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川英治:創造性翻譯《三國演義》

2020-12-14 騰訊網

[摘要]吉川英治:「我並不做略譯或摘抄,而要把它寫成適合於長篇執筆的報紙連載小說。劉玄德、曹操、關羽等主要人物,都加上自己的解釋和獨創來寫。原本上所沒有的詞句、會話等也是我的點描。」

吉川英治(圖源網絡)

《三國志通俗演義》在日本翻譯出版已三百餘年了。

一六八九年至一六九二年,京都天龍寺僧人義轍、月堂兄弟以湖南文山的筆名用文言體日文譯成《通俗三國志》,刊行於世,先是在上層社會,隨後在民眾間也流傳開來。從此,無論兩國文化交流是好是壞,日本一直與中國共有這部古典文學作品。對於中國歷史,大概日本人最熟知的就是三國時代吧。法國文學研究家、評論家桑原武夫(一九○四~一九八八年)說他反覆讀了二十多遍,這是讀別的書從未有過的。流行的譯本主要有立間祥介譯《三國志演義》(據毛宗崗本,平凡社一九七二年),小川環樹、金田純一郎譯《全譯三國志》(以毛宗崗本為主,參照弘治本,巖波書店,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村上知行譯《全譯三國志》(據毛宗崗本,社會思想社,一九八○~一九八一年)等。

不過,一般日本人說到「三國志」,並不是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更不是陳壽的《三國志》,那是指吉川英治的小說《三國志》。吉川英治「少年時熟讀久保天隨的演義三國志」(全稱是《新譯演義三國志》,至誠堂書店,一九一二年),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三年他依據《通俗三國志》等譯本,用現代感覺進行再創造,把中國的古典名著改寫成日本人所喜聞樂見的大眾小說,連載於《中外商業新報》,再由講談社出版單行本。從此以後日本人讀「三國志」就大抵是這個「國民文學」了。中國文學研究家立間祥介講過一則笑話:他翻譯了《三國志演義》,有讀者來信斥責他不忠實於原典,因為跟吉川英治的完全不一樣。這位讀者很有點猛張飛,但由此可見,吉川英治的「翻譯」是和原典《三國志通俗演義》大不相同的。

吉川英治在「序」中說:「我並不做略譯或摘抄,而要把它寫成適合於長篇執筆的報紙連載小說。劉玄德、曹操、關羽、張飛等主要人物,都加上自己的解釋和獨創來寫。隨處可見的原本上所沒有的詞句、會話等也是我的點描。」於是,我們讀到了這樣的開篇:

後漢建寧元年。

距今約一千七百八十年前。

有一個旅行者。

除腰間佩掛一劍之外,渾身襤褸不堪,但唇紅眉清,更雙眸聰慧,兩頰豐腴,時時隱含微笑,總之,絕無猥瑣低賤之相。

這就是劉備。後面出場的還有一個叫鴻芙蓉的姑娘,還有劉老太太。這位「親孝行」的劉備為買母親所嗜好的茶葉,遭遇「黃巾亂賊」,多虧張飛搭救,便以家傳寶劍相贈,惹得劉老太太摔壺教子,教訓他立志再興漢統。某文學博士說:「三國志的世界是男人們的世界,但背後還有個女人的世界。」在吉川英治《三國志》中女人都跑到前臺來。全書分桃園、群星、草莽、臣道、空明、赤壁、望蜀、圖南、出師、五丈原十卷,最後還有一卷「篇外餘錄」。

吉川英治說:「孔明一死,呵筆的興致和氣力頓時都淡弱了,無可奈何。」不僅是他,幾乎所有日本制「三國志」都是到「星落秋風五丈原」(土井晚翠的名詩,充滿傷感,構成日本人對諸葛亮的感情基調)便戛然而止,這可能造成了中國文學研究家中野美代子所說的「中國人喜歡張飛而日本人喜歡孔明」。她還說,「近於妖」(魯迅語)的孔明更符合日本人避免明確性、有點喜歡神秘氣氛的特質。曾有過調查,諸葛亮是中學生心目中的第九位英雄人物。多少年來,諸葛亮的事跡對日本人的忠孝觀念、道德涵養有極大影響。

吉川英治版《三國志》新版

吉川英治之外,還有一些現代作家寫有各種各樣的「三國志」小說,如武俠小說家柴田煉三郎的《三國志》、歷史小說家陳舜臣的《秘本三國志》等,但都遠不如吉川英治的《三國志》普及。

