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辦: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最高罰款100萬元

2021-01-09 TechWeb

1月8日 消息:今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工信部、公安部起草了《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1年2月7日。

其中,徵求意見稿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從事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編造、傳播險情、疫情、警情、自然災害、生產安全、食品藥品等產品安全以及其他方面擾亂社會秩序的虛假信息;不得編造、傳播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的信息,以及其他擾亂市場秩序、經濟秩序的虛假信息;

如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違反上述規定,將由網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公安機關依據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並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由原發證機關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徵求意見稿第二十五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或為獲取其他非法利益,實施虛假點擊、投票、評價、交易等活動,不得大量倒賣、註冊並提供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帳號,被用於違法犯罪的、不得為他人有償提供刪除、屏蔽、替換、下沉信息服務的。

此外,徵求意見稿還要求,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所收集、使用的身份信息、日誌信息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所收集、使用的身份信息、日誌信息洩漏、毀損、丟失。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範、制止和查處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所收集、記錄的身份信息、日誌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

相關焦點

  • 網信辦:傳播虛假信息,最高罰款100萬元
    但正如刀哥所說,網絡世界真真假假,這些信息絕對不能全信。在社交媒體上,不乏為了出名隨意編造新聞的人,也不乏為了直播效果就信口雌黃的大V。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防範這類不良信息呢?1月8日訊,為促進我國網際網路環境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信息權益,維護社會安全。
  • 網信辦:編造擾亂社會秩序虛假信息或最高罰100萬元
    違反規定的,由網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公安機關依據各自職責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並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由原發證機關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 網信辦: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將處10萬元以上罰款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1月8日訊 據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今日發布通知,為促進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網信辦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起草了《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 上海網信辦依法對「簡書網」作出行政處罰:持續傳播有害信息
    上海網信辦依法對「簡書網」作出行政處罰:持續傳播有害信息 網信上海微信公眾號 2020-12-16 16:59 網信上海微信公眾號12月16日報導,近日,上海市網信辦依據《網絡安全法》,
  • 持續傳播有害信息,上海網信辦依法對「簡書網」作出行政處罰
    近日,上海市網信辦依據《網絡安全法》,對上海佰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出罰款的處罰決定。經巡查發現,上海佰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備案運營的「簡書網」對用戶發布傳播的違法違規信息未盡到管理義務,持續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封建迷信、惡意營銷、黑灰產等有害信息。
  • 編造傳播證券期貨虛假信息,如何對標法律條文?
    同日,該秘書長通過由其擔任網絡管理員的「中國雞蛋某某網」互動「論壇」公開發布上述虛假信息,當日10點50分某農產品期貨網發布該信息,經10點55分相關門戶網站轉載後傳播範圍進一步擴大,嚴重擾亂期貨交易市場。當日,JD12345合約價格大幅下跌,最大跌幅達4.1%,成交量迅速放大,創5個月來的新高。部分「協會」的「會員」通過賣空該合約獲利。
  • 網信辦就《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三)編造、傳播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的信息,以及其他擾亂市場秩序、經濟秩序的虛假信息;(四)編造、傳播險情、疫情、警情、自然災害、生產安全、食品藥品等產品安全以及其他方面擾亂社會秩序的虛假信息;(五)仿冒、假借國家機構、社會團體及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法人名義散布的信息
  • 國家網信辦: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應保存發布信息不少於半年
    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三)編造、傳播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的信息,以及其他擾亂市場秩序、經濟秩序的虛假信息;(四)編造、傳播險情、疫情、警情、自然災害、生產安全、食品藥品等產品安全以及其他方面擾亂社會秩序的虛假信息;(五)仿冒、假借國家機構、社會團體及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法人名義散布的信息
