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圖書館設立於1921年,著名圖書館學家裘開明任首任館長,鄭天挺先生曾參與首屆圖書籌備工作,博物館學家馮漢驥、文學巨匠林語堂、金融學家朱保訓等都曾任職於此。
現設有1個總館、3個分館(漳州校區、曾厝垵學生公寓、翔安校區)、3個專業分館(文史、經濟與管理、法學)以及7個學院資料室(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外文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南洋研究院、臺灣研究院、教育研究院等)。
截止2016年12月,紙本館藏總量510萬冊,電子資料庫達100多個、折合館藏約560萬冊,合計館藏總量1070萬冊;另訂購有在線電子期刊6萬種,其中中文期刊2.8萬種,外文期刊3.2萬種。文獻收藏涉及各學科領域,尤以哲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語言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海洋學、機械與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學科領域的文獻更為系統,在東南亞研究和臺灣研究的資料建設方面具有特色優勢。館內還擁有大量的古籍線裝書、光碟、錄音(像)帶、縮微平片等資源,是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中文名稱:廈門大學圖書館 類 別:大學圖書館 地 點:福建廈門 竣工時間:設立於1921年
開放時間:每周開放7天,每天從上午8時至晚間11時連續開放。館舍面積:13.5萬平方米 閱覽座位:11000個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是國際圖聯(IFLA)成員館,在交通、材料、機電、能源、信息、管理及農業等學科領域形成館藏文獻特色。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896年,同年建成一個圖書室,1919年建成獨立的圖書館大樓。1990年,為適應學校辦學規模的迅速發展,在閔行校區興建了包玉剛圖書館,於1992年10月建成。2005年,學校整體戰略開始向閔行校區轉移,遂計劃在閔行校區興建新館。2014年12月李政道圖書館落成。
截止到2015年底,上海交通大學主要有新圖書館(主圖書館)、包玉剛圖書館 、李政道圖書館、新上院(徐匯校區社科人文館)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圖書館 [3] 等場館,總面積約為6.63萬平米,閱覽座位約6324席。館藏紙質文獻367萬冊,期刊7500餘種,電子期刊5.55萬種,電子圖書281.07萬種,學位論文322.12萬種,電子資料庫399個,此外,多媒體資源館藏總量達4.59萬種、15.5TB。支持通過網絡24×7的館藏目錄、電子文獻、館際互借、參考諮詢、文獻徵訂、新書刊報導等服務。
中文名: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 外文名: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主管部門:上海交通大學書館 地址:上海市東川路800號
文學資源:367萬冊(至2015年底) 建館時間:1896年 現任館長:陳進館舍 類型:綜合
中南大學圖書館以新校區圖書館為主體,分布於5個校區,現有館舍面積總計7萬平米,設12個業務部門,擁有閱覽座位5500餘個,周開放時間70-105小時。至2010年底,館藏紙本文獻總量累計420萬冊,電子圖書140餘萬冊,電子期刊2.5萬餘種。全館區域網內計算機千餘臺,至桌面帶寬均達到100M。
全館採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圖書館自動化管理集成系統ILAS和圖書館信息管理集成系統SULCMISII),業務工作和內部管理廣泛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實現了計算機自動化管理,校區間以千兆網互聯,並可通過校園網與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和國際網際網路(INTERNET)聯接。各個校區均設有多功能電子閱覽室,擁有微機450餘臺。全館交換機埠900多個,區域網內計算機近1000臺,至桌面帶寬均達到100M。具備了信息諮詢服務中心的基本功能,與國內外各大檢索機構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可進行各種類型的信息諮詢服務,如科技和醫學查新、論文諮詢、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等。從2002年開始,相繼建設了中南大學商學院等學院分館,分館與學校圖書館連接,在統一平臺上為讀者提供服務。
2011年6月30日,中南大學新圖書館開始試開放。
中文名稱:中南大學圖書館 外文名稱: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Library 類 別:圖書館
地 點:湖南省長沙市 竣工時間:2010年4月新校區圖書館 開放時間:2011年(新校區圖書館) 館藏精品:《有色金屬文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