吉川英治生於一八九二年,七歲開始接觸《十八史略》等漢籍,十歲就熱衷給雜誌投稿。因家道中落,十一歲輟學,從此幹過印刷工、修船工、畫匠、記者等種種營生,同時自學不懈,據說把百科事典讀過五十來遍。三十四歲時在《大阪每日新聞》上連載《鳴門秘譜》,一舉成名。評論家、小說家木村毅(一八九四~一九七九年)甚至認為他「超過法國的大仲馬」。筆耕五十年,多數作品是「故事新編」。一九六二年去世,使數學家、隨筆家岡潔「覺得大東京都褪色了」。生前身後,全集一再出版,最新版本是講談社一九八四年出齊的「吉川英治全集」,計五十八卷,責任編輯是他兒子。吉川英治的名字不曾從讀者的書單上消失過,每代人都愛讀,尤其是走上社會的男子漢們。就經久不衰這一點來說,能夠和他比肩的只有大文豪夏目漱石。代表作《宮本武藏》在美、英、法、德等國翻譯出版,頗為暢銷,歐美人想從中窺探日本人的哲學思想。倘若把吉川英治《三國志》和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對照來讀,加以研究,一定很有趣,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差異會顯現無遺。吉川還寫有《新·水滸傳》,一九五八年一月開始在講談社月刊《日本》上連載,惜其未竟,終成絕筆。在隨筆《小說的題材》中他說過:「寫完《新·平家物語》,有了空閒,於是這個夏天在輕井澤重讀自少年時代就耽讀的《西遊記》,得以展開幻想的翅膀,其樂陶陶。」他也曾打算寫一部《現代版·西遊記》來的。

吉川英治《三國志》至今仍是人們的必讀書,但近幾年的「三國志熱」卻更為現代化。這股熱潮興起於一九八三年NHK電視臺播放木偶劇《三國志》(此前還播放過動畫片),而後電子遊戲《三國志》上市,更推波助瀾。不過,「三國志」的戰鬥歷時二百多年,人物超過三百多個,玩電子遊戲不易掌握,難以盡興,所以,尤其是大學生,更喜歡看漫畫《三國志》,不僅看起來津津有味,而且還可以收集電子遊戲機攻略所需要的資料。這套漫畫的作者是橫山光輝,共六十卷。中央公論社曾翻印香港版三國演義漫畫,似銷路平平,大概是因為沒有像《中華料理》那樣改造得適合日本讀者的口味吧。

日本人讀三國自有日本人的讀法。有人這樣說:《三國志》的最大魅力是謀士的活躍,在今天的日本企業裡許多經理所苦惱的就是缺少這樣的謀士。決定重大方針之際,徵求幹部們意見,得到的往往是評論家式的答覆,什麼「我認為成功率約有百分之六十」之類,而「三國志」的謀士們積極地獻策、爭論、勸誘,掉腦袋也不悔,這正是今天日本所需要的。日本人把《三國志》讀成人生訓、處世方、成功法、組織學、領導術、戰略論等等,尤其被經營者奉為座右之書。我們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問世有六百年了吧,而今似乎也不妨試試日本人的讀法,出版一些《三國志與人學》、《三國志的統籌學》之類的書。