  • 簡書網被上海市網信辦行政處罰 涉傳播淫穢色情、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
    中國網財經12月16日訊 據網信上海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上海市網信辦依據《網絡安全法》,對上海佰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出罰款的處罰決定。經巡查發現,上海佰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備案運營的「簡書網」對用戶發布傳播的違法違規信息未盡到管理義務,持續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封建迷信、惡意營銷、黑灰產等有害信息。根據執法調查結果,上海市網信辦依法對上海佰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出罰款的處罰決定。
  • 犯了編造並傳播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一般怎麼判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犯了編造並傳播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一般的判刑根據《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編造並且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期貨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 隨意發布傳播虛假信息會怎麼樣?
    疫情期間,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平臺用短視頻、圖片或文字等形式散播不實的虛假信息,受到了嚴懲。謠言這個東西有人傳播就有人信,即使不能確定消息的來源以及其準確性,也是讓人半信半疑。而各種猜測也會讓謠言更多更廣泛地發酵,給社會帶來很大很壞的不良影響。因為以短視頻、圖片或文字等形式散布虛假信息的行為,已涉嫌違反有關法律法規, 那麼隨意發布傳播虛假信息會怎麼樣呢?
  • ...信息辦公室等有關部門查處十二起編造和傳播疫情謠言信息典型案例
    來源:天山網天山網訊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社會各界紛紛投入抗擊疫情的行動中,但個別網民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在網際網路編造和傳播疫情謠言,造成惡劣社會影響。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自治區公安廳根據舉報線索,依法查處十二起利用網際網路編造和傳播疫情謠言信息典型案例。
  • 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法不容!
    在如今這個信息格外發達的全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多了,辨別信息真偽的成本也提高了,信息先生產後過濾、邊生產邊過濾、只生產無過濾的生產模式,以及信息過寬的準入制度,造成了虛假信息泛濫,給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
  • 博州通報八起編造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典型案例
    近日,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公安局根據群眾舉報線索,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網際網路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網絡傳播虛假信息條例》等法律法規,對在微信群組中造謠傳謠的相關人員予以查處。
  • 網信安平|安平縣委網信辦倡議: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傳播抗疫正能量
    網信安平|安平縣委網信辦倡議: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傳播抗疫正能量 2021-01-07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機瀏覽器野蠻生長 國家網信辦專項整治
    針對網友們反映強烈的問題,國家網信辦近日對手機瀏覽器進行專項集中整治和督導整改。亂象頻出對症下藥《2019-2020年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手機瀏覽器用戶規模約為6.82億人,增速為4.4%。手機瀏覽器市場快速擴張的同時,各類網絡傳播亂象在手機瀏覽器中泛濫。
  • 微信公眾號「龍山微友圈」被網信部門依法依規關停!
    湘西州委網信辦、龍山縣委網信辦根據群眾舉報並經調查核實,依法依規處置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龍山微友圈」微信公眾號。「龍山微友圈」為湖北省來鳳縣某公司運營的微信公眾號。該公眾號自經營以來,為吸引眼球,博取點擊量,以「龍山微爆料」「爆料有獎」等形式,收集製造謠言,傳播虛假信息,充當「標題黨」,以謠獲利、以假吸睛,肆意抄襲侵權,大肆洗稿圈粉,構建虛假流量,違背公序良俗,挑戰道德底線,嚴重擾亂網際網路信息傳播秩序,社會影響惡劣。自媒體絕不是法外之地。
  • 網信辦集中整治8款手機瀏覽器 包括UC、QQ等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瀏覽器最新資訊 > 正文 網信辦集中整治8款手機瀏覽器 包括UC、QQ等
  • 新疆網信辦等查處6起傳播違法信息典型案例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微信公號消息,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自治區公安廳根據舉報線索,依法查處並曝光第24批共6起網上傳播違法信息典型案例。經查,相關涉案人員利用網際網路等平臺宣揚、存儲、傳播涉宗教極端、民族分裂以及虛假信息等內容的文字、圖片、音視頻,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網絡傳播虛假信息條例》等法律法規,公安機關已對相關人員依法予以查處。
  • 被網信辦約談的學而思 在消費者服務平臺上質疑聲一片
    魯網7月14日訊近日,國家網信辦針對「學而思網校」APP存在低俗視頻、教唆早戀內容等突出問題,指導北京市網信辦會同屬地教育主管部門,依法約談網站負責人。約談後整改如何,公眾還未知曉,投訴平臺上,學而思則因各類問題,消費者質疑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