留有冰鬥、冰蝕窪地、冰蝕冰磧湖、冰坎、冰階、冰溜面、冰川刻槽、冰原石山等所有古冰川遺蹟的重要風貌,具有很高的旅遊、探險及科考價值。
其中,尤以冰蝕冰磧湖最為壯觀。螺髻山冰蝕冰磧湖,主要分布於海拔3650米以上的各期冰圍和冰鬥中,湖周都保存有大量的冰蝕現象和各種冰磧物。
這些冰蝕冰磧湖的湖水,由於基巖顏色、湖周植被或腐殖質、湖中水草等的不同,而顯現出翠藍、棕紅、棕黃、草綠、墨綠等不同顏色。
其中,受到廣大遊客喜愛的湖景,主要包括黑龍潭、黃龍潭、仙草湖、溫泉瀑布、珍珠湖群、五彩湖群、疊翠湖、姐妹湖等。
由於螺髻山景區面積很大,且多分布於山中的不同位置,除了索道之外,山上各景點之間,基本以徒步到達為主。
從遊客中心乘坐擺渡車,到達半山腰的停車場,然後走過一段石階遊步道,首先看到的第一個大景點是黑龍潭,湖圓如硯,相傳遠古時有一條黑龍潛藏其中,因而得名。
黑龍潭海拔3650米,是第四紀古冰川退化後形成的天池,也是螺髻山最美的冰湖,當地人一般稱為大海子。
黑龍潭邊上有一座像鷹形一樣的山峰,名叫神鷹峰,海拔4207米,是螺髻山景區主要景點之一。雄鷹展翅,龍潭如鏡,這動靜的交融,相得益彰。
黑龍潭中有一小島,島上有亭,山水相映,置身亭中,耳畔只有自然清音,讓人不禁想起陶淵明。
想起他在《飲酒》說道"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想起他在《歸去來兮辭》中說道"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勾起我歸隱山林之想!
黑龍潭有兩個神奇之處,其一是兩側的植被覆蓋率對比鮮明,一側林深樹茂;另一側近乎只剩土石,是由於億萬年前的冰川運動留下的冰川磧石,所以不太適宜植物的大面積生長聚集。
其二是不同高度看黑龍潭,湖水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從高空俯瞰黑龍潭,你看到的湖水是墨色的。
走上半山腰回望黑龍潭時,則見一湖碧藍,像鑲嵌在山間的藍寶石,波光粼粼,在藍天綠樹的映襯下,溫婉靜美。
天透著醉人的深藍,水映著撩人的碧藍,相映生輝。有詩為證:螺髻清姿悄試裝,藍鱗砌玉濯人腸。閒聽鳥語云邊過,撥動寒潭曲韻長。
繼續向上走,就來到了仙草湖,海拔3820米,是冰川運動留下的冰蝕湖。仙草湖中生長著一種奇異的水草,莖葉狹長且柔軟堅韌,隨著水流的方向整齊地倒伏在水面上。
每到秋冬季節,仙草湖中的水草變成金黃色,在湖的四周形成一個環形的水草圈子,如同一個美麗的金色花環。
站在仙草湖邊,清風徐來,惹皺一湖碧水,金黃色的水草,悠悠地在水面招搖。湖面又因了水草的倒伏,在陽光的照射下,湧動著股股金波。
此情此景,倒是很容易讓人想起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詩句: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只是此刻,青荇變成了黃草,康河變成了仙草湖,而我和徐志摩一樣,甘心做水草的願望卻沒變。
因為水草是愛,是美,是自由!她歷經風霜雨雪,不在乎得失,依然用搖擺來保持自己,獨特的風採!
她對誰都不期待,也就不需依賴,因而能始終自由自在。而這,正是我們大多數患得患失的人,所求而不得的。
遊罷仙草湖,因為要趕著前往景區另一個方向的知名特色景點——螺髻九十九裡,所以不得不折返回來,準備下山。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這次由於時間關係,只能來去匆匆,許多未及遊玩的地方,只好留待日後重遊了,山高水長,江湖再會!
@風月書旅,旅行自媒體,文化旅行者,籤約撰稿人!讀書萬卷,旅行萬裡,@風月書旅,等你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