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與孩子吵架,媽媽事事哄著孩子,孩子越哄越孤僻

2020-09-22 樂歡爸媽

小寶上幼兒園之前,在小區有幾個經常在一起玩的小夥伴,開始上學之後,空閒時間少了,相聚的次數也就少了。

昨天早上送小寶去坐校車的時候,在一堆等校車的小朋友當中,他看見了以前經常在一起玩的小夥伴諾諾,就趕緊跟他打招呼,可諾諾循著聲音,眼神飄過來,看了一眼之後,又馬上低下了頭,沒有任何回應。


這樣的事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這個孩子以前不是這樣的,一年前,諾諾還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孩子,會很熱情地跟身邊小夥伴互動,而現在,在一堆小朋友當中,他一個人在過道上站著,顯得有點孤單。

過後,我特意私聊了諾諾的媽媽,跟她反饋了一下她兒子的變化。

諾諾媽媽說:「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以前雖然經常跟我吵架,但還挺有自己主見和想法的,現在為了避免衝突,事事遷就他,處處哄著他,他反而顯得越來越沒主見了,似乎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哄孩子的常見場景:

「媽媽,我不想吃飯。」

--「不行,得吃,來,媽媽餵你。」

「媽媽,我不想洗澡。」

--「來,媽媽幫你洗。」

「媽媽,我要看電視,我就要看電視。」

--「寶貝,可你已經看了一上午了,再看一會會我們就關掉好嗎?」

這種「哄」,是指當父母的意見與孩子的意願發生衝突的時候,父母不是奔著原則去解決問題,而是用一種息事寧人的方式來解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衝突。

俗話說:「慣子如殺子」。處處哄著孩子,看似是對孩子表愛心的一種方式,實則是一種捧殺。

哄孩子的好處:能夠建立比較深厚的親密關係

在孩子的幼年時期,他們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需要依賴父母的,父母事事哄著孩子,避免了一些情緒上的衝突,孩子的願望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他們的個性看起來也會很溫順,此時他們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會是比較深厚的。


哄孩子的弊端1:孩子比較容易變得孤僻

孩子在家被哄,大多是父母一方妥協了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離開了父母,與同齡的小夥伴相處的時候,這時弊端和變化就開始凸顯出來。

遇到事情發生時,能夠相互協調和提意見的孩子會顯得更受歡迎,而習慣性被哄著孩子,他們開始會感到失落和無助,難以適應規則的變化,此時,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排擠出局,孩子在大環境中,會越來越感到孤僻和不開心。