本文摘自《日下書》,李長聲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的三國文化:吉川英治與《三國志》
    吉川英治不過,一般日本人說到「三國志」,並不是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更不是陳壽的《三國志》,那是指吉川英治的小說《三國志》。中國文學研究家立間祥介講過一則笑話:他翻譯了《三國志演義》,有讀者來信斥責他不忠實於原典,因為跟吉川英治的完全不一樣。這位讀者很有點猛張飛,但由此可見,吉川英治的「翻譯」是和原典《三國志通俗演義》大不相同的。吉川英治在「序」中說:「我並不做略譯或摘抄,而要把它寫成適合於長篇執筆的報紙連載小說。劉玄德、曹操、關羽、張飛等主要人物,都加上自己的解釋和獨創來寫。
  • 《大江戶釣客傳》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本報特約記者戴錚報導  日本第46屆吉川英治文學獎前不久揭曉,有「魔幻小說超級霸主」之稱的著名作家夢枕獏憑藉上下兩卷、長達六百多頁的小說《大江戶釣客傳》摘得大獎,現年46歲的西村健則以長達866頁的超級長篇《地底下的山》獲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
  • 藤田宜永以《大雪物語》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第五十一屆吉川英治文學獎前不久揭曉,迎來創作生涯三十周年的著名作家藤田宜永憑藉連作短篇小說集《大雪物語》摘得大獎。評論界稱,這部作品所收錄的六篇小說生動地刻畫了犯罪、戀情、家庭所構成的「人間模樣」,深深地觸及了人生的微妙之處。
  • 日本推理小說之王東野圭吾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原標題:日本推理小說之王東野圭吾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3月5日消息,日本吉川英治文學獎評選日前落下帷幕,有「日本推理小說之王」之稱的東野圭吾再度榮獲桂冠。   據《讀賣新聞》報導,3月4日,由日本吉川英治國民文化振興會主辦的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獎評選落下帷幕,兩名獲獎者分別為57歲的大澤在昌(獲獎作品為每日新聞社出版的《海與月的迷途》)和56歲的東野圭吾(獲獎作品為講談社出版的《祈禱的幕布落下之時》。獎金為每人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
  • 小池真理子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本報特約記者戴錚報導  第47屆吉川英治文學獎日前揭曉,著名女作家小池真理子憑藉以亡父為原型的小說《沉默的人》摘得大獎。評論界稱這部作品直面生、死與家庭倫理問題,靜靜地切入了人的心底,猛烈撼動著人的靈魂。
  • 森村誠一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本報特約記者 戴錚報導  以《人性的證明》名噪文壇的日本著名作家森村誠一寶刀不老,日前憑藉小說《惡道》榮膺第45屆吉川英治文學獎,並以78歲高齡成為該獎歷史上最年長的獲獎者。    森村誠一1933年出生於埼玉縣熊谷市,畢業於青山學院大學文學部英美文學專業。
  • 赤川次郎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讀書報特約記者戴錚報導第五十屆吉川英治文學獎日前揭曉,推理小說殿堂級作家赤川次郎憑藉長達五百多頁的「近未來小說」《東京零年》摘得大獎。評論界稱,這部作品完全跳出了推理小說的傳統套路,以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人們對社會現實的深入思索。
  • 大澤在昌與東野圭吾:日本推理大師雙雙獲吉川英治獎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大澤在昌讀書報特約記者戴錚報導日本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獎日前揭曉,大澤在昌和東野圭吾分別憑藉《海與月的迷路》、《祈禱的幕布落下之時》雙雙榮膺大獎,吉川英治文學獎是日本大眾文學領域的重要獎項之一,依照「國民作家」吉川英治(1892B1962)的遺志創立於1967年,松本清張、司馬遼太郎、渡邊淳一、森村誠一等文壇大家都曾獲此殊榮。現年57歲的大澤在昌曾任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他的「大澤事務所」麾下更是擁有在當今日本文壇大名鼎鼎的宮部美幸、京極夏彥兩員幹將,因而被戲稱為「大澤老闆」。
  • 篠田節子以《鏡之背面》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第五十三屆吉川英治文學獎日前揭曉,六十三歲的篠田節子(右圖)憑藉小說《鏡之背面》摘得大獎。八十九歲的推理大師西村京太郎則以《十津川警部》系列小說榮膺第四屆吉川英治文庫獎。
  • 日本大作家在翻譯三國演義時,為何說赤壁之戰後,我就寫不下去了
    在三國演義中,主角也有很多,而諸葛亮是在這麼多主角中,最為耀眼的一個,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對於天才的描寫,是最為經典的,在日本有一個翻譯三國演義的人叫做吉川英治,他也是日本當年響噹噹的一名大作家,他曾經說過,赤壁之戰是整本書的高潮,後來等到諸葛亮失去之後就真心是寫不下去了。
  • 一部《三國演義》如何讓日韓如此痴迷
    大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日本元祿二年),日本京都天龍寺僧「湖南文山」——義徹、月堂兄弟翻譯《三國演義》,定名為《通俗三國志》,於1689年至1692年在日本刊行。湖南文山的譯本主要根據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同時參考了陳壽的《三國志》而寫成。
  • 四大名著遭到了什麼樣的神翻譯?名字被改成標題黨,各個在劫難逃
    一類是根據中文書名直接翻譯得來,如:《 Record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 (西行之旅的記錄)》《Journey to the West(西行之旅)》《The Story of the Pilgrimage to the West
  • 無錫吉川日語孫校長應邀出席無錫市翻譯協會八屆二次理事會會議
    2020年9月12日上午9點,無錫市翻譯協會八屆二次理事會會議在無錫市對外友好服務中心的二樓210會議室如期舉行,由於疫情的影響,本次會議是疫情發生以來首次舉辦的理事會會議,大約有35位理事按時參加,作為年齡較小的理事,吉川校長
  • 【一輩子的榮譽】吉川孫校長受邀前往江陰市擔任外事部門日語考官~!吉川·明日葉與「日語考官」再敘情緣~!
    吉川·明日葉與「日語考官」之緣吉川明日葉自成立以來,已經連續3次前往擔任日語考官任務,前兩次分別為2017年和2019年,當時受邀擔任考官的是吉川孫校長和日語教學翻譯經驗長達受邀擔任日語考官的兩位吉川明日葉老師簡介:1、吉川王國興教授:在無錫與日本長達40多年的友好交往歷程中,多次擔任中日市長副市長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