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行程單逾九十六萬張 票面金額達十億元
泰州全鏈條打擊非法出售航空票證違法犯罪
江蘇省泰州市公安局高港分局從小線索入手,歷經18個月縝密偵查,一舉摧毀了一個涉嫌非法出售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票面金額達10億元的犯罪團夥。日前,該團夥33名成員因涉嫌非法出售發票罪被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緊盯小線索,查出大案件
2019年3月28日,高港分局根據群眾舉報,在揚子江南路抓獲倒賣偽造火車票的犯罪嫌疑人許某、李某,當場查獲火車票364張、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2318張和高速車輛通行費專用發票3661張。
經過鐵路、民航和稅務部門鑑定,查獲的火車票和高速車輛通行費專用發票均系假票,而繳獲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系真票。
民警經過深挖獲悉,許某等人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是從當地人錢某手中購買的。偵查人員敏感地意識到,這裡面很可能隱藏著非法出售發票的大案件。
深挖源頭,全鏈條打擊
2019年11月30日,錢某被偵查人員抓獲。錢某交代,其曾在2019年3月向她的上家四川人馮某購買了4253份航空客運行程單,倒賣牟利。
該案經層層上報,被公安部列為督辦案件。與此同時,偵查人員圍繞馮某的社會關係展開全面調查。經查,僅今年1月,馮某即向北京、四川、江西、福建、上海等省市的13名下線出售了票面價值2600餘萬元的航空客運行程單,發票來源為河北人劉某。
偵查人員經過追查發現,劉某今年1月共向馮某、周某等下線以1萬元票面金額售價25元至45元不等的價格出售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價值5000餘萬元。經過深度研判,專案組鎖定,劉某的上線為北京某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為郭某和馬某。而劉某共向二人購買航空客運行程單達10.21萬張。
至此,一個層級分明、涉及全國多個省市的非法出售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的犯罪團夥浮出了水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專案組於今年6月4日,分三個抓捕組開展了第一次集中收網行動,成功在北京、河北、四川抓捕團夥骨幹成員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馬某、郭某、劉某、馮某無一漏網;7月18日,專案組展開第二波次的集中收網行動,分別在上海、福建、山東等省市,再次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21名。
經訊問,犯罪嫌疑人郭某、馬某等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至此,泰州警方首次全鏈條打掉了一個長期活躍於航空票務系統的全國性非法出售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的犯罪團夥,抓獲涉及17個省市的犯罪嫌疑人33名,涉案金額10億元。
現實危害大,查處難度高
據了解,現實中,大量航空旅客在持登機牌乘坐飛機後,並不需要列印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不法分子瞄準這一「商機」,利用航空電子客票行程單列印有效期的規定,在有效期最後時限內,非法獲取航空信息,大肆列印行程單,再按張數或面額計價的方式出售,從中牟取暴利。
據辦案民警王澄介紹,航空客運行程單作為報銷憑證,其最終去向為企事業單位,甚至是政府機關,購買方的目的系用於報銷和抵扣企業進項稅,極易衍生偷逃稅款、職務侵佔,甚至涉及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
犯罪嫌疑人馬某等人均有航空服務公司工作經歷,熟知其中的管理漏洞。馬某曾因多次私自列印出售行程單,引起公司上層關注被約談。2018年,馬某離職。隨後與郭某合作,由郭某重新註冊了一家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專門用於領取、列印行程單。
經查,郭某以每張0.7元的價格,將行程單出售給馬某、劉某,每天交易量在8000張至12000張。劉某再以票面金額每1萬元收取25元至45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下線,其下線有三到四層,逐層加價非法獲利,最終以票面金額每1萬元收取150元的價格出售給需要行程單報銷的人員。該團夥整個犯罪鏈條中嫌疑人之間互不直接接觸,作案手段極為隱蔽。
警方查明,郭某非法出售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96.46萬張,收取銷售款67.5萬元,僅馬某、劉某二人就非法獲利48萬元,涉案票面金額達10億元。
(中國警察網記者趙家新、通訊員吳勁松、沈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