哄孩子的弊端2:處事沒有原則

生活中的事情有對錯和因果,這是需要父母去教導孩子的,當父母屢屢哄著孩子的時候,就已經簡化了去教導孩子對錯的過程,孩子也就因此失去了學習分析事件因果的契機。


因為父母對孩子沒有要求,孩子也會變得行為散漫,對自己也不會有要求,不能很好地區分事情的邊界,處事沒有自己的原則。

哄孩子的弊端3:孩子的心智會不成熟

經常需要別人來迎合自己的孩子,他們不太懂得替他人考慮和著想,也不太敢接受挑戰和面對困難,心智會不成熟。

養育孩子,不能硬給孩子下指令,也能全靠哄,該給予的關心和照顧要給,該給予的指導和要求也要給,這樣孩子才更能朝著一個向上的方向去成長和發展。

相關焦點

  • 孩子哭泣時別「哄」,越哄越「懦弱」,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個辦法
    導讀:孩子哭泣時別「哄」,越哄越「懦弱」,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個辦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哭泣時別「哄」,越哄越「懦弱」,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個辦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遇事大哭,家長越哄越哭,聰明的家長都是這樣做的
    案例:小廣是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小廣的媽媽為了鍛鍊小廣野外生活的能力和自己動手的能力。於是小廣的媽媽在在周末的時候帶著小廣的好朋友小輝一起去玩。小輝和小廣是從小的玩伴,也是同班同學,所以小輝和小管會有很多的話題一起聊。小輝和小廣的關係平時也非常好,很多時候,小輝和小廣都是一起走出教室,一起進教室。
  • 嬰兒哄覺越哄哭得越厲害,別在怪孩子,多是父母錯過兩個睡眠信號
    我們以為嬰兒困了就會睡,結果是越困越興奮;我們以為孩子白天少睡點,晚上就能睡好,結果發現睡得越少睡眠越差;很多父母不能有效的分辨嬰兒的睡眠信號,每次等到孩子哭鬧的時候才意識到可能小寶寶是累了,所以就有了鬧覺的說法,就是孩子睡覺前都要鬧覺,以為這是正常情況。
  • 寶寶哄睡5大錯誤方式,越哄越不睡還有害身體!
    為了能讓寶寶早點入睡,爸爸媽媽們是想盡了各種辦法:讀書、講故事、催眠曲、搖籃、抱著拽、餵奶……有些方法哄孩子越哄越不睡,有的方法能哄睡卻有傷孩子身體。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寶寶哄睡常見的5大錯誤方式,要注意避免哦!寶寶哄睡的五大錯誤方式1、奶睡吃奶其實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所以低月齡的寶寶會吃著吃著就睡著了。
  • 孩子越哄越哭怎麼辦?喝水緩解情緒就用這款美國兒童水杯
    最近有個家長在朋友圈裡說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家裡玩,發現自己的小車少了一個輪子,玩具箱都倒出來了也沒找到,又是哭又是鬧,不依不饒,耐著性子哄了好久,結果越哄越哭,哭的越發地來勁了,最後忍不住把他打了一頓……
  • 孩子挑食,媽媽該哄嗎?專家:哄了你就輸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那種因為營養不足缺乏微量元素而導致孩子挑食、食欲不振的情況是越來越少了。更多的反而是因為孩子鬧情緒、日常零食吃多了而不好好吃飯。那這種情況下寶媽們該哄嗎?經教育學專家建議:越哄越不吃,下次孩子還會鬧。具體怎麼做,寶媽們可以參考下面這4招。
  • 爸爸哄寶寶睡覺,媽媽以為孩子睡著了,結果卻是孩子給爸爸哄睡了
    導讀:爸爸哄寶寶睡覺,媽媽以為孩子睡著了,結果卻是孩子給爸爸哄睡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哄寶寶睡覺,媽媽以為孩子睡著了,結果卻是孩子給爸爸哄睡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3種哄睡的方式,越哄寶寶越不睡,正確的方法是這樣的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小的時候,睡覺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很多家長因為寶寶睡覺可是經常頭疼不已。這些哄睡方式是錯誤的1)抱著睡很多時候,孩子睡覺不老實,或者哭的時候,大人們怕哭壞孩子,立刻就會把孩子抱起來,哄著睡,一直讓孩子睡著。這種方式其實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它有兩個方面的危害。
  • 孩子摔倒了,越哄哭的越厲害?聰明的父母這樣處理
    奶奶趕忙又哄,可是孩子卻哭得越來越大聲。帶過娃的可能都有這種感覺,小孩子經常是越哄越哭,這是為啥呢?還拿剛才那個小寶寶來說,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對這項新技能很好奇,因此總是想掙脫父母的束縛,不斷地去探索新的地方。這個過程中,蹣跚前行和摔倒都是一種體驗而已。
  • 解讀會哄媽媽的孩子
    有些父母常常被孩子「哄」得雲裡霧裡,暈頭轉向地中了孩子的「計」還不自知。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會「哄」爸爸媽媽呢?  各種各樣的「哄法」又反映了孩子什麼樣的心態呢?「哄」,到開始「哄」爸爸媽媽,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段不短的心路歷程,從中折射出家庭環境、親子互動的方方面面。
  • 孩子越「哄」越任性!想要教出聽話孩子,家長牢記這3個原則
    望著遠去的奶孫兩人,我女兒小雪拉了拉我衣服,對著我說:媽媽,我也想吃冰激凌!我不禁有些頭疼。家長一些不合時宜的「哄與嬌慣」,不僅對孩子成長沒好處,還可能養成孩子任性、無理取鬧、小脾氣不斷的壞毛病。為什麼家長不合時宜的「哄」,容易慣出孩子任性?哄孩子是每個父母必備的技能,但是「哄」也分技巧。有智慧的家長,懂得與孩子溝通的技巧,面對孩子堅持底線,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
  • 孩子的獨立教育,不要忘了自主入睡的重要,哄睡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在現如今的教育大環境裡,很多父母著重的不再是孩子的生活環境、能力培養,還有孩子的抗挫折也就是獨立教育,但是在很多獨立教育裡,有許多父母總是遺忘了孩子自主入睡的重要性,而孩子身上的區別可不只是精神狀態還有著健康發育的重要性,對於小孩子來說折騰來折騰去可是他們的強項,尤其是年齡越大的孩子他們的欲望、和需求就越多,那麼對睡眠的渴望程度就會降低。
  • 貼心姐姐哄弟弟睡覺,邊哼歌曲邊拍打,網友:弟弟越哄越精神
    視頻中的家庭,有兩個孩子,一個姐姐,一個弟弟,俗話說得好,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這天中午,媽媽比較忙,沒時間哄孩子們睡覺,便把兩個孩子放在床上,交給了姐姐一個任務,讓姐姐哄弟弟睡覺,姐姐很爽快的答應了,保證會成功的把弟弟哄睡著。弟弟乖乖的躺在姐姐身邊,一直往媽媽的方向看,一點睡意都沒有。
  • 孩子摔倒了,越哄哭的越厲害?聰慧的父母這樣解決
    奶奶連忙又哄,但是孩子卻哭得愈來愈高聲。帶過娃的很有可能都是有這種感覺,小孩子常常是越哄越哭,它是為啥呢?還拿剛才那個寶寶而言,剛學好行走的孩子對此項超級技能很好奇,因而一直想擺脫父母的拘束,不斷去探尋新的地區。這一全過程中, 步履蹣跚向前和跌倒全是一種感受罷了 。
  • 「孩子都是哄睡的,哪有自己睡的孩子?」這些誤區多數媽媽踩到了
    到寶寶現在快三歲了,小林還是延續了這個「習慣」,她認為,寶寶都是要哄睡的,兩歲多也還小,每天哄一哄睡覺也沒什麼。寶寶也很習慣媽媽每天拍著自己的背、或唱搖籃曲給自己哄睡,並且對媽媽的給自己哄睡行為很依賴。如果睡覺前媽媽沒有來哄睡,那麼寶寶就會發小脾氣不肯睡覺或是睡不著。
  • 孩子哭鬧時,別用這3種方法哄孩子,這是火上澆油
    「這孩子脾氣真大,讓他哭一會兒就好了。」一旁的寶媽給嘟嘟的媽媽出了個主意,「不行,我兒子脾氣特別犟,我要是不哄他,他能哭半個多小時。」嘟嘟的媽媽嘆了一口氣,抱起了嘟嘟,嘟嘟的雙手在媽媽的身上亂抓。不少家長在面對寶寶發脾氣時,會感到束手無策,看著寶寶哭地上氣不接下氣,十分心疼,耐心地和寶寶講道理、哄寶寶,卻常常事與願違,越哄哭得越厲害。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不哭了呢?
  • 為什麼說: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越調皮的孩子長大後越有出息?
    有些家長經常抱怨:我家娃太難帶了,每次有點事不是哭就是鬧,怎麼哄都哄不好,孩子不好管教是我們父母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對此有一句話總結得非常好,所有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老人們經常會說「越是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越是調皮的孩子長大後越有出息」,這些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難帶的孩子可能智商會比較同齡人高,具體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哄睡的孩子,長大後區別竟然這麼大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苦惱。白天照顧孩子已經累了一天,特別希望孩子能夠早早睡覺。因為只有等到晚上,孩子睡著之後的時間,才是屬於自己的時間。但是,天使寶寶們總是自主入睡。惡魔寶寶們卻需要爸爸媽媽不停的哄睡。大部分時候,還會越哄越精神。不少的新手爸媽苦不堪言。那麼,你知道嗎?
  • 媽媽把孩子給保姆帶,自己卻哄不好孩子,看到監控媽媽哭了
    甜甜是一位90後的白領媽媽,因為工資待遇不錯,甜甜打心眼裡喜歡自己的工作。於是在兒子出生後不久,就重新回到了工作單位。白天由保姆照顧孩子,陪孩子玩耍,晚上甜甜抱著孩子睡。可是時間不長,甜甜就發現自己很難把寶寶哄睡。因為自己第二天還要上班,甜甜看著活蹦亂跳的寶寶,每晚都很著急。
  • 為什麼孩子越哭越來勁,滿地打滾哄都哄不住了?
    從而來告訴我們,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避免什麼,應該怎麼去做來正確引導孩子。 現在我們的家長很注重教育問題,帶孩子上早教,培優班,特長班。。。。。殊不知家庭教育才是教育最重要的基石,而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李玫瑾教授提出家庭教育需要基本理念(其實就跟家訓差不多),而家庭教育理念有需要形成共識(全家統一,服從母親),從而形成健全的家庭教育。